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古州城失
冷炼笙2025-10-20 21:074,209

晚枫堂内。

春桃攥着衣角,声音发颤地望向李母:“老夫人!少主的马还没跑远,快派人追啊!”

“少夫人她...她这就要生了!”

李母沉下脸,掌心里的佛珠攥得咯咯作响,目光扫过慌乱的下人时,自带一股压人的威严:“慌什么?!”

她话音未落,已快步上前来到脸色惨白的袁楚凝面前,“赶紧把少夫人抬进后院卧房,动作轻些!”

“苏晚!”李母转头看向一旁的苏晚,声音急促却不乱,“你立刻去备好艾草、剪刀和软布,再烧一锅热水,半点都不能耽搁!”

“春桃跟着稳婆,随时听候差遣!不得手忙脚乱!”

“景隆皇命在身,耽误不得,古州的百姓现在更需要他!”

苏晚和春桃立刻重重的点头答应了一声。

“母亲说的没错!谁都不许惊动夫君!”袁楚凝强忍着剧痛点了点头,强忍着剧烈的腹痛被下人抬了起来,“母亲放心,我撑得住,孩子也会没事!”

按时日推算,距离生产还有一月才对,或许是由于袁楚凝过于忧虑夫君,这才突然导致早产。

下人们不敢耽搁,连忙抬着袁楚凝往后院去。

李母跟在一旁,一边走一边安抚:“凝儿,别慌,有娘在,一定不会有事!”

袁楚凝咬着牙,疼得说不出话,只能紧紧抓住李母的手,心里却在默念:夫君,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枫伯立刻催促平安快马加鞭去城里请医士,医士住得远,再加上事发突然,晚一步很可能可能出人命。

李母强撑着镇定,连忙指挥着下人收拾产房,连一丝慌乱都不敢露。

与此同时,栖霞山下的官道上,尘土飞扬。

两万京军列成整齐的方阵,甲胄在晨光下泛着冷光。

五百名锦衣卫与骁骑卫分立两侧,腰佩长刀,眼神锐利如鹰。

当李景隆策马奔来时,所有人立刻恭敬行礼,甲叶碰撞的声响震得地面微微发颤,声如洪钟:“参见景帅!”

“景帅”二字入耳,李景隆微微一怔。

自从他交出兵权,回到京都赋闲,已经很久没人这么叫他了。

他勒住马缰,目光扫过眼前的军队,眉头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

此次平定蛮族之乱,建文帝朱允炆看似给足了信任——不但有两万京军随行,还调了锦衣卫、骁骑卫协助。

可他心里清楚,那五百骁骑卫根本不是来帮忙的。

骁骑卫是京都最精锐的军队之一,对朝廷和朱允炆有着绝对的忠心,说白了,就是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

若是他有半分僭越之举,这些人会立刻拔刀相向。

只是看破不说破,李景隆并未在意,古州情势危急,他不想耽搁太久,当即便下令全军即可开拔。

马蹄声再次响起,两万一千人马如一道黑色洪流,朝着西南方向狂奔而去。

...

五日后,李景隆率军抵达古州境内。

当他们行至一座村镇外时,所有人都放慢了脚步,连呼吸都变得沉重。

从规模来看,这里原来应该是个还算富庶的地方,可是如今早已面目全非,还被一把大火烧过。

原本该飘着炊烟的屋顶被烧得只剩焦黑的木梁,断墙上还留着暗红的血迹。

村口的老槐树被拦腰折断,树皮上溅满了凝固的血渍。

整个村子静得可怕,连一声狗吠都没有,只有风卷着灰烬在废墟里打转。

废墟中到处都是百姓的尸体,一个个死状极惨。

“少主,您看...”福生策马来到李景隆身边,声音哽咽的指向了废墟中的一角。

李景隆翻身下马,一步步走进废墟。

他看到院墙上还贴着的红喜字,早已被被烟火熏得发黑。

还看到墙角处散落的拨浪鼓,上面还缠着孩子的小手帕。

紧接着在废墟深处,他看到了一对相拥而亡的老夫妇,老爷爷的怀里还护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那孩子的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米糕。

乱军残暴,甚至连老弱妇孺都没放过!

