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大战
陈长老2025-07-02 21:478,046

随着大皇子和三皇子跟大唐的使节团的谈判破裂之后,吐蕃和大唐就陷入了局势十分紧张的局面,双方的大战一触即发。而现在,吐蕃的大军也已经兵临城下。全部压在了吐蕃和大唐的边境线上,双方的军队已经形成了对阵的局势。现在双方都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可以发动战争的时机。

  虽然,现在双方没有爆发任何冲突,但是看似平静的湖面上,往往都是暗流涌动的。

  而另一方面,大皇子现在正在全国做着站前动员,将他成功的塑造成了一个不畏惧唐朝的威胁,带领吐蕃人民反击唐军的民族英雄。如果换作平常,林芸肯定出计谋去反抗大皇子的宣传,来达到诋毁大皇子名声的。

  但是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想出如何对付已经压过来的唐军,而且,对方的主将,还是那个令人头疼的于子健。确实到了一致对外的关键时刻了。

  而安禄天和多嘎·扎西贡布也都重新穿上了久违的战甲,前往了前线,亲自督战。一方面是增加士气,但是这其实不需要安禄天去的,毕竟那些吐蕃的士兵只认识多嘎·扎西贡布,虽然或多或少听说过安禄天的大名,但是并不一定见过安禄天。毕竟当初跟着多嘎·扎西贡布后面见过安禄天真人的士兵几乎都死在了安禄天的手下,所以,现在的吐蕃士兵大部分都应该是不认识安禄天的。

  那么为什么安禄天还是跟着去了呢?原因是来自于多嘎·扎西贡布的邀请,多嘎·扎西贡布邀请安禄天同自己一起前往前线督战,共同指挥军队抵御于子健统领的唐军。但是,多嘎·扎西贡布的真正想法并不是希望可以和安禄天一起指挥军队。

  毕竟一山不容二虎,从来没有听说过一支军队出现了两个最高统帅,出现过两个最高指挥官。你说,如果出现了紧急状况需要当即下命令,如果两个最高指挥官意见不同,该听谁的?所以,从来就没有过什么两个人共同指挥一支军队的情况。

  而且,按照多嘎·扎西贡布以前打仗的习惯,也不喜欢别人随便左右他的想法,更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军队指手画脚,就更别提什么直接上手来指挥了。所以说,其实多嘎·扎西贡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原因很简单,也很让多嘎·扎西贡布所不齿,根本说不出来。

  从小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多嘎·扎西贡布自从上次在安禄天的手中吃了一场大败仗之后,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自己的弟兄因为自己的错误判断,自己的错误指挥,而陷入了敌人预先设下的埋伏圈中,之后又为了保护自己,而一个一个的死在了自己的面前。

  这般如同地狱一样的景象,让多嘎·扎西贡布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从此,在他的潜意识里,就留下了对安禄天的恐惧,开始害怕与安禄天对阵。

  这些之前多嘎·扎西贡布不知道的原因,是因为他很久没有和安禄天对过阵了,所以他才不知道自己其实如此的害怕安禄天。而现在,由于又听说了很多有关于子健的传闻,而且都是把他和安禄天相比较来说的。所以在多嘎·扎西贡布的心里,潜移默化的将于子健和安禄天的这两个人的形象重叠了。

  所以现在的多嘎·扎西贡布同样的畏惧于子健,就像当初害怕安禄天一样。

  多嘎·扎西贡布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自己上了战场,也只会延误战机。所以,他才会选择带上安禄天。

  一方面,安禄天可以给他撑撑场面,毕竟都是可以相提并论的让多嘎·扎西贡布恐惧的人,所以安禄天在多嘎·扎西贡布这边可以让多嘎·扎西贡布更安心一点。另一方面,如果多嘎·扎西贡布因为恐惧而做出了什么错误的判断,那么在一旁的安禄天还可以帮他纠正。

  所以,这就是多嘎·扎西贡布带着安禄天一起上战场的原因。

  而林芸他们几个虽然不情愿,但是被迫留在了逻些当中,暂时成为了大皇子的手下,同沈惊云一起,共同处理吐蕃的内务,管理粮草的押运等等一些问题。确保前线的士兵可以放心大胆的和唐军作战,毕竟粮草的供给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林芸她们留下来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监视大皇子的动向。虽然现在大皇子嘴上说着一致对外,但是实际上怎么想的,没有人知道。

  而林芸的直觉告诉她,这个大皇子绝对不是这么容易妥协的人。

  根据林芸的猜测,现在虽然是战乱时期,两国对阵,但是对于大皇子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疯狂的囤积兵力,因为现在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这边,没有闲工夫来管他。

