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子杰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说:
“你也快要到了贪图杀戮的临界点了。”
“什···么?!”于子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难道没有发现么?你近段时间的排兵布阵是不是比你一开始要激进很多?对待敌军是不是也缺少了几分冷静,反而被别的什么冲动的想法所替代?”钱子杰问。
“···”此时,于子健沉默了,确实,最近自己的排兵布阵比自己以往的排兵布阵,特别是对比北伐蛮族时候的排兵布阵要激进太多了。
想必那些蛮族,安禄天明显是更加可怕的对手,更加应该警惕,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但是,自己却比起北伐蛮族的时候,还要激进,确实不像是自己的作风。
而且,自己最近的杀心确实越来越重了,他现在下达的军令都是将那些冲进他准备的阵法中的吐蕃士兵全部杀掉。换做是以前的自己,肯定不会这么做,肯定会抓几个人回来审问,可能会抓到几个嘴不严实的,能够探索出对方什么有用的军情,但是,现在的自己,居然是要他们全部死。
最关键的是,最近的自己,已经觉得坐在帐中看着他们死已经无法满足自己了,自己也想上战场杀敌,但是,他明白,自己亲自上战场意味着什么,自己是主帅,绝对不可以随随便便的上战场的,要么,是拼死一战,要么,是肯定获胜。
但是依照那个时候的战况来看,哪一边都算不上,所以,自己亲自上阵还是有些牵强的。
遍地的死尸,都是同胞们在那一夜的血拼后留下的,维持族群生活的那一眼生命之泉,现在也已经干涸,河床完全裸露在了外面,下面,也全都是死尸。
死亡,死亡,死亡还是死亡。不管看到的是什么地方,映入眼帘的,除了死亡以外,没有任何的东西。天空也是阴沉沉的,太阳也不知道藏到了什么地方,不知道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
于子健得知了自己一族当年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濒临毁灭的原因,那就是流淌在他们一族的身体中的血液里,有着隐藏着的喜爱杀戮的品质。
而当初他们的祖先之所以放弃了在秦国的高管俸禄而跑到了那么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是希望他们的族人以后不会出去危害天下。
确实,虽然说当时秦王发现了他们一族存在的致命的缺陷,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一族在秦国的地位。只是慢慢地收到了一些有的没的的限制。
当然,秦王为了不让他们一族起疑心,所以对绝大部分的官员都设置了和他们一族相同的限制,只不过没有像对待他们一族那么严厉罢了。不过,确实也没有让于子健他们一族的祖先发现有什么问题。
相反,当时在秦国不需要干过多的事情,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出谋划策就可以了,日子过得相较来说还是挺舒心的,毕竟身居高位,每年拿的俸禄那么多,而且还不用干活,多轻松,所以,当时的于子健他们一族生活在秦国还是相当的轻松快乐的。
其实,当时的秦国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当时的秦国肯定是比当时的其他六国要强大的,但是也不能说强大到那里去,只能说硬碰硬的话,秦国肯定是不会怕任何国家的。但是,能有这一切的成果的基础,都在于于子健他们一族的人的智慧,给秦王的出谋划策,这才让秦国一步步的强大了起来。
毕竟,秦国的地理位置并不能算得上是七国当中最好的,甚至都能在排名上垫底,因此这天时地利人和,就已经比别的国家少了地利这一项了,只能在其他方面努力了。
而于子健他们一族的出现,帮助秦国变法,帮秦国训练军队,帮秦国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起了强大的帝国。所以,秦国才能强大。
而秦王清楚,既然他们于子健的一族可以帮助秦国变得这么强大,就一定能帮助其他的国家变得像秦国一样强大,甚至,可能会超越秦国,毕竟,秦国的地理位置很好,要是他们跑到了像什么齐国或者是楚国那样的国家,肯定会用更短的时间帮助那些国家变得比秦国还要强大。
所以,秦王当时绝对不能让于子健他们一族离开秦国,特别是叛逃离秦国,这是万万不可以的。毕竟是那个关键的时候,只要能够突破那个时间段,秦国的统一大业就指日可待了。
因此,秦王当时宁愿花这钱不让他们做事,也不愿意将他们放走。并且,为了防止以前的那个差点害秦王死掉,秦国覆灭的恐怖事情再一次的发生,秦王特地嘱咐了自己的下一任后代,也就是下一任的秦王,当时的储君,绝对不能用于子健他们一族,也不能不用他们于子健一族。
这个规定,一直在秦国延续了几代。
直到那个统一了天下的秦王的出现——嬴政。他非常了解秦国的历史,也清楚地知道于子健他们一族的危险性,深知那是应该被埋没的一族,不应该让他们太过活跃。但是,当时秦国统一天下已经是大势所趋,可是如果不借用于子健他们一族的力量,可能统一需要往后推迟一些时间了。
可能,嬴政在位的时候,无法看到统一天下的样子了,无法成为真正的全天下的君主了。但是,嬴政不愿意那样,他想要在活着的时候,就统一天下,用自己的手统一天下,而且,嬴政早就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做一个秦国的大王了,他想做全天下的王,不,那个时候的嬴政,已经给自己起了一个更加好听的名字——皇帝。
所以,嬴政不顾及祖先们的叮嘱,决定重用于子健他们一族。嬴政觉得,既然是那么强大的力量,就肯定会有一定的风险,做什么事情都是有风险的,没有投入,怎么有回报。这就像是赌博一样,赌注越大,获得的东西也就越多。
所以,这时的嬴政,当了一回赌徒,看是自己先统一大业,还是那个悲剧先发生。
如果自己先统一大业,那就说明,上天都已经决定了,自己就该成为这天下的皇帝;如果那个悲剧先发生了,于子健他们一族的人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杀戮欲望,杀害了自己,颠覆了秦国,那就说明自己不配做这个天下的皇帝。
