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乐潼和沈言卿回到大雁村时,已到傍晚。
村口都是吃饱饭,闲的没事干的人聚在村头。
村人看见沈言卿和郁乐潼时都停下交谈声,带着调笑和审视眼神望向二人。
“看见没,就是她……”
“原来就是她呀,看着挺漂亮一小姑娘,没想到竟然……”
“你懂什么?那种地方,要的可就是漂亮的小姑娘。”
……
郁乐潼皱眉。
她怎么感觉周围那群人是在说自己?
压下心里的疑惑,她和沈言卿先把东西放置小泥房,后回了沈家。
刚到家里,迎面便是一把笤帚朝着他们砸来。
“沈言卿!你个不孝子还知道回来?”
一道声若洪钟的声音传来,他们循声看去。
只见一位五十多岁男人坐在正屋上堂,旁边放着一个拐杖,阴沉着脸对沈言卿斥问道。
这就是沈言卿他爹沈得宝。
沈得宝早几年干农活伤了右腿,总是待在村里和人下棋。
昨天就听说自己儿子救了个不三不四的女人想要娶她为妻,真是把他的老脸都丢尽了。
等了一宿,不孝子总算知道回来,此刻他就想要知道外面传言是不是真的。
随即他指着沈言卿的鼻子质问道:“我听说你要娶媳妇?”
沈言卿本性孝顺,看着自己愤怒的阿爹,想张口解释一番。
不过自己娶亲是真,本就没打算瞒家里人,更何况也瞒不过去。
索性直接坦白道:“是的。”
话音刚落,一个杯碟向他迎面而来。
杯碟砸中他的额头,擦过他的额角飞落下来,掉在地上。
杯碟摔在地上的声音,在寂静的院里显得格外突兀。
沈得宝气的走到院子中间。
斥声道:“你个不孝子!大雁村怎么出了你这样不知羞耻的人!你的圣贤书都读哪里去了?”
沈言卿虽然在容氏昨天走时就想过阿爹不待见自己,但是真的出现这一幕,心里憋屈不已。
自己救人本来就没错,阿爹为何不愿听自己解释。
他站在那里,绷着脸不说话。
而郁乐潼看着额头沁出血的沈言卿,顿时心疼不已。
自己儿子居然就这么欺负,他真的是沈言卿亲爹吗?
这般想着,郁乐潼便直接骂道:“你是沈言卿亲爹吗?儿子娶亲你百般阻挠,你是想要你沈家断子绝孙吗?”
不得不说,郁乐潼真相了。
沈得宝早就听外面流言说,矮小的自己却生出这么高帅的儿子,都在说自己头上有绿帽。
然后又听说他中秀才时母亲身亡,考科举时自己的右腿就废了。他就是个克星,专门克沈家的。
所以在他腿伤后,他就一直把这个儿子当牛使。
外面传言纷飞,他不是不知道,但他就是不想要这个儿子好过。
但这邪恶的想法,他是不会让别人看出来的。
沈得宝青着脸,看向郁乐潼道:“你放屁!老子沈家不会断子绝孙,老子就是他爹!就是要管着他!”
随即眯着眼,带着审视眼神把郁乐潼从头看到脚问道:“你就是那个不三不四的女人?”
听得这话,原本沉默的沈言卿脸色难看了起来,声音低沉而沙哑,“阿爹,乐潼不是那种女人!”
原本坐在一旁的容氏搭腔道。
“你说不是就不是啦?像这种女人,一看就是勾栏院跑出来的,也不看看你是什么东西,居然还能找到这么好看的婆娘……”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姿态。
沈言卿听着沉下脸,他抬起脚踢着杯碟到墙上。
“啪”地一声,杯碟碎了的声音,清脆响亮。
“容婶,够了!”他握紧拳头,脸色难看的吓人。
声音很大,容氏被他吓了一跳,絮叨声戛然而止。
郁乐潼向沈得宝解释道,“我原本是郁河湾人,昨日途径此处,不慎落水,幸得沈大哥相救,所以我愿以身相许。”
沈得宝听得郁乐潼所言,知晓郁河湾就是距离两个山头的一个僻壤小村,难道真是错怪了?
他疑惑的望向了容氏。
她破口大骂道:“你说你是郁河湾人,我们就相信?那天满村人都看过你落水的样子,你说你怎么还有脸进我们沈家的门!”
郁乐潼扬起下巴道:“我还就进了沈家的门,怎么了?”
语气格外的嚣张。
容氏从昨天就在郁乐潼那里吃了瘪,今天郁乐潼来到她的地盘,还敢这么嚣张,气不打一处来。
容氏火撞顶梁,紧走两步,伸出胳膊就要去抓郁乐潼的肩膀,心里想着,不给她点厉害,真是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了。
郁乐潼看到容氏过来了,不闪不避,直接就把容氏推倒在地。
“哎哟!疼死我了,你个小贱人还没进门就打我,进了门那不得打死我。”
容氏摔了个四仰八叉,尾巴骨钻心的疼,疼的杀猪一样的嚎叫。
郁乐潼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脖子,差点忘了自己还是个跆拳道黑带。
郁乐潼冷哼一声:“那只能说明你没命做我婆婆。”
容氏一听,她这是在咒自己呀。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怎么会有这样不要脸的女人啊!居然死皮赖脸进我沈家门,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货色,这还没进门就想着打我,咒我死……”
她知道不能和郁乐潼硬碰硬,半边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嚎啕大哭。
郁乐潼看着容氏这要“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架势,勾唇一笑。
正好,看看她还能耍什么花样。
容氏声音抑扬顿挫的,很快就把左邻右舍全都惊动过来。
“沈言卿这个不孝子,领个不三不四女人进门,二话不说就打我!果然是个养不大的白眼狼!沈家家门不幸呐,被个狐狸精缠上了。现在就打我,以后就是要克死我们全家呀!”容氏连哭带嚎,都不带气喘的。
容氏看着人越来越多,心里高兴,她就不信,这么个小贱人她还收拾不了了。
如此想着,脸上露出悲戚的表情,看起来格外的让人同情。
大家都指指点点说什么的都有,大多数都是对郁乐潼不善的。
毕竟郁乐潼不是本村的人,这个时代大家都有抱团的想法,都是一致对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