  而且趁着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外出打仗的功夫,大皇子也可以肆意的积攒的人气,获得更多的百姓的支持。之前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当时还有二皇子的牵制,但现在他的那个二弟已经变成了沉睡在棺材中的一具死尸,根本不可能在妨碍他了。所以,现在可以说,逻些城已经完全变成了大皇子的天下了。

  而根据林芸的猜测,大皇子选择和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他们这边彻底的撕破脸,应该就是在吐蕃和大唐的交战结束的那一天。如果林芸的猜测没有错的话,大皇子应该会吐蕃和大唐结束战争的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拿出自己积攒的兵力向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挑战,向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他们宣战。

  原因很简单,刚刚结束的大战,几乎都是三皇子的人上的战场,毕竟整个国家的兵权都掌握在三皇子一人的手上,损兵折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那个时候,正是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最薄弱的时候,大皇子在趁虚而入,就会有很大的机会来帮助自己取得皇位。

  其实这些事情都只是林芸的猜测,但是从大皇子现在的一举一动中,不难看出,大皇子确实是按照林芸的所想所行动的。

  因为现在大皇子正在拼命的向城中的百姓宣传自己当时在听到了大唐使者的威胁之后,是如何言辞凿凿的拒绝大唐使者的要求,不惜和大唐撕破脸皮,也要保住吐蕃百姓的颜面,也要保住吐蕃国家的颜面。

  对于那些不明真相的吐蕃百姓,特别是容易被感染的年轻人来说,现在的大皇子是那样的伟岸,原来他并不想传言中的那么坏,那么瞧不起百姓。在关键时刻,他还是十分的看重吐蕃的百姓的,不惜为了百姓,要和大唐撕破脸皮。简直就是民族英雄。

  不得不说,大皇子的演说宣传还是非常有效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很多的百姓的支持,也迅速改变了自己在百姓眼中的形象。但是,也不能说大皇子的演说完全没有用,完全都是坏的,都是对多嘎·扎西贡布不利的。

  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般演说,完全点燃了吐蕃全民族的斗志,让他们燃起了熊熊的火焰,选择一致对外。无数的青年都前去应征了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的部队,大部分的村落的年轻人都以可以上战场报效国家为荣。

  当然,这里面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被大皇子忽悠过去,成为了大皇子的力量。这当然也是大皇子想要的结果。虽然让自己的弟弟多嘎·扎西贡布的实力也进一步的提升了。但是没有牺牲就没有收获,这样的结果已经相当让大皇子满意了。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但是为什么林芸就能看出大皇子不是真心想要一致对外,或者说不是全心全意、大公无私,没有任何关于自己的想法的一致对外呢?那就是他在宣传的时候,丝毫没有提及带着部下亲自上战场杀敌的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

  明明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才是对抗唐军的主要力量,他大皇子再厉害,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是一个搞内务的,连后方都算不上,只能算得上是大后方。

  但是,他却丝毫没有宣传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的丰功伟绩,这明显是担心自己的弟弟会抢了自己的风头。

  结果,自己一个人远远地躲在安全的地方,让自己的弟弟前去前方杀敌,干着最危险,风险最大的活儿。要是战争胜利了,那么全部的功劳就都可能被大皇子抢去,他可以说是自己的态度强硬,也可以说是自己的支援及时,让前方的战士们吃到了饭,甚至可以说是自己运筹帷幄,指挥有方。反正那些百姓没有上过战场,什么都不知道,还不是大皇子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但是如果战争失败了,大皇子又可以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推卸到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的身上,可以说他是不称职的将军,在自己的国土上居然输给了外邦人。这样就可以让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的名声一落千丈,甚至可以夺走他的兵权。让他多嘎·扎西贡布彻底失去争夺皇位的力量。

  所以不管怎么说,对于大皇子来说,都是对自己非常有利的结果。这也就是林芸留下来的原因。

  当然不能让大皇子的奸计得逞。长这么大都是林芸暗算别人,还没有人能算计到林芸的头上呢。当然,林芸决定帮助的人,除了林芸能够算计他以外,别人也是算计不到的。

  所以,林芸留下来同大皇子和沈惊云斗智斗勇,现在说好了双方合作,人才共享,所以林芸和林苏才会留在逻些。如果她们两人有什么不测,就是大皇子单方面撕毁条约。在吐蕃陷入了如此大的危机中时,居然还在惦记着皇位,不惜暗算自己弟弟借给他的两位人才。

