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教授专家收到了来自京都军区的邀请。
这个邀请的阵势不同于往日,是直接由军人护送邀请函给各位专家们。而且要看邀请函,还需要签一份保密协议,正式的不得了。
“我能问一下邀请函里面是什么吗?”耿修文也是收到邀请函的其中之一,他边签署着保密协议边询问。
“这个恕我无法告知,我们只是奉命来送邀请函,其余的一概不知。”
搞得越神秘,耿修文越好奇。
以前也不是没有收到过这一类的邀请函,但这一次绝对是最正式的一次。
拆开信封,展开邀请函。
是纯手写的邀请函,上面短短几句话的内容让耿修文瞳孔一缩,不敢置信。
上面的大致意思,是军区实验室那边研发出来了基因液,希望相关专家前去进行研究与交流。
基因液,什么时候他们华国有研发基因液这样不得了的本事了?
不是看不起自己的国家,是他们在这方面研究久了,知道有些事情并不容易。
他们国家在基因这方面,并没有站在最前沿。这忽然间出来了个基因液,真的忍不住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
可军区会开玩笑吗?
在矛盾、纠结等复杂的情绪之下,他驱车来到了京都军区的某个实验室中。
这里聚集了好几个与他相熟的人。
“你也收到邀请了?”
说话的是耿修文的老友,他们经常一起讨论基因相关的课题,有时候也会一起做个研究。
俩人相视一笑,看出了对方的状态。
都是来看热闹的。
他们俩可以说是国内基因方面走在前沿的那几个人之一,对于这次的邀请,俩人都是一个模样——纯好奇。
现在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开始研究基因液,更不用说研发成功了。
他们想看看军方到底要做什么,所谓的基因修复液,当真是他们幻想中的那种吗?
“好了,大家都到了,那我们开始正题。”
“如你们所收到的邀请函的所言一致,我们已经成功的研发出了第一阶段的基因液。”
“它是基因液中最基础的一种,主要功能是修复受损的基因,激活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
“我们将其称为基因修复液。”
“它通过基因,把各类细胞维持在一个稳定、充满活力的一个阶段。基本上可以消除大部分的疾病和一些先天缺陷。”
在台上讲话的人是首长,没有什么比他亲自来讲更有说服力了。
底下因为他的话,陷入了一片震惊之中。
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场面一时有些嘈杂和混乱。
“你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吗?”老友问耿修文,后者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我不知道,我的理性告诉我,我们还没到那种实力,但我的心底是充满了期待的。”
“假使他说的是真的,那么我们华国会甩开其他国家好几个层次,直接进入基因的时代。”
他觉得,既然是首长亲自讲了,那么十有八九确实存在这样一个东西。首长没必要用一个谎言,来欺骗他们这群学者。
“稍后我将向大家发放一些资料,资料里面会详细讲解有关基因修复液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今天我让大家来的目的,是配合我们将这份东西研究彻底,直至可以大批量投入生产为止。”
资料下发,里面的东西是白荼亲自编写的。
从它的功能到疗效,配比到注意事项,写的那叫一个详细。
因为在里面涉及了一些新概念,她还很贴心的做出了注释,方便这群专家学者进一步的了解与学习。
“这,这是……”
耿修文把资料拿在手中,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大致看了个开头,就知道这份东西的分量到底有多重了。
这是个划时代的东西呀!
基因修复液,在现在世界主流还在研究基因组成和编译的时候,他们已经拿到了基因运用相关的研究。
它看上去是那么的成熟,根本是一个已经成型了的方案,不需要他们来做任何的补充。
在场的诸位越看越入迷,全场安静的只能听到翻资料的声音。
“唔,大家都来了?”
白荼回去吃了顿午饭,睡了个午觉,精神饱满的过来了。她在路上听说,首长把专家们都叫过来了。
首长站在门口,道:“都来了,一个个看的正入迷呢,非要我出来,说我呼吸阻碍到了他们。”
“真是无语。”
首长无奈,他刚刚被赶出来了。
白荼看着里面,一个个老头都在认真的翻阅资料,有些人干脆还做起了笔记,在上面圈圈画画的。
一看他们,肯定就是正经的研究人,那脸上痴迷的表情是做不了假的。
白荼满意极了。
想必有了这群人,她应该就能轻松很多了吧?
