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炬与舒晓云正聊得兴起,曹炬忽收住话音,凝神细听片刻,又朝舒晓云递了个眼色。
帐外长风掠过营旗,猎猎声隐约入耳,舒晓云见曹炬神色凝重,当即会意点头,起身移步书案后落座,与曹炬隔出数尺之距,摆出互不干涉的模样。
未过片刻,帐帘被轻轻掀起,宋明月躬身而入,双手托着一封信函,垂首禀道:“定仪公主手谕,请将军过目。”
曹炬接过信函,指尖触到笺纸微凉,展开一看,只见娟秀字迹寥寥数行:“尚书大人问,高尽忠、向犷洋二人如何处置?”
他走到案前,取过笔墨略一思忖,提笔写道:“尽力斡旋,二人无罪亦无功。”写罢将信函折好,交还给宋明月。
宋明月接过信函,向曹炬、舒晓云各施一礼,转身便走,全程未发一语,步履间透着几分仓促。
舒晓云见状轻咦一声,眉梢微挑:“明月这是怎么了?这丫头虽性子冷傲,可毕竟是宫中出来的,向来守礼,今日怎会如此怠慢?”
曹炬心中藏着与宋明月的前番纠葛,不愿多提,岔开话题道:“管她作甚,你不想知道灵儿在信中还说了什么?”
舒晓云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语气带着几分试探:“你方才写信时我已瞧见内容,狄经略担心高、向二人安危本在情理之中,可你答应得这般干脆,当真有把握?”
曹炬反倒有些诧异,停下手中动作:“这二人日后的去向,我早已在密报中向家父提过建议,你没看到吗?”
舒晓云白了他一眼,语气带着几分自嘲:“我的底细既然曹伯父已经知晓,总该有几分自知之明。西宁大战关乎大宋与辽国国运,为避嫌,我已将所有相关密报交由小云姐处置,除了她主动告知我的些许事,其余一概没过问,高、向二人的事我是真不知情。”
曹炬心中生出几分歉疚,声音放柔:“委屈你了,巧彤。”
“没什么可委屈的,曹伯父对我仍存戒心也是人之常情。”舒晓云说着,故意学西子捧心的模样,柳眉轻蹙,惹得曹炬忍不住笑出声来。可转念一想,又觉得此事实在无奈:“不管了,就让家父慢慢猜吧,只要你不做逾矩之事,他也不会为难你。至于高、向二人的事,你既然不知情,不提也罢。反正此事最终需由家父定夺,我说了不算。但这二人,尤其是高尽忠,在西宁大营任都统制十年,军中威望极高,断不会随意给他们定罪,可他们离开西宁已是定局,否则连丁家那边也交代不过去。狄经略那边,暂且就这么答复吧。”
赵敏的劝说与曹炬的许诺,终是打动了狄青。正午时分,阳光炽烈,狄青率领两千亲兵,悄然来到禁军左翼驻扎之地,队伍行进间悄无声息,显是精锐之师。
曹炬见状,策马上前,手按腰间佩剑,本想以军中礼节向狄青行礼,却见狄青身着一袭青衫,未穿甲胄,竟是平民装束,身后连西宁经略使的帅旗都未曾携带,面色间透着几分落寞。
曹炬苦笑着低声问道:“大帅,禁军已整装完毕,可否即刻起程?”
狄青目光扫过禁军队伍,淡淡应了一声:“走吧。”
曹炬体谅狄青失权后的心情,没有高声发号施令,只召来蒋武,低声命他传令全军开拔。
一路上,狄青始终骑马跟在赵敏的马车旁,双目微阖,沉默寡言。除了赵敏掀帘问话时,他会开口应答,对其余人等皆视而不见,周身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息。曹炬也不热脸贴冷屁股,策马躲到马车另一侧,与时不时掀开车帘的赵敏、舒晓云说笑,倒也自在。
不知不觉间,队伍已行了两个多时辰,日头渐渐西斜,余晖洒在荒原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忽听左侧狄青的亲兵队伍传来一阵骚动,兵刃碰撞声隐约响起,片刻后,狄喜快马奔来,到狄青身旁俯身低语了几句,语气急促。狄青听完,脸色骤变,转头高声喝道:“曹炬!”
曹炬从马车旁探出头来,高声应道:“末将在!”
狄青语气中满是怒气,双目圆睁:“你过来!”