李景隆的拳头越攥越紧,眼底的寒意几乎要结成冰。

握在手里的银枪像是感知到了主人的杀意,枪尖竟微微颤动,发出一阵低沉的金鸣,像是在为死去的百姓鸣不平。

“像这样的村落,古州境内还有很多。”锦衣卫副指挥使邵安缓缓出现在李景隆身后,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

“蛮族所到之处,几乎不留活口...”

“斥候有消息传回么?”李景隆的声音冷得像冰,“古州守军的下落还没查到?”

来时的路上,他们就收到消息,蛮族异军已经夺取了古州城,古州守军大败而逃,下落不明。

直到现在,连一点线索都没有。

邵安皱着眉摇头:“派出去的三队斥候都还没回来,不过按路程算,今晚应该会有消息了。”

李景隆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眼时,眼底只剩下决绝:“传令下去,就在镇外五里扎营,等待斥候回报!”

“不许生火,不许喧哗。”

夜幕降临时,山脚下的临时营地已经搭好。

没有篝火,没有炊烟,只有点点星光洒在帐篷上。

为了隐藏行踪,李景隆下令营地中不得生火,晚饭只能以压缩干粮充饥。

这压缩干粮是他穿越到这乱世后,在北境平乱时琢磨出来的——将面粉、肉干和野菜磨成粉,压成硬块。

虽然口感粗糙得难以下咽,却能顶饿,后来被全军推广,成了急行军时的必备之物。

夜幕像一块浸了墨的黑布,沉沉压在古州的土地上。

李景隆坐在营帐外的青石上,手里拎着一只酒壶,酒液晃荡着,静静地望着远方村镇的方向。

隔着夜色,似乎能隐约看到山峦间缠绕的黑烟,那是村落被烧毁后未散的余烬。

风卷着寒意吹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混杂着焦糊的气息,即便坐在营地中,也能清晰闻到。

李景隆仰头灌下一口酒,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头的憋闷。

此地距离古州城已不足一日路程,只要全军全速行军,明日便能抵达城下,可他不能急。

派出去的斥候还未传回消息,他们不但要打探古州守军的下落,还要打探蛮族异军在古州城的布防情况。

古州城里还扣押着数千百姓,蛮族异军将他们当作人质,一旦冒进,只会让百姓遭殃。

其实古州城内的消息,夜枭司的暗探早就查清了。

可这次行军,身边跟着锦衣卫和骁骑卫,他不敢动用夜枭司。

朱允炆本就对他心存猜忌,若是夜枭司暴露,即便他没有半分谋逆之心,也会被安上“私养死士”的罪名,到时候百口莫辩。

所以他早就下令,古州境内的夜枭司全部保持静默,不得擅自联络。

“少主,夜深了,风凉。”福生端着一件披风走过来,轻声说道。

李景隆摆了摆手,刚要说话,远处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他抬眼望去,只见锦衣卫副指挥使邵安快步奔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隔着老远就喊道:“景帅!斥候回来了!有消息了!”

他急忙起身,酒壶随手递给福生,声音沉了几分:“快说!”

邵安跑到近前,喘了口气才道:“古州守军弃城后,躲进了五十里外的烟云山!只是...”话音戛然而止时,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无奈。

“只是什么?!”李景隆面色一沉,冷声追问。

“古州守军原本五万常备兵马,现在只剩不到一万,可谓损失惨重...”邵安皱了皱眉头,神情越发凝重。

听闻此言,李景隆的脸色越发的阴沉,眼底的寒意几乎要溢出来。

五万守军居然守不住古州城,即便蛮族人再彪悍,也不至于折损成这样!

分明是守将无能,临阵脱逃,才让蛮族大军在古州境内如此肆无忌惮,到处烧杀抢掠,几乎将古州境内变成人间炼狱。

“备马!”李景隆沉默片刻,突然开口,语气不容置疑。

邵安愣了一下:“景帅,您要去哪儿?”