他俩在门口默默地等着这群学者看完资料,看人家学的太认真,实在是不好意思打扰。
“这个作者是谁?我有很多想法迫不及待的想和他交流交流。”
耿修文仔细的将资料从头看到了尾,他能看得出来这资料是作者特意写给新手看的。
里面大部分的东西都很基础,主要是为他们讲解新概念,方便他们对此有更好的了解。
“天才呀天才,这简直是天才的想法!”
耿修文的老友忍不住的发出惊叹,这里面的各种想法都特别天才,其中更多的在当下看来都是天马行空的。
这份资料,到底做出来个什么东西出来?
他们忍不住对成品期待了起来,光看这资料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
见到老头们个个抬头,首长道:“看来大家都看完了,那么现在你们可以提问了。我已经把原作者带来了,就在我旁边。”
“各位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提问,我相信她很乐意为大家解答。”
听到原作者,大家立刻把好奇的目光看向了首长身侧。那里只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看上去似乎还是在上学的年纪。
这么年轻?莫不是在逗他们吧!
年纪轻轻的什么资历都没有,如何写得出来这样庞大而完整的一个体系?
大家不愿意相信,可左顾右看,台上除了首长只剩下一个白荼了。
这难道是真的?
排除掉所有不可能的答案,留下来的那个哪怕再不可思议也只能是它了。
“那是,白荼?”耿修文一声惊呼,引得周围人的目光把都看向了他。
“老耿,你认识台上那个小姑娘?”
“她是今年江省的那个满分状元呀!我曾跟她有过一课之缘,还说等她来报道就收她为学生呢。”
怪不得这里的概念有那么一丢丢眼熟的痕迹,原来是白荼做的。
她曾经在他的课上有提到过那么一星半点,虽然不是很多,但足以让他感到记忆深刻。
“今年的江省状元,那不是说明小姑娘今年才刚上大学吗?不得了啊不得了,小小年纪就能写出这样的东西,再给她发展几年,那该成什么妖孽的样子了?”
有人相信,有人不信。
但所有的不信,在听完白荼认真仔细的讲解过后,统统化为了敬佩和惊讶。
这如果不是她写的,她不可能在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都从容不迫,娓娓道来。
“好了,理论部分大概跟大家讲这么多。后续有什么不懂的,大家相互讨论一下,实在弄不明白再来问我。”
“下面带大家进入实战部分,我亲手操作一遍,你们要注意看好。其中有些细节性的东西,我也会给你们讲解。”
白荼带着他们走到实验室里,各种材料早已准备就绪。
她轻车熟路的调配着基因液,尽可能将速度放缓下来,以便专家学者们能观察的更加清楚。
每当有人提出不解或者疑惑时,她都会停下来,细细的替他们解答问题。确保他们可以掌握了这一点,白荼才会继续讲下去。
跟着操作讲完一遍,印象会更加的深刻。
到此为止,白荼把能教的都教给他们了。剩下的,就需要他们自己来摸索判断。
毕竟是一个崭新的体系,很多东西要靠实践来一点点认知。
她讲的再好,那也只是一个基础。
框架已经为他们搭建起来,接下来是自由发挥的时间。专家学者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之上,去尝试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创新的开始。
或许在这之后,他们将会把基因修复液进一步完善,造价进一步降低。
“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
“以前是我忽略了,我一直以为这样的现象只是个例而已,没有去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一个专家猛地拍了一巴掌自己的脑子,他以前原来接触过一些门槛儿,只是他都当是错的,没有去认真的研究下去。
“谢谢你,白荼。你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还教会了我学术是需要开放性去想象的。”
“教条教义上面的东西,是被前人验证为对的东西没错,但是后世的我们还可以透过他们,去研究更多的东西。”
一位教授给白荼鞠了个躬,在他眼里谁的学术更厉害,谁就有资格是他的老师。
学习不分年龄的先后,这是华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所讲的。
“不用如此,你们要是这样,我反倒还会不好意思。平常心就好了,大家都是为了让华国能有更好的发展。”
“不,无论如何都得谢谢你。”
耿修文也发话了,“你觉得公开它们无足轻重,但这资料在我们这些人的心中,那就是需要去西天取的真经。你将辛苦得来的真经赠予我们,道谢是最基本的礼仪。”
“你受得起我们的感谢。”
【作者题外话】:出息了,今天的黎黎没有踩点,要来鼓励一下吗?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