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培养坚定的自我意识
(德)杰奎琳·库彭2023-10-07 17:005,230

“人是唯一对自己有负面看法的生物。”

——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自我否定破坏我们的自尊

无论在生活中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我们还是会产生“我还不够好”这样的想法。我们常常自我批评,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和失败。自我怀疑、自我批评和自卑会侵蚀我们的精神,破坏我们的自尊。

缺乏自我接受能力的人,会试图通过种种复杂的措施克服自卑。树立夸张的志向、完美主义、过度依赖他人肯定都是他们常常采取的应对策略。当然,这些策略毫无成效,因为它们无法给予使用者真正需要的东西—— 对自己的深度肯定。

导致自卑的原因

在我们诞生之时,我们都有充分的潜力成为坚强、自信、乐观的人。后天的教育是我们发挥潜力的拦路石。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由他人抚养长大的,我们受他人影响从而形成自身的性格。而对我们产生影响的人本身就具有消极的思考倾向,深受自我破坏模式的困扰,缺乏自尊。他们不能给予我们肯定、赞赏、爱和安全感—— 这些恰恰是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形成坚定自尊的必需品。

我们从小就被要求乖巧懂事、遵守规则。“不要这么做!”“不要碰那个!”“闭嘴!”“别闹了!”“你要适应这一切!”“我希望你能做到这个。”“这是错的。”“不要捣乱!”……我们总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如果我们得到了表扬,那往往是因为我们符合条件要求,表现良好。直到我们长大成人之前,与他人进行比较、因犯错而受罚都成了十分寻常的事。我们被告知可以做、应该做、必须做、能做以及不能做什么。我们被无数次地批评、伤害、拒绝、训斥。我们当中有些人从不质疑这样的方式方法,他们的观点也会被我们铭记心中。

我们在潜意识中存储并内化这些经验教训。过往经历中破坏自尊的信息使我们长大成人后仍然会贬低自己。源于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判断和评价,已经成为我们性格和自我形象的一部分。因此,成年后的我们会拥有自我批评的性格特征,而没有成为本可以成为的强大、健康、自信的人。

如果我们能明白自己的心理程序是如何运行的,并认识到我们正因此而形成贬低自我的看法,我们就能重新构建自我意识。

灵魂深处的三个问题

面对生活中的许多情况,我们的潜意识都会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我是否足够优秀?

◆我是否受欢迎?

◆我是否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些问题的答案并非取决于客观事实,而是完全取决于我们的主观评价。如果我们依据自身经验而常常对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作否定回答,那消极的心理程序就会由此启动,最终导致我们自尊心较弱,出现类似以下句子的消极信念:

◆我毫无价值。

◆我不够优秀。

◆我不好。

◆我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没什么用。

◆我有罪。

◆我是个失败者。

◆没人喜欢我。

这些信念会对竞争力、创造力和生活乐趣等方面产生影响,阻碍我们的发展和进步。

自我意识的关键:健康的自我形象

拥有稳定自尊心的关键在于形成健康的自我形象。健康的自我形象是自信、自尊、魅力、成功和成就感的基石。

自我形象体现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当你照镜子时,你会看到自己身体的反射画面。但你的自我形象远远超过这种感官上的认知。它存在于你的内心之中。它就像是你自身性格的心理蓝图,体现出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过往的经历绘就了这张蓝图。你的每一项或积极或消极的经验、或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你的胜利和耻辱以及他人给你的反应,已经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了你的自我形象。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完成了自我定义,给出了“我是谁”的回答。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自我形象是什么样的,你可以观察自己的生活,你可以观察自己的工作环境、职业状况、收入、人际关系、健康状况、外在形象、能自己做决定的程度和生活中的乐趣所在。这一切都是你自我形象的表现,因为正是自我形象调控着你的想法、行为、感觉和经验。

为了维护你的自我形象,你的大脑会不断寻找能支持这一点的事实证据。当你找到足够多的证据,你就会认为你的自我形象是正确的。举个例子,假如你的自我形象包括“我不擅长在人前发言”,你就会不自觉地想方设法向自己证明这一想法,从而证明你的自我形象是正确的。如果你现在必须在一群人面前发言或汇报,你潜意识中的程序就会启动,使你无法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你很好地完成了汇报、得到了积极的反馈,你对自己的看法也不会改变。你始终会坚信自己没有良好的自我表达能力,因而你会认为自己得到积极的反馈,只是因为他人善良、搞错了或者根本不了解自己。任何与你当前的自我形象相悖的证据都会被你的大脑判为“无效证据”。这样一来,你就会维护自己现有的信念,坚信自己主观判定的“我很无能”的自身世界模型,心中有关“自我认同”的限制型信念会更加根深蒂固并限制你自身潜力的发挥。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够聪明,无法独立创业,你就会找到支持这一想法的证据。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懒惰的人或是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你也会向自己证明这一点。