  这样,大皇子的形象就会瞬间从民族英雄变成民族的败类。毕竟如此高涨的民心虽然容易被带动,但是同样的,也非常难以压下去。所以,这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就会变成夺走自己性命的匕首。

  相信这些大皇子都是知道的,就算大皇子不知道,沈惊云肯定也是无比的清楚地。因此,林芸和林苏二人才敢放心大胆的留下来,因为她们知道,大皇子不敢对自己怎么样。同时,自己留下来之后,不但可以监视大皇子的动向,还可以向城中的百姓随时随地的宣讲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的英勇事迹,以及他在战场上的英姿飒爽的身影。

  很显然,长得好看,真的非常有用。因为长得好看,林芸和林苏每每说起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的事迹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人驻足听讲。所以,虽然林芸和林苏两个人势单力薄,但是在宣传方面,还是不输给大皇子的。

  同时,大皇子还不能说什么,因为她们说的都是实话,而且让吐蕃的百姓知道自己的皇子有多么的骁勇善战也是一件好事,更重要的是,她们也没有诋毁自己,自己也没办法说什么。

  而于子健那边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其实是一直再等国师的旨意。但是最终等来的,是找个借口开战,一定要给予吐蕃致命的打击,让他们记住惹大唐的下场是什么,然后在逼迫他们交出安禄天一行人。

  当然,这一切都在于子健的预料之中,毕竟现在撤退,确实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会变成大唐的军队害怕吐蕃军队。

  而在接到了国师的旨意之后,于子健又有点暗自窃喜,因为,他可以和自己一直想要过招的安禄天,来一场公平公正的对决了。想到这,于子健的脸上,就扬起了久违的笑容。

  这一天,于子健选择了发动战争,原因很简单,一个吐蕃士兵半夜擅闯大唐军营,擅自越界,大唐认为这是挑衅行为,决定反击。

  “报!!!前方探子来报,唐军有了动静,开始向我们这边进军了!!!”多嘎·扎西贡布和安禄天正坐在帐中商谈打仗的事情,突然从帐外冲进来一个探子。

  “什么?为什么这么突然?”多嘎·扎西贡布慌张的问。

  “具唐军的说辞是我们昨晚有人擅闯唐军大营想要放火烧了他们的粮草,被他们的人抓了个现行,实施犯罪的人对自己准备做的事情供认不讳,而且也说了,是···是···”

  探子说到这,就变得支支吾吾的。

  “是什么你倒是快说呀,都这个节骨眼上了,你还藏着掖着干什么?”多嘎·扎西贡布也急了,连忙问。

  “具唐军说,那个被抓得到的所谓是我们的士兵,说是三皇子您的意思,是多嘎·扎西贡布让他们潜入唐军的大营,放火烧了他们的粮草,这样他们就会不战而败,这样我们吐蕃就会不费一兵一卒赢得这场战争。而且还说他们唐军本来无意冒犯,只是在日常的调度过程中路过这里,就顺便驻扎在这里,他们十分不能理解为什么突然吐蕃就集结了大军扎营在他们对面。”

  “说是本来最近就打算离开,没想到吐蕃的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为了更加有利的竞争皇位,在吐蕃境内谎称大唐要对吐蕃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两国团结,而且居然还想胜之不武,烧了他们的粮草,欺人太甚,忍无可忍,决定要反击···”探子一口气将所有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什么···没想到他们唐军居然这么卑鄙···”多嘎·扎西贡布瘫坐在椅子上说。

  “这完全就是瞎编了一个理由,为的就是有理有据的进行入侵。”安禄天说。

  确实,从他们吐蕃的大军驻扎在这里的那一刻开始,不论是安禄天也好,还是说真正的三军统帅,真正的大将军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也好,根本就没有让任何人离开过大营,更别说是什么前往唐军的军营烧了他们的粮草了。

  “我们也不能再在这里这么闲着了,赶快行动起来,对方已经打算动手了,我们也快一点吧,别陷入了被动。”安禄天提醒多嘎·扎西贡布。

  “啊?是,通告全军,准备战斗!”

