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讨要生员
余寿2025-07-28 18:183,022

  “哈哈哈——”

  朱翊镠也是大笑,就将这件事给掀过去了。

  “都司儒学的训导可在?”

  朱翊镠的话音刚刚落下,便有一个老态龙钟的儒生,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

  “殿下——”

  那老者一个作揖,那苍老的声音响起让朱翊镠不由得怀疑这人还能否胜任这儒学训导一职。

  当然了,朱翊镠没有傻到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说出来,只是开口询问道,“这辽东一地,共有多少生员啊?”

  这一句问话,其实也存了考究之意,因为这老者若是思绪不清,那么自己就要使些手段提前让他退休了。

  这教育是一国之本,也是一个地方能否发展起来的关键因素,所谓百年树人,这教育事业是容不得马虎的。

  “回殿下的话,这辽东二十五卫十四城共有生员一千三百二十人,其中廪膳生员三百七十五人,其余生员…”

  “增广生员一百四十五人。”

  “附学生员八百人。”

  “噢,这数额倒是都能对得上啊。”

  朱翊镠轻轻点头,这些数额,他之前在前往辽东的时候,已经翻阅过礼部的堂稿,大致都能对得上。

  至于那各种复杂名字的生员,其实也很好理解。

  就像是后世的政府一般,除了有着公务员之外,还有着事业编,还有着临聘,还有着临时工,还有着外包工。

  名头众多,机构不断膨胀。

  但是附学生员,就属于不在编制内的临聘,而且还是要自己交钱才能进入,被称为捐纳。

  “那辽东都司所在的辽阳,又有几个生员啊?”

  朱翊镠继续追问道,因为他很清楚他的最终目的,那就是多找几个书办来,从而让自己的统军思想能够传播下去。

  “对了,本王说的是那廪膳生员,不要其余的。”

  “回殿下的话。”

  那位儒学教导,先是一阵咳嗽,而后好一会,才缓缓作揖道,“现如今辽阳城内一共有辽左书院,习武书院,以及六座社学,各处书院当中共有八十名廪膳生员。”

  “呃——”

  朱翊镠虽说早已有了准备,但是对于这个数额还是有些惊讶掉了。

  整个辽阳,作为辽东的首府,这能称得上当世高级知识分子的居然只有八十人,连一百人都凑不齐,实在不堪。

  不过,转念一想,整个辽东的廪膳生员也不到四百人,倒也释然了一些。

  “这样。”

  朱翊镠的声音响起,但是头却已经扭向了一旁侍立着的韩承庆,“韩掌印啊,本王这军中的书办啊,虽说也多,但是…”

  朱翊镠的脸上露出些许为难之色,“这还是不能满足本王所需啊,他们都有着各自差事要办,这本王身边想要找几个粗通文墨之人,都有些难。”

  “殿下!”

  朱翊镠这话已经说得很透了,就差一点点就捅透了,韩承庆自然是能听得懂的,这眼珠子一转,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借花献佛,正是好时机啊。

  韩承庆一想到这,自然是直接开口道,“殿下,这如今辽阳生员虽说不多,但是胜在距离近,也好方便殿下您能直接调用差遣一二。”

  说到这,韩承庆转过身,直起腰,面对那儒学训导,“李训导。”

  “卑职在。”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

  “传本掌印的话,去各书院挑选最为优等的生员,五…不,十五名,今日就让他们去潞王的军营当中去,听候潞王差遣。”

  “这——”

  那被唤作李训导的老者,面露难色,他还指望着这些最好的生员能在来年的科举当中取得点成效来。

  可是如今看来,这几年的心血怕是白瞎了。

  而且这些人走了之后,这每月的月粮,是否还会划拔到自己手中过一遍油?

  想到这,那李训导的心中便有些不满,他抬眼看向了那韩掌印,而后又看了眼朱翊镠。

  很快,一股所谓的文人风骨在他的心中涌现而出。

  “殿下,韩掌印。”

  李训导再次作揖,“这生员择选到潞王营中帮忙办差,自然是好的。”

  “但是,这朝廷每月给他们的月粮…”

  这话一出口,朱翊镠瞬间明白了那李训导的真正意图。

  这老头人老了,但是这心还是贪的啊。

  这是想要打那些生员月粮的主意啊。

  想明白了这一点,朱翊镠微微眯起双眼,看向了那李训导,心中冷笑不已,但是语气却是照样温和。

  “李训导考虑得周全啊。”

  朱翊镠的脸上挂着笑意,“你也如数往上报,朝廷会按时发放的,到时候就到李训导那集中支取好了。”

  “谢殿下!”

