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唐一肜引盅后又喝了几副中药,身体在高嬷嬷的调理下,已好了好多,气色也恢复的很好。
但高嬷嬷还是觉得她瘦了,担心她身体健康,影响身体发育和长个子,又让傅太医来诊了几次才放心。
古代女人的最大价值,就是生育价值,高嬷嬷想着,即使公主也逃脱不了这种命运。
要是让唐一肜知道高嬷嬷的想法,肯定会“呸,我的思想才是我最大价值,就是不依赖他人生存。”
大牢里玉贵人早已没了飘逸如仙,淡雅脱俗,整个人绝望消瘦的不成人形。
玉贵人是前朝余孽的消息已传遍了前朝后宫,少府寺张大大一家听说后,感觉天都要塌了。
张夫人哭得几次晕迷过去,不甘心不明白地非要亲自去大牢,找玉贵人问个明白。
为什么好好的日子不过,要去做什么奸细?除了依靠你的男人,你拿什么折腾?简直是鬼迷心窍。
刑部狱卒请示上司后,张夫人红着眼睛进了牢房,从看到玉贵人的第一眼,她就怨气皆消,跑到了九天云外。
玉贵人蓬头垢面,眼窝深陷,脸部烂得她都认不出来,靠反复确认声音才敢相认。
玉贵人脑子像装了浆糊,半天才反应过来,拉着张夫人的衣袖,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不松手哀求,哀求张夫人救她。
到底是疼了多年的女儿,看她如今的惨样,把张夫人心疼得抱着痛哭一场。
回到家就去书房找丈夫,张大人正在焦头烂额,他还有嫡子庶子三人,他们的前途,受此牵连将来恐怕不妙。
更不用说,刚才族里已经有长辈已来骂过他了,张夫人这不清醒的娘们,还来搅缠不清。
气急之下的张大人,接连扇了她两个耳光,让她禁足院中反省。
站在门外的贴身嬷嬷进来扶起她,示意她什么都别再说了,听老爷的话,回去反省才是正理。
嬷嬷也在心里嘀咕,夫人就是糊涂心软,出了这么大的事,老爷都烦死了,以后前途无望,牵连全族人都将受到打压,罪过呀。
张大人打完了夫人,心里更烦,不过族老已交待过他,抓紧派人去找当年的接生婆,把真正的张家小姐找到,才能最大限度的摆脱掉玉贵人这个假女儿,族里也会帮忙找。
张大人对此,不敢抱太大希望,心里把张夫人又骂了一遍,作为府中的女主人,自已的亲生女儿被换了,被坏人教唆长大,却一点儿都没有察觉,真够蠢的。
这时府中的车夫,已经告老的老王头,在孙子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来书房找张大人,问他要不要亲闺女?
张大人本来烦躁的不想见,回头却突然反应过来,让长随快地人请进来。
老王头走进书房,还未来得及跪拜施礼,张大人就像见到了救星,连忙上前,拉住他的手急问道;
“本官的亲生女儿在哪?”
老王头疑惑道;“老爷不担心,奴才是骗你的?”
张大人苦笑道;“你忘了,本官是那么好骗的吗?”
老王头愣了愣道;“也是,当年要不是老爷出差在外,也许这换孩子的事,就不会发生,可怜的小姐,明明有个好出身,现在却在卖豆腐。”
张大人听完,低头沉吟道;“你先去门房等着,本官换件衣服就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本官的女儿到底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老王头长叹了声,喊站在门外的孙子进来扶他。
门外的长随也听到老爷的吩咐去备马车,在大门口等着。
正是中午,天气很热,东街的集市东头一个豆腐摊上,还有一多半的豆腐没卖完。
一个身体健壮黝黑的十五六岁的姑娘,心不在焉地用一片芋头叶扇着豆腐上不时飞落的苍蝇。
张大人坐在马车上,揭开门帘对着豆腐摊上的姑娘看了半天,心中激动万分。
也许是因为血脉地牵绊,也许是因为长的和张大人太像,张大人差点忍不住立刻上前认亲。
他强迫自已转头,对老王头感谢道;
“今晚我们亲自带厚礼上门去找这位姑娘的家人谈谈,老王头你看怎么样?”
老王头道;“大人考虑的周到,晚上我带你去,她家里还有个母亲和哥哥,哥哥还没成家,就在吉祥街的酒楼里当伙计。”
用马车把老王头送到家门口后,张大人又让马夫赶车,直接去找族老商议。
张大人和族老商议后决定,一定要大张旗鼓的接回张家小姐,轰动全京城,表明与前朝余孽毫无牵扯的受害者态废。
晚饭张大人吃的心不在焉,饭后带着长随,提着几大盒礼物就出发了。
城东集市不远处的一个小院子里,李家兄妹俩人正在忙着捡豆子、泡豆子,院门响起了敲门声。
李小哥打开门,看到平时对他家挺关照的王大爷,带着一个富贵男人站在门外,王大爷叹了口气道;
“李小哥,这位是少府寺卿张大人,我们有事去屋里谈谈吧。”
送走了王大爷和张大人,一家人连豆子也没心思捡了,张大人态度强硬,亲闺女是一定要接走的,他们可以想想要什么补偿。
过多了穷日子的人,考虑问题还是比较现实,李大娘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张府给李小哥找个长期稳定地差使,将来好娶媳妇,成家立业。
李小哥还扭扭捏捏的觉得是在卖妹妹,有些不愿意,自已会努力挣钱养家的。
李小妹却是在担心,回了张府,那些京中小姐们,恐怕也看不上她,被贵女们排斥。
三天后,张大人专门选了吉日,锣鼓喧天地带着族人和几个儿子,八台大轿,来李家小院,接走了张家的嫡姑娘张玉珠,意思是如玉如珠的宝贝女儿。
至于张夫人那个蠢婆娘,一听说她亲闺女是个卖豆腐的黑姑娘,就又哭又闹,叫嚷着她的玉贵人。
这次张大人发了狠,张夫人送家庙念佛去,简直是个贩家娘们。
威远侯府也派了人来贺喜,没有一个人问起张夫人为啥不出来待客。
说实话,这次事他们也吓了一头汗,当初看那玉贵人有才气,差点给娶到他们林家分支去了,真是好悬好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