  瞬间,本来平静的吐蕃军营中变得喧闹了起来。

  而于子健这边,其实也是十分的不想发动这一场战争的。真的是顶着非常大的压力发动的战争。

  首先这是一场侵略战争,本来他们就不占理,要是是对面发动的,那还好。可这还是自己生拉硬扯的理由主动发动的战争,是个人只要不是傻子都可以看得出来是为了打仗而故意编的理由。如果不是战争的狂热分子,任何己方的士兵听了这个理由之后,都会斗志低沉,对这一场战争有所抵触。

  而且他们士兵才经历过北伐蛮族的战争,已经十分的疲惫了,这一口气又跑到了另一边来,即便是因为战争取得了胜利而士气高涨,现在也该没有了。

  反观吐蕃那边,因为自己国家被侵略,还是因为这么不讲道理的理由被侵略,相信只要是有爱国情怀的人,现在都肯定是满腔热血,对他们大唐充满了恨意,士气高涨。最关键的,是对方还占有地利。在吐蕃的土地上,相信对方肯定是比他们大唐的人更加熟悉地形的。

  这样的战争,想要赢下来,还真是难。最关键的,是对方还有一个安禄天。

  这个安禄天真的有这么恐怖么?威胁真的这么大么?居然可以让国师不惜让大唐背负骂名也要发动战争杀了这个安禄天?

  当然,这些疑虑在于子健经历过了这一次战争,短暂的和安禄天较量之后,彻底打消了,他清楚的知道了安禄天的恐怖之处。当然,这都是后话。

  于子健在准备发动战争之前就已经打探过了这一带的地形,非常不错的也非常不幸的是,这一带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可以说是一马平川。

  这样,于子健就不用担心在行军的过程中会被熟悉地形的吐蕃军队,被多嘎·扎西贡布和安禄天设伏而损兵折将了,双方都只能公平的较量了。但是同样的,于子健这边也不能利用地形做什么事情了。

  当然,公平较量也是于子健想要的,他想知道他和安禄天之间对于兵法的研究到底谁更透彻,对于对阵的阵法的研究,到底谁更厉害。

  于子健打算首先使用双龙阵法试试水,看看安禄天打算怎么打破这个阵法。

  双龙阵法是最简单也是所有阵法的基础。其他所有的对阵阵法都是从这个双龙阵法身上延伸出去的,或是改变一点或是增加一点。所以说,虽然双龙阵法是最简单的阵法,但同样是最难掌握的阵法,因为他的特性就是变幻莫测,甚至可以在战场上根据使用者的意图或是敌方士兵的布局而随机应变。

  因此这个阵法最忌讳的就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将教科书上的双龙阵法搬到战场上。因为双龙阵法诞生的时间已经非常长了,早就有人知道了该如何破解这个阵法,但是能延续到现在,就是因为他的变幻莫测。

  而于子健就是想通过这个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阵法来看看安禄天到底有几斤几两。

  唐军在进入吐蕃之后,在距离多嘎·扎西贡布的大军二十里处的地方安营扎寨,调养生息了三天,开始在多嘎·扎西贡布大军门前叫骂。

  “将军,他们开始向我们挑衅了。”军营中,一个探子向多嘎·扎西贡布汇报着最新的情况。

  在带军打仗的时候,多嘎·扎西贡布不喜欢别人叫他皇子,这是整个吐蕃上下所有人都知道的一点。

  “好,我知道了,快快领我二人前去看看是什么情况。”多嘎·扎西贡布说着,就和安禄天两个人跟在探子的身后前去了军营中的高台之上,想要看看唐军有什么动静。

  “这是双龙阵法···于子健这个小子,看来是打算先上来试试水···”安禄天一眼便识破了于子健的意图。

  “嗯···这个阵法好破,交给我,我要让那个于子健知道,我们吐蕃的士兵不是吃素的。”多嘎·扎西贡布一看是如此低级的阵法,当时就自信心爆棚,连忙准备去指挥军队前去打仗。

  “三皇子要小心呀,这种阵法虽然是最简单的阵法,但是却也是所有阵法的基础,稍加变换,就会变成别的阵法,三皇子千万要小心呀。”安禄天提醒道。

  “放心,我自有分寸。”多嘎·扎西贡布说。

  没过一会儿,在多嘎·扎西贡布的指挥下,一支吐蕃的军队,就从吐蕃的阵营中冲了出去。

  “双龙阵法乃是两支队伍交织在一起,以迷离的走位迷惑对手,将对手慢慢引诱进龙的腹部,然后两只龙在合理将敌人杀死。但是,说是双龙阵法,实际上和两条蛇差不多,俗话说打蛇打七寸,这个阵法的要害也就在七寸之处。打断那里,两条龙的脚步就会乱,前面士兵和后面的士兵就会断开,阵法也就破了。到那时,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没有任何威胁了。待会我会在高台之上指挥你们,你们到时候看旗帜行动。”