  果然,朱翊镠的话刚一落下,那李训导的动作瞬间变快了一些,直接再次弯腰作揖了。

  与此同时,这一次他的声音都似乎洪亮了些。

  “呵呵——”

  朱翊镠将那李训导的反应全数看在眼中,轻摇了下头,心中坚定了要换掉他的想法。

  只是眼下还不行,因为这儒学训导可不是他王府的属官,而是那朝廷命官。

  对于朝廷命官,自己在明面上是插不了手的。

  不过,在地方上可不是只讲法律的,更讲人情,自己完全可以向那李训导的顶头上司韩承庆施加压力。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眼下就是要处理新招募书办的问题。

  “另外本王再给他们另一笔。”

  朱翊镠心中盘算了一下,语气稍稍停顿后继续开口,“这样,每名月给粮一石,若是不想要粮食的,也可直接折成银子。”

  “嗯,就折银四钱五分吧。”

  “再给课纸五十张,至于这笔费用嘛,就叫薪水好了。到时候一并从我王府账上支取好了。”

  “殿下明鉴啊。”

  韩承庆在朱翊镠话音落下之后,直接一个马屁过来,“殿下,这每月一石麦米,已是厚待那些个生员了,某代那些个生员向殿下道谢。”

  “好了,这些话就不用说了。”

  朱翊镠直接摆手打断韩承庆的话,“这些生员到了营中之后,要每日都给本王的护卫军,讲岳飞传的故事。”

  “其他差事都不需要他们去做,就是每日两个时辰的岳飞传故事,必须要讲满。”

  “记住。”

  朱翊镠看向了李训导,“替本王转告他们,本王要让护卫军的所有战兵到后面都能背诵出那岳飞传的全部!”

  “明白,殿下!”

  李训导自然不会多说些什么,因为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嗯——”

  朱翊镠点了点头,刚想要继续说些什么,却被一阵喧闹打断了。

  “殿下!”

  朱翊镠循声望去,只见那门口处出现了几个军卒,是浙兵。

  “怎么了?”

  “回禀殿下,太子河上出现了好几批舟船,骆将军差某来报与殿下,说是田长史的运粮船到了。”

  “噢!”

  朱翊镠的眉头瞬间一挑。

  田乐来了,这田乐可算来了。

  自己走陆路,并且打了好几战了,都赶到了辽阳城。

  结果那走海路的田乐居然还没有到。

  这其实是让朱翊镠心中有些担忧的。

  朱翊镠在这一路上,也大致猜想出田乐等人运送粮草的路线。

  按着他的猜想,是不会直接到达那辽东的,而是要先折向山东的登莱二府。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

  就是山海关与那辽东之间是没有直接的水道可以通行的。

  当年,也就是隆庆五年左右吧。

  当时时任山东巡抚的梁梦龙,还有那承宣布政使王宗沐,二人之所以能够重开海道,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寻访到了元人漕运大洋故道。

  而没有水道,这船队根本不能正确到达辽东。

  所以必然要先折向那登莱两府,随后从登莱两府出发,直抵那辽东三岔河的梁房口关。

  而这一段距离,五百海里都不到,顺风扬帆之下,也只需要一二日就能到。

  虽说现在已经进入初秋了,整个风向有所改变,加上沿岸地区还有着从北到南的沿岸洋流,这样下来其实也只是多耽误两三天而已。

  但是这已经好几个两三天过去了,船队还是没有来,确实是会让朱翊镠心中吊着。

  不过,如今,这心中的大石可算是落地了。

  “好啊,来了就好啊。”

  朱翊镠也不再多说些什么,急忙从那府衙当中出来,带上几十个亲卫,便直接快马加鞭,往那城北赶去。

  所谓太子河,其实是横亘在辽阳城北方一里不到的大河。

  这条河与浑河一道构成了辽河的最要紧的两条支流。

  有了它的存在,那船队可以带着补给直接水运到辽阳城边上。

  一路之上,朱翊镠思绪翻滚,加上那太子河距离辽阳城也是极近的。

  所以很快,朱翊镠一行人便来到了那太子河边上的一处木制码头处。

  此时,早已有着骆千斤带着数百士卒将整个地方给围了起来。

  而骑在马背上的朱翊镠放眼望去,只见那不远处,如黑铅一般沉寂的河面之上,荡漾起阵阵波纹。

  而在那波纹之上,则是行驶着一只只插着红旗的舟船。

  很显然,这必然是田乐的运粮船队!

  “哈哈哈——”

  朱翊镠放声长笑,将那手中马鞭往前一指,“好啊,本王的心安了啊。”

继续阅读:第111章 淮商陈幼学(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惊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