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扬宫落梅阁。
楚翌被关在一间房里,有嬷嬷和宫女服侍,只是不准她随意出入。
接近黄昏的时候,楚翌听到外面的嬷嬷问候道:“王爷回来了?楚王妃在房里呢。”
楚翌心里一紧:这是乌辰晟过来了!
“以后叫她嘉和公主。”
“是,王爷!”
房门被推开了,身材高大的乌辰晟出现在门口。
“小翌!”他一边往里走一边急切地问道,“连夜奔波,一定很辛苦吧?”
见乌辰晟想捉自己胳膊,楚翌挥臂将他的手甩开去。
“你把我抓来,想怎样啊?!”
“我把你抓来?!”
乌辰晟夸张地做出一脸惊愕的神情,“是不是他们的举动太粗鲁,让你对本王产生了误会?!这些狗奴才,本王一定重重惩处他们!”
见楚翌一副警戒的模样,乌辰晟不屑地笑了笑:
“小翌,别紧张,我们到园子里散散步,说说话,好吗?走吧!”
乌辰晟来拉楚翌,楚翌慌忙躲开,先朝外走去了。
她不想跟乌辰晟单独呆在房间里,到外面众目睽睽的,总好一点。
楚翌发现,这里是一个单独的院子,雕梁画栋的楼阁后面,连着一个小园,园子上方的匾额上写着“梅园”二字。
乌辰晟领着楚翌走进园子,梅花清幽的香气扑鼻而来,淡雅清爽。
“小翌,”乌辰晟又开口了,“你小时候就喜欢梅花。我记得有一次到楚府去,看到你在梅树下跑来跑去,头上顶着各色的梅花,真是美极了。我当时就……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乌辰晟讲到这里,就将视线移向楚翌的脸,想察看她的神情。
他发现楚翌似乎根本没在意他的话,正转着头看那些在枝丫中的红的、米黄的腊梅花。
“小翌,小翌?”
见乌辰晟盯住自己的脸,再不答复恐怕就要被采取强制措施了,楚翌简短地回应了一声——“唔。”
“小翌,我知道你怪我,我都是被伊湄蒙骗了的!如果你怪我,”乌辰晟矛头突然一转,
“那——荣王呢?!他可是在你性命攸关之时舍弃了你的!如果不是我特意下令保护,你现在已经葬身江底了!”
这番话直接戳中了楚翌最软弱、最心痛的部位,她的心像被重新撕裂得零碎了。
“小翌,我记得好像跟你讲过,长这么大,我唯一后悔过的一件事,就是——错过了你。这件事我深以为憾。”
乌辰晟轻轻握住了楚翌的肩头,
“你给我个机会,让我可以填补这个缺憾。小翌!天坤朝已经在我的掌控之下了,我就是天坤朝的主宰!等我登基为帝,你想做皇后都可以!”
楚翌无声地挣脱他的抓握,逃命似的往前疾走了几步。
但乌辰晟跨着大步赶了上来:
“小翌,我可以承诺:你会是我最宠爱的女人。我不逼你。你好好想想,可以随后再答复我。”
乌辰晟果然没有再逼迫她。
实际上乌辰晟也确实是顾不得,他一直在忙着继位登基的事。
天坤帝已经写好了退位诏书昭告天下,传旨让奕王乌辰晟承继龙位。
当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天坤帝此举是在乌辰晟强迫之下的。
忙碌了几天之后,乌辰晟又一次来到了落梅阁。
他是来征求楚翌意见的。
他要楚翌做他的女人,但遭到楚翌的一口回绝。
乌辰晟又劝说道:
“小翌,明天我就要登基做天坤朝的皇帝了。我说过,我绝不会亏待你的!我是真的爱你!只要你答应我,迟早有一天,我会让你坐上皇后的位置!”
乌辰晟的目光锁住楚翌的脸,瞅着她的反应。
楚翌眼睛里毫无波澜,讲出的话也云淡风轻,可态度却是异常的坚定:
“我不愿意!”
“为什么?!”乌辰晟眼眸里流淌出疑惑。他思量一番,接着问道,
“难道是……你还想着他?!别忘了,他可是狠心抛弃你、不顾你死活的人!你若是肯原谅他,你就更应该原谅我!”
楚翌摇了摇头。
谈不上原谅。她对乌辰瑾的心都死了,就像他只是一个不相关的路人,连恨的力气都没有,还谈什么原谅呢?
至于乌辰晟,楚翌早看清了他性情中暴虐、冷酷的一面。何况他是曾经辜负自己的人,楚翌怎么可能被他打动,忘记了他对自己的伤害呢?
“小翌,你回答我!”乌辰晟见楚翌沉默不语,又追问了一句。
楚翌正色回答道:
“我跟他已经没关系了。我也不愿意跟你在一起。如果你为我好,就放我走,我感激不尽。”
“我怎么可能放你离开?!”
乌辰瑾猛地抓住了楚翌的手臂,“你是不是不相信我的诚意?我的每句话都是真心的!小翌,我是真的爱你!”
“如果你真的爱我,就该尊重我的意愿。爱是成全,不是占有!”
这些话,被楚翌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她何尝不知道,对乌辰晟讲这些,无非是对牛弹琴罢了。
在他的头脑里,绝不会懂得什么是成全。他跟乌辰瑾一样,要么得到,要么——碾碎。
果然,乌辰晟诧异地睁大了眼睛,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会儿,语气沉了下来:
“小翌,我是未来的君王,是说一不二的主宰者。我喜欢你,是你的福分。天下女子眼巴巴地不知多期盼、多嫉妒呢,你可别不识时务!明天我登基册封,你做好准备!”
次日,天坤朝举行了隆重的皇帝登基庆典,乌辰晟继位做了皇帝,改年号为“永庆”。
乌辰晟遵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晋升生母兰贵妃为皇太后。
然后,乌辰晟逐一册封了妻妾。
他封楚伊湄为皇后,甄婉为皇贵妃,嘉和公主楚翌为淑妃。其他侍妾也都一一得到不同的妃嫔之位。
庆典唯一的不谐和音符,就是——嘉和公主楚翌,竟然未曾出席大典。
乌辰晟的脸阴了阴,不过碍于盛典的隆重,未做追究。
不过,嘉和公主被册封为淑妃一事,引起了朝堂上一阵阵反对、攻讦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