  这是多嘎·扎西贡布命令部队出发前对部队的领队说的话。

  此刻的多嘎·扎西贡布是十分的有自信的,他没想到他一只忌惮的于子健居然会一上来用这么简单的阵法来糊弄自己,这简直是看不起自己。那么自己就要用一场漂亮的胜利来告诉他于子健,自己多嘎·扎西贡布不是好惹的。

  果然不出多嘎·扎西贡布的所料,对方的双龙阵法如同自己猜想的一样,正在一步一步的将自己的士兵引入龙的腹部然后在进行绞杀。那么自己就让他们先将计就计,待到到了七寸之处,在进行攻击,让吐蕃的猛虎彻底撕碎这两条来自大唐的龙。

  但是,多嘎·扎西贡布的老毛病又在不经意间犯了,那就是容易过于自信,然后造成自己轻敌。这一次也是如此,他太小看于子健了。人家于子健可是可以和安禄天相媲美的大将军,怎么可能不知道双龙阵法的弱点所在。

  多嘎·扎西贡布想的所有的一切,都在于子健的意料之中。实际上,于子健此刻就是故意装作在按照书上所教的双龙阵法的用处来处理掉吐蕃的士兵,让他们误以为自己到了七寸之处。但实际上,在士兵进入了双龙阵法之后,于子健就已经下令,让两条龙慢慢的变成三条龙。这样就在原有的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了龙身的长度,这样就会让吐蕃的士兵误以为到了七寸之处,实际上早就过了七寸之处,已经进入了龙的腹部之处,进入了收网的地方。

  而且,这第三条龙是从龙腹部诞生的,夹杂在两条龙之中,如果不是仔细辨认,根本认不出来这有三条龙。

  当然,于子健刚开始是准备了好几种阵法的变换方法的,因为他觉得安禄天不可能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不能根据书本生搬硬套,是当将军的人最先需要学会的一旦。

  当然,于子健不会犯多嘎·扎西贡布的那种轻敌的低级错误。于子健意识到,实际上,指挥这支军队的,并不是安禄天本人。

  就在多嘎·扎西贡布对自己看透了于子健的排兵布阵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悲剧发生了。

  在猎物进入了伏击的地点的时候,三条龙突然同时调转了龙头,纷纷向着猎物猛烈的冲了过来,开始撕咬猎物,想要在伏击地点将猎物完全的吃掉。

  “为···为什么,为什么还没有经过七寸,就已经进入了对方的伏击地点了?”站在高台上的多嘎·扎西贡布前一秒还在沾沾自喜,现在却已经看傻了眼,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你仔细看看,现在已经不是两条龙了,已经变成了三条龙。”安禄天提醒他说。

  虽然安禄天早就已经意识到了于子健的奸计,而且想要提醒多嘎·扎西贡布,但是那个时候的多嘎·扎西贡布因为过分膨胀的自信心,早已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了。

  “那···那我该怎么办?现在该怎么办?”面对突然发生的这件事情,多嘎·扎西贡布完全慌了神,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本来对于子健的畏惧之情已经消散,现在又再一次的浮现了上来,而且变得更加严重了。

  “指挥权交给我,现在破解阵法还来得及。”安禄天将多嘎·扎西贡布拉到了一边,开始指挥起了军队。

  本来陷入了绝境中的军队发现指挥旗帜的人也没有了动静,已经陷入了绝望之中,但是没想到,这个时候旗帜居然有了动静。一行人意识到了吐蕃并没有放弃他们,多嘎·扎西贡布并没有放弃他们,立刻重新燃起了斗志,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根据安禄天的指示,一行人将所有的活力集中在了新生成的那一条龙上,不管其他的龙,强行将那一条龙的龙头打散。因为这从双龙变成的三龙的那一条新龙的生命力,并没有那么强,比起其他两条龙,这一条龙更好击破。由于没有了龙头,那一条龙也就相当于死了,士兵很快也就溃不成军。

  但是于子健就是于子健,立刻指挥溃散的士兵重新融进了另外两条龙中,这样的反应速度一般人是没有的。但是,这也在安禄天预料之中。接着,就是强攻右边龙的七寸之处。强行将阵法扯开,打出一条生路。

  虽然这样的打法让吐蕃这边派出去的士兵损失惨重,但是总比全军覆没的要好。而且大唐那边的于子健的部下,也没有好到哪儿去,死伤数和吐蕃这边几乎相同。

  这第一场的对阵,双方打得算是平分秋色,没有分出个高下来。

继续阅读:第六百七十三章:战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八方风雨:颠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