然而,你也可以利用这种效应来培养强烈的自尊心。对此,你只需要寻找证据证明自己为什么足够好、有价值、有自我效能—— 就像你现在这样。如果你开始寻找这样的证据并相应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你的自我形象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自我调整。这会带来进一步的积极影响:

◆你相信自己和自己的能力;

◆你能够很好地定义自己,明确地说“不”;

◆你不会把批评放在心上,钻牛角尖;

◆你能很好地展示自己;

◆你不会被主导者吓倒;

◆你不会为自己的需求、目标和愿望而辩解,而是会坚持自我。

在生活中,你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塑造强大的自我形象,从而积极地影响你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意识。你的目标应该是围绕自身和“自我认同”建立一个健康的信念系统,因为这样一来,你的生活势必会积极地发展。然而,如果你暗地里想着“我什么都做不了;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什么都不是”,那你将无法实现长远发展。

增强自尊的唯一有效策略

不论多大年纪,我们都可以创造新的自我形象、改变自己的生活,因为我们的思维直到人生迟暮都可以重塑。我们怎样才能把自我的限制型信念转变成强大的自我形象?许多人都努力尝试在环境的帮助下建立强大的自我形象。为了肯定自身价值,他们不断寻求外界的肯定,与他人进行比较。但世界上可能只有一个能使我们源源不断地获取自尊的可靠来源,那就是我们自己。接下来让我们仔细看看这其中的联系。

来源1:外界的肯定

许多人只有在受到外界的肯定时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如果他们被赞美,如果别人认为他们很棒、钦佩他们,他们就会感到满足。这样树立起来的自尊心非常脆弱。一旦他们不再受到赞扬和钦佩,他们就会怀疑自己,逐渐患上“认同上瘾症”,越来越依赖“肯定”,在外在世界寻找自我价值。

来源2:与他人进行比较

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我们总是这样做,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对此习以为常,而且当我们比别人好甚至是成为最优秀的那个时,我们会为自己感到骄傲。然而,一旦有人比我们强,我们身处对方的身影之下,我们的自我形象就会彻底崩溃,化为灰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种自尊之源也会很快枯竭。

来源3:内在来源

自尊心强的人只依靠唯一可持续的来源:自己。他们根据自己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唯一能摧毁他们“自我认同”的人就是他们自己。但他们会有意识地避免这样做。

当你成功地从自己的内心深处获得自尊,而不是从外在世界汲取自尊时,你就掌握了自信、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的关键。

进行积极的心理对话

为了使自己成为自尊心的来源,我们必须要有意识地调控我们的心理对话。你的心理对话是什么样的?你会用心理对话来强化自己吗?你是最支持自己的人吗?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上述问题可能少有肯定的回答。对大多数人来说,以自我贬低、自我侮辱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展开心理对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是个白痴。”“伙计,我真是傻。”“我从来没说对过。”“他肯定觉得我很傻。”“我应该知道怎么做才对。”“我应该下定决心才对。”“为什么我总是不能胸有成竹?”……诸如此类的话对我们而言都是常态。如果我们对他人说这样的话,那对方可能会和我们绝交。但如果我们是在贬低自己,那看起来似乎是一件无所谓的事。然而,自我贬低的语言却是我们自尊心最大的敌人之一。自我批评和自我贬低的话语会让我们觉得自己一文不值。周围的人并不会如此严厉地批评我们,但我们自己却能不留情面地“下狠手”。我们怎样才能停止自我批评和自我贬低,能够自我欣赏并进行积极地自我对话?为此,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步骤:

1.认识到你内心的批评只是在重复过去的声音

克服内心的自我批评,第一步是认识到脑海中的负面声音不是自己的。这些声音是你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经常听到的他人贬低你的声音的回声。这些严厉、难以接受、充满谴责的声音已经被你内化于心,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中回放。