“遵命。”
曹炬单手握紧缰绳,在汗血宝马背上轻轻一按,身形腾空跃起,动作轻盈如雁。宋明月正坐在马车前,见曹炬身影从面前两尺处掠过,惊得下意识挥起马鞭抽去,鞭梢带着风声。曹炬仿佛背后长了眼睛,反手屈指一弹,正弹在鞭梢上。马鞭瞬间调转方向,呼啸着往回抽去。宋明月自幼习武,反应极快,急忙含胸低头,堪堪躲过马鞭,头上的头巾却被扫落在地,一头乌黑秀发披散开来,遮住了半张脸颊。
宋明月又羞又怒,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望着曹炬远去的背影,银牙紧咬,恨不得上前咬他一口。
曹炬稳稳落在狄青马前,拱手行礼:“大帅有何吩咐?”
狄青俯身盯着他,语气带着几分质问:“这些回纥人为何还留在此地?你到底安的什么心?”原来那日狄青发现战况异常时,已无力回天。他好不容易冲破辽国联军防线,却见李云盘与毕从舟已率领大军向瓦桥关而去,只留下刘丰儒率领两万余人看守战俘。狄青本想追击李云盘、毕从舟,却发现回纥各部的五万大军横亘在前方,断了他的去路。而刘丰儒表面上对他敬重依旧,暗中却调兵遣将,与回纥各部遥相呼应,将他和两千亲兵牢牢牵制住。因此,狄青这些日子如同被软禁一般,对战俘营以外的事一无所知。
曹炬将回纥联军协助大宋军队看守辽国俘虏的来龙去脉一一说明,连回纥各部因争夺粮草产生的矛盾也详细禀报给狄青。狄青听后,微微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马鞍,却不再说话。曹炬趁机说道:“大帅,天色渐晚,荒原上夜露重,不如就在附近扎营歇息,明日一早再继续赶路,午时过后便能抵达瓦桥关了。”
狄青眼中精光一闪,语气带着几分警惕:“在回纥人旁边扎营?你可有把握?”
曹炬拱手道:“末将愿承担所有责任,若有差池,任凭大帅处置。”
狄青沉吟片刻,又问:“在此地领兵的是何人?”
“回大帅,是陈思浩陈将军。”
狄青这才稍稍放心。陈思浩是李云盘的得力助手,在西宁大营中以智勇闻名,曾多次立下战功。有他率领的一万大军在此,再加上自己的亲兵与禁军,即便这两万回纥人有不轨之心,想要护送定仪公主安全撤离,已是绰绰有余。
曹炬见狄青不再反对,立即传令下去,命队伍在附近寻找地势平坦之处扎营。
赵敏与舒晓云居住的营帐无需兵士动手,宋清风、宋明月与曹迎春、曹思春从后面的马车上搬下营帐组件,动作麻利。四人身形如穿花绕蝶般,转眼间便将支架搭建起来,榫卯相接,稳固异常。随后四人取过篷布,各握一个边角。宋清风与曹迎春纵身跃起,玉足在支架上轻点借力,身形悬空;宋明月与曹思春也同时起跳,四人在空中合力一抖篷布,篷布如流云般缓缓落下,正好覆盖在支架上,一座大营帐就此基本成型。
四周的兵士见状,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其中还夹杂着不少不怀好意的口哨声,打趣着几位女子的身手与容貌。曹炬不禁莞尔——这真是人的本性,即便严明的军纪也压制不住少年人的躁动。
几个女子虽有些羞涩,脸颊泛红,却个个昂首挺胸,手上动作愈发麻利,很快便将营帐的固定绳索系紧,钉上地钉,营帐瞬间稳固下来。
赵敏戴着面纱,遮住了半张脸颊,一手搭在宋清风的手臂上,缓缓走下马车,裙摆扫过车辕,步态优雅。
“拜见定仪公主殿下,祝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以狄青为首,禁军将士与狄府家将一同单膝跪地,高声行礼,声音整齐划一,震得周围尘土微动。曹炬心中压根没有向皇室行礼的意识,见狄青俯身,才反应过来,有样学样地躬身行礼,动作间透着几分生硬。幸好这一时代的跪拜之礼并不多,面对公主只需俯首行礼即可,可曹炬心中仍在嘀咕:什么千岁千岁,凡人哪能活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