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这几个月,将草图修修改改,完善之后,这才上呈御览。”
司空默沉声道。
皇帝双手掐着腰,仔细看着,满意的直点头。
徐牧的奇思妙想,倒是没想到跟司空默碰撞出火花来了。
“陛下,这还有一份折子,是徐抚台留下的,说今日一并呈上。”司空默说着,拿出一份奏折来。
皇帝仔细看过,心中感慨万千。
真没想到,徐牧还懂水路开凿。
而这一份折子,与这一件大工程可以一并推行。
只是……
这步子可能会迈得太大。
皇帝从来不是急功近利的人。
“以朕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奏本可谓是空前绝后。然而,却也会动摇国本。”皇帝沉声道。
“还请陛下为老臣解惑。”司空默拱手道。
“你没看过?”皇帝问道。
“回陛下,老臣并未翻阅这份折子。”
“你先看看。”
皇帝将奏本递给司空默,后者赶紧看过。
“以工代徭……这……”
司空默看完,神情无比激动。
难怪以陛下的见地,都会说这份折子空前绝后。
果真是空前绝后!
以工代徭,并废除徭役,此乃造福万民之举。
倘若真能推行,不仅仅能造福万民,甚至还能成陛下千秋万代之贤名。
“彻底废除了徭役,你可知道会影响多少世家大族的利益?此策一旦推行,效果恐怕会适得其反。”皇帝沉声道。
司空默是一个老工匠,他并不像其他大臣那样通人情世故。
在他看来,这就是造福万民之举。
而且还能跟开凿运河一同推进。
可是皇帝却不敢迈出这么大的步调。
如今的凉州,虽然没有推行废除徭役的政令,但实际上已经废除了徭役。
这是因为凉州有徐牧,这小子把凉州的整体水平,往上拉了好几个档次。
再加上有吕泉山,两人相辅相成,所以很多事情才能顺理成章。
若是突然公布废除徭役,实行以工代徭,搞不好会天下大乱。
不是所有的人,都跟徐牧的想法一样,愿意让利于民。
“陛下,徐抚台先前说,在开凿运河一事上,他会解决钱财和人力的问题。”司空默说道。
“他真这么说了?”皇帝疑问道。
“是。”司空默立马点头。
皇帝立马一挥手。
有徐牧的保证,没准还真能开办景阳年间最大的大工程。
开凿运河,沟通东西南北。
徐牧这小子,倒是考虑到了朝廷没有这个财力和物力。
这也不奇怪,毕竟他是徐牧啊。
如果他没有把握,断不可能向司空默献上图纸。
“朕有一个疑点,公与徐卿,素昧平生。他这是为何,要成就公的美名?”皇帝突然问道。
“老臣倒也不怕陛下笑话,徐抚台算是向司空氏下聘礼。”司空默如实回答道。
“哦?徐卿看上你哪个孙女儿了?司空垚?这个闺女儿,朕倒是早就听说过,才貌双全。”皇帝淡淡笑道。
徐牧这小子,手笔倒是大得很啊。
“回陛下,是徐抚台替沈家沈玉城,向司空氏提亲,要娶我那孙女司空垚。”司空默如实回答道。
“哦,原来如此。”
徐牧啊徐牧,果然够仗义。
为了自己兄弟,甚至还不是亲兄弟,居然舍得下这么大的本钱。
既然徐牧提到了以工代赈。
皇帝心想着,是否真的有可能推行下去?
此举措如果能成功推行,再加上运河能成功开凿的话……
那么他刘启将会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超过开国君主的君王。
兹事体大,此事必须要好好考虑才行。
包括开凿运河一事,也是如此。
对了,等来年开春,吕泉山就要进京就任。
这两件事情,可以等吕泉山到了京城,再与他慢慢商议。
想要造福万民,成就万世之名,怎么会没有难点?
“司空公,此事暂且按住不表。等到来年,等那位就任,才有人支持这份提案。”皇帝轻轻笑着说道。
“陛下说的是吕家四郎?”司空默想了想,然后问道。
来年入京的大员,就只有吕泉山一人。
“正是。”皇帝回答道。
“是。”
“这些天,你且慢慢完善草图。既然徐卿给了你承诺,这事儿明年定能顺利推行。”皇帝说道。
他对徐牧,有着十足的信心。
就是他暂时还不知道,徐牧在这两件大事当中,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真的是人中龙凤啊。
要是他的子女当中,有一个人能这么出色的话,那该多好?
不说有徐牧十分出色,就是有徐牧一两分,那大夏中兴盛世,也能多延续很多年。
“司空公,还请不请辞啦?”皇帝突然笑着问道。
“回陛下,有这桩事情,就是明天阎王爷来请老头子,老头子也得先把阎王爷打发走了。”司空默笑道。
“哈哈,好。公果真是老当益壮!行了,今年你早些回琼州省亲,多待一段时日。明年你也不用急着赴京,等过了元宵不迟。”皇帝说道。
“多谢陛下圣恩。”
原本司空默是想请辞致仕,回琼州养老的。
可是工部实在是青黄不接,没人能接过司空默的大任。
所以皇帝一向没有应允。
如今工部即将迎来一桩大事,怕是皇帝赶司空默走,司空默也得赖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