虽然可能会将先祖们的辛苦付诸一炬,但是,那些事情就等到发生了之后再说吧,大不了到了黄泉下面,听自己父王骂自己一顿呗。
事实证明,当时嬴政的决定,是正确的。
并不是仅仅意味着他们一族没有发生那样的悲剧,没有伤害到嬴政,没有毁掉秦国,还帮助嬴政夺得了天下,让他如愿以偿的成为了那个天下的王,成为了天下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成为了拥有全天下的人,成为了那个皇帝。
千古一帝,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就这样诞生了,在于子健一族的帮助下诞生了。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当时嬴政做这个决定带来的最好的结果。其实,当时于子健他们一族已经过够了那种光拿俸禄不用干活的安逸生活,他们身体中流淌的血液已经无法在压抑下去了,这样的生活太无聊了,我们需要刺激的生活。
这些声音,无时无刻不在他们的脑海中回荡。刚开始的时候还好,只是偶尔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过一会儿就会忘记或者是被舒适的生活压抑下去。
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这种想法也越来越强烈,出现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确实,每天都过着一沉不变的生活,实在是太过于无聊了。终于,他们的族人已经要受不了了。
本来族长是安抚着大家的,说是人家秦国待他们也不薄,一直给他们这么高的权利,每年给他们的俸禄也可以说是朝廷中所有官员当中最高的,我们不能拿了人家的钱,做对不起人家的事情。
但是,时间一长,族长自己也无聊了,终于,族长决定,再过些时日,带着族人们叛逃处秦国,去别的国家寻求刺激。
就在计划要实行的前一晚,因嬴政决定重用于子健他们一族的圣旨,传到了他们一族那里。他们重新开始掌管军队,重新开始管理内务,重新开始充当重要的谋臣的位置,重新开始了以前那般忙碌的生活。
“若是不能助孤王夺得天下,孤王去世的日子,就是你等一族的葬身之日。”
这是圣旨的最后一句话,当时接到这个圣旨的时候,于子健他们一族没有丝毫的觉得不愉快,这个嬴政居然这么霸道,我们不想给他干了之类的想法,一点点也没有出现过。相反的,他们心中充满了满足感,终于又要忙碌起来了,他们一族的心里,充满着满足感。
于是,他们一族卯足了劲,开始帮助嬴政夺取天下,由于积攒了太长时间了,这一下爆发出来,瞬间让秦国的实力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没过几年,这个地图上,已经不像是之前那样,群雄割据了,而是只剩下了一个名字——大秦!
秦王嬴政,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皇帝。
因为当时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战乱的时候,所以当时的国家最多的,就是军队,可是天下统一了,嬴政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队了,不需要那么多的士兵了。
而且,大部分的士兵都是那些战败国的俘虏,不是他们秦国人,用起来也不安心。所以,嬴政准备将他们都解散了,让他们别当士兵了。
但是由于数量众多,如果把他们全部都解散,那么天下必定大乱。毕竟那些士兵如果不打仗了,就没有事情做了,那么为了活命,他们肯定会铤而走险。
而就在这个时候,于子健一族中的一个智者,给秦王提意见,那就是让那么战败国的士兵去修筑长城,本来,长城就是需要的,因为虽然已经统一了中原,但是还有北方的蛮族需要防御,长城是必要的。
但是,连接起各国的长城,是个大工程,需要很多的人力,刚好,这些士兵就是现成的人力,让他们都有事做,不会去祸害百姓,而且,也该给那些战败国的俘虏一些惩罚,这个措施,就很不错。
确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案,既解决了当时秦国的燃煤直接——如何处理那些士兵,又可以让秦国的边防更加牢固。
之后,为了巩固嬴政的统治,于子健他们一族,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计策,比如统一文字,统一度量,统一货币等等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确实让嬴政的统治变得更加牢固,但是,这一些列的措施,也让那些战败国的百姓,心中存在了非常大的怨恨之情。
当然,这些都是于子健他们一族早就料到的事情,他们自然也有对策,准备一点一点的推行,有他们在,就肯定可以保证大秦的万世不灭。
但是,一次意外让他们一族发现了自己身体中流淌着的恐怖的血液,于是决定不能再这么留在这个世界上,想要逃离这个地方,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繁衍生息。
但是,当时嬴政的统治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是简单,自然不会轻易的放过于子健他们一族,没办法,他们一族只能逃走,然后躲到了那个世外桃源,自然,没有了于子健他们一族的帮助,他们制定的计划也就瞬间的托盘了,所以,秦国也很快的就覆灭了。
“而我们的祖先一步步的制定了当时我们一族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就是为了防止纠纷,为了防止我们一族的那股恐怖的血液被唤醒。但是,那一夜因为我和余安天···不对,应该说是从最一开始,我和他走上了对立面的时候,我们一族的血液,就已经在被一点点的唤醒了,那天晚上,只不过是爆发了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