第186章 刷足存在感
海盐小圆饼2025-07-28 15:002,406

  玉米成熟的时候,云梨带着白云书院的孩子们去了玉米地,和他们一起掰玉米,参与劳动中。

  经过饥荒的他们,觉得食物弥足珍贵,一点都不舍得浪费,小心翼翼的抱在怀中,看着一马车一马车的送回城。

  云梨背着一个背篓,摘了玉米放进去,君亦涧骑马过来的时候,瞧着宛若村妇的云梨,笑了一下,翻身下马,给她提着背篓,让她摘了放入。

  “你给的玉米种子要比别的玉米收获多很多,玉米粒也饱满不少,明年可以大面积种植这种玉米。”君亦涧没想到,她的玉米高产如此。

  君亦涧恨不得全国都种上这种玉米,他和云梨商量:“可以送些回京城,让父皇看看这个玉米种子。”

  “如果全国都能种上这些高产的玉米,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饿死了。”君亦涧觉得自己越来越忧国忧民了。

  “既然你想,就去做吧,我没意见。”云梨建议“既然大丰收,不如把玉米,西瓜还有番茄土豆这些送一点回去给父皇尝尝?”

  “可以,为夫马上去安排。”这样刷好感的机会,君亦涧怎么会错过,当即安排人,用马车装了不少粮食去京城。

  还有番茄酱和薯条,送去的人要知道薯条如何做,拔丝地瓜和拔丝土豆的吃饭也要会做,毕竟给皇帝换换口味也是可以的。

  东西送到京城,皇帝早就派人打探清楚了,知道君亦涧那儿有优质的种子,种出的庄稼比别的地方高产很多。

  这会儿看着颗颗饱满,个大好看的红薯土豆,再看看端上来的各种红薯的吃法,土豆的十种吃法,皇帝惊呆了。

  谁知道一碟炸薯条下肚,皇帝差点把自己送走,他上吐下泻,太医都吓坏了,当即,送食物的人被扣押。

  做炸薯条的人也被抓起来,一时间宫内人心复杂,都知道燕王怕是要倒霉了,居然谋害皇上。

  死罪啊!

  皇帝拉了一天,快虚脱的时候,总算好了点。

  太后道:“皇帝以后别吃来路不明的东西,怕是不干净,燕王也是,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他是要弑君吗?”

  “太后息怒,燕王也是一番好意,再说了,东西送到京城,那么远的路,经过了多少人的手,就算有问题,怕也不是燕王的错。”

  皇帝虽然拉的要命,却不愚蠢,知道怕是有人想要污蔑燕王。

  可惜,让人吃坏肚子算什么,该让他驾崩才对。

  皇帝不打算追究君亦涧的过错,有些人很不满,却不能说什么,毕竟皇帝都开了口。

  太后却说:“以后西州送来的东西,皇帝还是慎重入口的好,免得着了别人的道。”

  “多谢太后关心,朕会留意的。”皇帝也不想再拉肚子,他年纪大了,可经不起这么折腾了。

  君亦涧开始不知道京城的事情,等皇帝的圣旨到了之后没几天,才明白还有拉肚子一事,说给了云梨听。

  云梨道:“怕是土豆没收好发芽了,土豆发芽会产生轻微毒素,有人吃了没事,有人吃了会身体不舒服。”

  “由此可见,父皇怕是吃了发芽的土豆,以后还是小心点,幸好只是拉肚子,要是别的,你我就要倒霉了!”

  云梨后来告诫其他人,土豆若是发芽最好不要食用,可能会中毒。

  对于爱惜粮食的百姓来说,发芽了又如何,他们不怕,吃了再说。

  事实上,真的吃了发芽的土豆毒死的真的没几个,几率太小了,可以忽略,顶多就是上吐下泻而已。

  皇帝圣旨的意思,是把收成的玉米和土豆,以及红薯,高粱这些都作为种子,上交到国库,再分派下去。

  明年全大君王朝都可以种上高产的玉米土豆小麦,这样的话,就可以多养活很多人。

  至于三州之地的粮食,直接置换,用其他的粮食,总不会让他们吃亏就够了,君亦涧没意见。

  他可不只是想养活三州之地的百姓,全国的百姓都应该吃饱饭,不至于饿肚子,也不会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到了秋天,丰收的季节来了。

  红枣挂在枝头,一颗颗的红了,狗头大枣又大又红,摘下来后晒干后,用袋子封装好送去京城。

  云梨开了几家云记,卖的都是西州产的好东西,糖水杏,杏干,杏仁,核桃,还有赤豆,如今的红枣也上市了。

  柿子七八分熟的时候,云梨乘坐马车去了柿子村,村民等了很久。

  看见云梨的车架,跪了一地。

  云梨让他们起来,开了一个动员大会,一家分了一把削柿子皮的专用小刀,云梨在村口的空地上,有模有样的削皮,挂好柿子,一个一个串好挂起来。

  专门搭建了一片晾晒柿子的空地,盖着茅草,免得下雨打湿了。

  西北干旱少雨,柿子甜度高,挂好后,一天天的开始变化,在霜降天冷后,一点一点的挂霜。

  十里八乡的村民学了云梨这个柿子饼的技术,在家里劳作起来,等挂了霜,云梨安排的人把好的柿饼收回去。

  用专门的纸袋一个一个包好,装成礼品盒的精美样式,在云记售卖,吃过的人都说好吃,人手一份柿子饼送人。

  一时间,去拜访不带一份柿子饼都觉得没面子。

  一盒十二个柿饼,卖出三两的价格,穷人一辈子都舍不得买了吃,富人却觉得价格公道,和糖水杏一比,简直是良心价。

  柿饼送到皇帝面前的时候,里面还有一张小卡片,写着食用指南,不可和什么同食都说了。

  大该是被之前发芽的土豆给吓了一跳,云梨对吃食方面,越发的用心。

  一个燕王妃温馨提示,让吃了螃蟹的皇帝,只能忍着嘴馋,等明天才尝一下柿饼。

  太后吃了都说好,软软糯糯,和之前吃的柿饼不一样。

  且柿子的造型也不一样,之前的是圆饼饼的,这次的云记柿饼,居然是一个桃状的,比之前的小,味道也好极了。

  太后年纪大了,就喜欢吃这些软糯的,要不是怕不好消化,一盒十二个太后能一口气吃完。

  “三州之地,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何这么多好吃的,别说是皇帝,就是哀家都想去三州看看。”太后一边嫉妒,一边却拒绝不了三州送来的美食。

  太后忧心,主要是最近西州那边,真的风头太大了:“也不知道秦王那边怎么回事,一点出手的东西都没有,送来的几个苹果里面还有虫,他这样,怎么和燕王争?”

  秦王得知几个不值钱的柿子都能卖出三两的银子,而他领地上,据说最好的苹果居然歉收,今年不是蝗虫就是其他虫子。

  苹果都挑不出几个好的送去京城博得好感,至于玉米红薯那些,都被蝗虫把叶子吃了,收成自然不好。

  棉花就更不要想了,他也种了,却遇上了虫灾。

  听闻九月份西州的棉花要采摘了,一朵朵和白云似得,估计又是大丰收。

  眼看着一年的时间,君亦涧已经是稳坐太子之位了,秦王气得夜夜失眠,到嘴边的鸭子眼看着要飞走,秦王头发都白了几根。

  每天入睡前,秦王都要咬牙切齿几句:“本王得不到,君亦涧你也别想!”

继续阅读:第187章 摘棉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医妃难哄:傲娇王爷太放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