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房间的唐一彤,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一边欣赏着雕栏画舫,一边等芸香去提茶水。
看来在古代,想自已的事情自已做,确实有点不切实际,看这想喝个茶,都要芸香去忙半天。
以后要是没人在身边,她连茶都不知道去哪提吧?条件落后,想让大家轻松些都不行。
感叹一番的唐一肜,坐到圆凳上,吩咐梨香也坐下陪她聊天,开始梨香还推辞不敢。
唐一肜就道;“外人不知道,你和芸香还不知道,我是那看重规矩的人吗?怎么这么扭扭捏捏的不爽快?”
梨香一想也是,刚在前厅,小姐还说,让人相处不舒服的人,会被人评价为情商低,什么意思不太懂,不过肯定是不好的意思了。
正好芸香也提茶回来了,泡好三人的茶后,芸香也顺着唐一肜的吩咐,在梨香的身边坐下。
喝了一口香甜润嗓地蜂蜜菊花茶,唐一肜觉得脑子里,也没有那么烦躁了,甜甜的味道,真的能缓解焦虑!
刚才皇帝陛下问的多了,她就有些心里压力大,心绪烦乱,怕日后被利用。
其实担心这些也没用,而且她这样的来历,古代人又迷信,恐怕轻易不敢伤害她吧?
于是转头问起芸香;“画舫游湖几日了?知道什么时候下船吗?”
制止了要站起来行礼的芸香,唐一彤喝了口茶,听芸香细说。
“画舫游湖已经二日了,明日靠岸回京,船上侍驾的宫妃娘娘和皇子、大臣们,昨天已经坐小船去行宫收拾行李了。”
怪不得今天船上这么安静,连侍卫似乎也少了一半,原来都去收拾行装了。
唐一彤又交待一遍,经常跑腿主外的芸香道;
“我的随身物品都丟了,只剩这一身衣服和鞋袜,你们一定要帮我收拾好,留着做个纪念。”
芸香立刻站起表态道;“小姐放心,你的心情,我们都理解,一定给你保管好。”
忽然船板上响起了喧闹嘈杂声,似乎有刀剑破空的“唰唰”声,也有人受伤的痛叫声。
三人都有些惊慌,悄悄走到窗户前,轻轻放下窗叶,从窗缝向外张望。
甲板上十几个皇家侍卫,正在围杀五个黑衣蒙面人,有一个黑衣人武功特别厉害,所到之处,侍卫们只能拦截,却近不了身。
难道皇帝陛下,把宫妃皇子大臣送走,自已在这以身作饵,在回京之前,再下一网,打捞一番敌人?
一位头盔红缨格外鲜艳,侍卫统领模样的男人,匆匆赶来,迅速和那位武功高强的黑衣人打斗起来。
统领果然有两把刷子,几招就逼得敌人步步后退,黑衣人渐渐处于下风。
加上侍卫人数也多,一个武功高强的黑衣人,也护不了其他黑衣人多久。
拼尽全力后,几人还是被活捉,每个黑衣人都精疲力尽,气势全无,衣服多处被刺破,看不到鲜血,只看到衣服都又湿又烂。
景康帝没有出现,唐一肜也放下心来,她刚才一直担心,黑衣人闯进房间,她们三个弱女子,可是毫无反抗之力哦!
第二天天还没亮,梨香、芸香就来喊她起床洗漱,唐一肜呵欠连天,闭着眼睛随俩人摆弄。
除了洗漱,还涂抺了香脂润肤,头发还被包了一条小抹额,大概是两人昨晚赶工做的吧,这早秋的小凉风哟!
喝了碗翡翠碧梗粥,半笼蟹黄汤包包,几口小菜,被两个宫女扶着下了船。
景康帝看她,瞌睡的眼都不想睁,直接把她抱了起来,走向宽大地豪华马车。
唐一肜感觉到有人抱她后,睁开眼缝瞄了一眼是皇帝陛下后,闭上眼接着睡。
有福不享是王八蛋,更别说,抱好皇帝陛下的大腿,才能生活的更好。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也要看自已是不是作,太作的和尚,在哪儿都难念经,还没本土的吃香好嘛。
至于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么?我勒个去,有的人,我一百岁也不想与你同席,好嘛!
作为现代人,还管这什么裹脚布,不是想不开么?自已给自已设置,通向美好生活的障碍吗?
周围的侍卫宫女,大多昨日已见识过,知道这小姑娘孤孤单单一个人。
大概皇帝陛下也是怜惜她年纪小,没什么依靠,这没什么可惊诧的。
就是早早起床来送行的大臣们,疑问太多,大家互相以眼神询问后,发现都不知道,这位瞌睡多的小姑娘是谁?从哪冒出来的?
西湖由于御驾出行,已被封了路,普通百姓们都站在很远的地方,等待着给皇帝陛下送行。
周围的侍卫大臣们,静静侍立,皇帝陛下抱着唐一肜坐进龙撵后,大太监许和轻喊;“起驾。”
声音不大,但寂静的四周,大家听的清晰明白,龙撵缓缓启动起来。
后面的二十多位当地官员,跪地送行,齐声高喝;“恭送皇上。”
此时,唐一肜要是再不醒来,可就过份不像话了。
她惊地一颤,不高兴地扭动全身,伸了个懒腰,准备起身,才发现自已躺在龙撵内的软榻上,再扭就要掉下榻了。
景康帝背对着她,端坐在茶几前,正在细细品茶,似乎在思考什么问题,侧脸有些严肃。
唐一肜起身下榻,整理好有些皱的衣裙,静静坐在榻上打着瞌睡没出声,以防打断皇帝的思路。
直到朦朦胧胧中,看到他又端起茶杯轻啜慢饮,唐一肜才放轻脚步,上前施礼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