“去烟云山。”李景隆接过福生递来的银枪,枪杆冰凉,却让他心里多了几分底气。

“古州守军最了解古州城的情况,收复古州,离不开他们。”

话音落时,他已翻身上马,动作干脆利落,没有半分迟疑。

邵安不敢耽搁,立刻转身去招呼人手,可李景隆却抬手制止:“不用多带,选五十名精锐就行,人多容易暴露行踪。”

夜色渐深,营地中的士兵大多已经歇息,只有巡逻的卫兵提着灯笼,在营中走动。

李景隆带着数十人正要趁着夜色离开,却被一道身影拦在了营门口。

“景帅,这深更半夜的,您要去哪儿啊?”骁骑卫副将董华缓缓从阴影中走出,身后跟着十几个骁骑卫,个个眼神警惕。

他脸上带着笑容,语气却带着几分试探,“莫非是有紧急军情?怎么不通知末将一声?”

李景隆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董华,目光冰冷:“让路。”

他知道董华的心思——不过是朱允炆派来盯着他的眼线,现在是想拦着他,不让他擅自行动。

董华却没动,反而躬身行了一礼,语气恭敬,话里却听不出半点敬畏之心:“景帅莫要动怒,末将只是担心您的安危。”

“如今古州境内都是蛮族的地盘,您这么晚出去,万一出了差错,末将可没法向陛下交代啊。”

“你这是拿陛下压我吗?”李景隆冷笑一声,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搭在马鞍上,眼底瞬间闪过一丝杀意。

他最恨别人威胁,尤其是在这种时候,耽误一刻,古州的百姓就多一分危险。

“末将不敢!”董华腰弯得更低了,嘴上说着不敢,脚步却没挪开,依旧挡在路中间,显然是铁了心要拦着。

一旁的福生早就看不下去了,他最见不得有人对李景隆不敬。

没等李景隆开口,福生突然从马背上一跃而起,身形如箭,一脚朝着董华面门踹去!

董华吃了一惊,却也不含糊,迅速抬手护住面门!

只听“嘭”的一声闷响,两人的力道瞬间撞在一起。

巨大的冲击之下,董华连退五步,才稳住身形。

他拍了拍袖子上的尘土,看向福生的眼神冷了下来,带着几分不屑。

而福生也被震退了几步,踉跄着站稳脚跟之后,一脸杀气的看向了董华。

“福生!”见二人又要动手,李景隆及时喝止,声音带着几分严厉。

他知道福生是为了他好,可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

蛮族还在古州作乱,若是他们自己先打起来,只会让敌人有机可乘。

但董华这个名字,他已经记在了心里,这笔账,日后总有机会清算。

他在京都已经待了一年,对朝中的将领大多有所了解,可董华这个名字,他却从未听过,史料中也没有记载。

看来京都果然藏龙卧虎,朱允炆手里,居然还藏着这样的高手。

“景帅,董将军,二位快住手!”邵安眼见双方剑拔弩张,连忙翻身下马,挡在两人中间,一脸焦急。

“大家都是自己人,别伤了和气啊!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可不能内讧!”

他转头看向董华,语气放缓了些:“董将军,你有所不知,方才斥候传回消息,已经找到了古州守军残部的藏身之地,就在古州城外五十里的烟云山。”

“景帅是想连夜过去,和守军会合,商量收复古州城的对策,并非擅自行动。”

董华闻言,脸上的神色缓和了几分。

他沉默片刻,再次躬身对李景隆行礼:“原来是这样,末将方才多有冒犯,还望景帅恕罪。”

“只是夜路危险,还请景帅允许末将带些人手随行护卫,也好确保您的安全。”

李景隆看了他一眼,知道董华是怕他趁机摆脱监视,不过现在纠缠下去也没意义。

他沉吟片刻,开口道:“可以,但是最多只能带二十人,人多了容易暴露行踪,若是惊动了蛮族,反而坏事。”

说完,他不再看董华,双腿一夹马腹,策马向前:“走!”

这一次,他不再理会拦路的董华,如果董华还敢阻拦,他必然会出手!

而董华似乎也示了弱,顺势退到一边,立刻挑选了二十名精锐骁骑卫,准备随行。

福生翻身上马,狠狠瞪了董华一眼,飞快地追了出去。

邵安松了口气,连忙带着锦衣卫跟上。

夜色中,一行百余人的队伍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营地。

队伍很快消失在黑暗中,朝着烟云山的方向疾驰而去,只留下空荡荡的营门,和远处隐约传来的巡逻卫兵的脚步声...

继续阅读: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三方势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