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够,市里想办法。”
“但这个短板必须补上。”
“我要的不只是一个能抗住十级台风的港口,而是一个能应对任何极端情况的现代化港口。”
“明白吗?”
陈荣只觉得一股热血从心底直冲头顶。
“明白!书记,您放心!”
“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林昭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再多说。
他心里清楚,滨海要想在沿海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个港口就是最重要的引擎。
下午,市政府第一会议室。
破浪计划中期评估会正在召开。
长条形的会议桌两侧,坐满了市直各部门的一把手。
各部门负责人轮流汇报,投影幕布上的PPT不断切换。
“尽管受到海神台风的严重影响,但我市上半年GDP依然保持了8.2%的同比增长”
“招商引资方面,上半年共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37个,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势头良好”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群众满意度”
汇报的内容大同小异,总结起来就是:成绩斐然,形势大好。
林昭远静静地听着,他没看那些PPT,而是在翻阅着手头一份份原始的材料。
所有人都汇报完毕,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吴元勤坐在林昭远身后,能感觉到前面这些局长、主任们略显急促的呼吸。
大家都在等着市委书记的总结,等着那句肯定。
林昭远合上手中的文件,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同志们都辛苦了。”
“台风期间,大家顶上去了。”
“灾后重建,效率高。”
“刚才汇报的各项经济指标也确实不错。”
“这些成绩值得肯定。”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一松,好几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然而,林昭远话锋一转。
“但是,我今天不想多谈成绩。”
“我想泼点冷水。”
“刚才大家都在说增长,说势头好。”
“但有谁分析过,我们8.2%的增长,在全国沿海城市里排第几?”
“跟我们对标的几个兄弟城市,人家是多少?”
“有谁认真研究过,我们签约的500亿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占了多少?”
“有多少是能真正带动产业升级的大块头?”
“又有多少是传统产业的重复建设?”
“还有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时间是快了,但办完之后呢?”
“项目审批、土地供应、政策兑现,这些环节有没有堵点?”
“有没有企业还在背后骂我们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有些人已经悄悄低下了头,不敢与林昭远的目光对视。
林昭远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
“同志们,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更不能关起门来自己跟自己比!”
“现在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有多复杂,不用我多说。”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破浪计划,破的是什么浪?”
“是高质量发展的浪!”
“不是随波逐流,更不是原地打转!”
“我要求大家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
“把下半年的工作目标再抬一抬,把压力再加一加!”
“准备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
……
半小时后,一辆普通的黑色轿车开出了市委大院。
车子停在海风小区门口。
这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在这次台风中受损严重,是灾后修复的重点工程。
如今小区的外墙重新粉刷过,破碎的窗户全部换了新的,路面也平整了。
从外面看,焕然一新。
陈荣已经在门口等着,看到林昭远下车,快步迎上来。
“书记。”
“怎么样?工程都验收了?”
林昭远问。
“都验收了,施工队效率高,质量也过了监理关。”
陈荣回答得快,显然对工作成果有信心。
林昭远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迈步往里走。
这里的地面虽然也硬化了,但角落里还能看到一些未来得及清理的建筑垃圾。
他停在一栋楼前,抬头看了看。
这栋楼的雨水管是新换的,固定得结实。
“随便敲一家门看看。”
林昭远对陈荣说。
陈荣的表情僵了一下。
不打招呼的随机抽查,最考验基层工作的成色。
他虽然对工程有信心,但心里还是不免打鼓。
万一遇到个别不满意的居民,当着市委书记的面抱怨起来,场面可不好看。
林昭远看出了他的犹豫,但没说什么,自己走上台阶,敲响了二楼一户人家的门。
咚、咚、咚。
里面传来一阵拖沓的脚步声,门开了一条缝,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探出头来。
“你们找谁?”
“阿姨您好,我们是市里来做回访的。”
林昭远笑了笑,语气温和,“之前台风,您家里受影响了吗?”
“后来的维修还满意吗?”
老太太眯着眼打量了他几秒,似乎认出了这张经常出现在滨海新闻上的脸。
“哎呀!是林书记?”
“快进来,快进来坐!”
林昭远走进屋,房子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
“书记,您怎么亲自来了!”
老太太激动得搓着手,“这回可多亏了政府,我们这栋楼之前墙皮都掉了,下雨漏水。”
“台风一来,窗户玻璃碎了好几块,吓死人了。”
她指着崭新的铝合金窗户,又指了指楼道。
“您看,现在全修好了,比以前还好!”
“楼道里还给我们装了扶手,我这腿脚不好,上下楼方便多了!”
“真的,谢谢您惦记着我们这些老家伙!”
林昭远扶着老人的手臂,让她在沙发上坐下。
“阿姨,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您住得舒心,我们就放心了。”
他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他怕的不是工程质量出问题,怕的是下面的人只做表面文章。
扶手,这个细节好。
说明做事的人,真的用心了。
他转过头,对站在门口,明显松了一口气的陈荣低声说:“听到了吗?”
“老百姓要的就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建立一个长效巡检机制。”
“不能说修完了事。”
“三年五年后,扶手松了谁来紧?”
“墙皮再裂了谁来补?”
“这些都要有章程。”
“别让今天的民心工程,成了明天的面子工程。”
陈荣的后背渗出一层薄汗。
他用力点头。
“书记,我明白了。”
“我回去立刻就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