2.仔细倾听你内心的批评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内心的批评只是在重复过去的声音,那你现在可以仔细倾听这些声音。你可以挑选一天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注意自己说出自我贬低的话或产生类似想法的次数,并且最好记录下你反复说的那些自我贬损的话语。你可能会对自己说出这些消极话语的频率感到惊讶。

3.破坏你内心的批评者

停止自我批评的第三步是有意识地破坏你内心的批评者。对此,你可以回想本书第一部分第一章中的“自由技巧”。对某些刺激,如失败、批评,不再冲动地自动反应。停止你的自动反应程序,有自主意识地选择温和的语言。你已经知道你的大脑必须处理它所接收到的每一个词,你的脑海中也会因此而产生相应的画面。“我真是个傻瓜”和“我今天真的很好”在你脑海中形成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你要练习删除你的字典中关于你的负面词汇,因为你说的每一句关于自己的话,都会在你的潜意识中引起共鸣并得到验证。

★★★

坚定自我意识的培养策略

策略1:进行120次积极的自我观察

观察生活,写下你擅长的120件事。这些事可以是任何事情,可大可小。如果你遇到了瓶颈,可以先暂停去休息,但你要努力完成这个清单,哪怕它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这一练习会产生一个积极的结果:你会记住自己掌握的但曾经很少意识到的技能。问题常常就在于此。我们认为自己所能做的都是正常的、微不足道的事情。如果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这会对我们的潜意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不要拖延,现在就拿起日记本或是找一张纸,开始记录积极的自我观察。

策略2:明智地进行比较

我们已然明白,与他人的比较能够塑造我们的自我形象。当我们为了激励自己而进行比较时,这可以增强我们的自尊。然而,现实情况往往与此相反:我们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因此而感到自卑或低人一等。

当你再次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请使用以下方法: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差劲,就和自己后面的人比较。你可以想一想那些做得比你更差、拥有的东西比你少或掌握的技能比你少的人。

◆如果你想取得某些成就,就和自己前面的人比较,或是与精通你想做的事情的人比较。不要寻找你们之间的不同,而是要寻找你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可以是任何方面的,比如生日、爱好、星座、个人品味等。

如果你以这种方式进行比较,你将会强化自己的自我形象,而非削弱它。

策略3:认识到他人的期望无足轻重

没有任何法律强迫你必须满足他人的期望。你的家人、老师、老板、伴侣或朋友不能替你决定你应该如何做。相反地,如果你想要满足他人的期望,你就会破坏自己的自尊,因为你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这么做只是为了取悦他人,而非遵循自己的想法行事。这样一来,你就像笼子里的鸟儿,意识不到门是开着的,自己完全可以飞走。另外,如果你有自己的原则,你会增强你内在的自尊之源。

策略4:达到你自己的标准

自尊心强的人非常自信,因为他们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标准,并一直朝着这些标准努力。如果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努力达到自己的标准,这样任何情境下的否定或无能为力都无法伤害你的自尊心。因此,你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标准是什么。下列想法可能会激发你的灵感,帮你找到有助于增强自尊的标准:

◆我真实地展示自己。我坚持做自己。我毫无羞耻、遗憾、恐惧地活着。

◆我为人处事坚持以诚为本。

◆我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我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

◆我尽力而为。如果这还不够,我也不会为此而谴责自己。

◆我接纳自己的所有优点和缺点。

◆我把自己得到的结果、自己的行为与自我价值区分开。我的自尊不会因为犯错而减少。

策略5:独处

对我们而言,他人的意见往往非常重要。因此,我们不断地问自己:“别人对我有什么看法?”但一般来说,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关注我们。他们自己都在忙着猜想我们对他们的看法。如果我们专注于自身,就会因此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

策略6:创建自我批评排行榜

写下你最常用的自我贬低的句子,创建属于你自己的自我批评排行榜。然后,你需要思考如何才能提高自己,不再贬低自己。比如,你可以换个说法,采取相反的表达或是找到其他积极正面的评论。把这些话语也写下来,养成注意负面话语的习惯。一旦你发现自己的内心独白是负面消极的内容,立刻将其换为积极的表述。

策略7:每次贬低自己,就存下五块钱

每当你消极地评判自我,就往存钱罐里放五块钱。一周后,你数一数钱,算清楚自己这一周自我批评了几次。然后,你可以把这些钱当作你内心的批评者挣来的,利用这份收益来犒劳自己,作为注意到自我贬低的奖励。

继续阅读:第三章 不过度依赖他人的肯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谁说我不可以:如何停止自我破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