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夏侯逐夜打坐冥想的功夫,夏舒将地宫里的金银珠宝和青铜武器收入空间,又用幻之界灵珠制作出东西还在的幻象。
等夏侯逐夜醒来,地宫开始震动,有塌陷趋势。
幻之界完成了它的任务,这段历史真相被人知晓,地宫自然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快走。”夏侯逐夜拉着夏舒的手,两人迅速使用缩地成寸离开。
离开的时候倒没有来时那般谨慎,所以他们很快就到了外面。
随着地宫的坍塌,原本躺着那位美丽公主的棺木也沉下,无数黄沙将这里掩埋,包括那暴露在外的木桩。
沙尘暴来临,将所有的一切掩盖,仿佛它从来不曾存在。
羊皮卷指的灵脉所在之地便是楼兰古国遗迹,而沙漠中的地宫位置才是真正的楼兰遗址。
所以其实所谓的灵脉并不存在,那只是幻之界所在之处,它真正指引他们找寻的,便是那颗灵珠。
而羊皮卷之所以流落在外,或许是因为有人不想楼兰的那段历史被人遗忘。
而幻之界所重现的那位大能渡劫的画面在夏舒脑海中挥之不去,飞升之后破开天屏消失,又会到达怎样一番天地?
-------------------------------------
变强的想法更加强烈,她坚定不移的走在修真这条道路上,并且将越走越远。
看见两人安全回来,宁致远和宋斯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夏参扑过去抱着夏舒的腿:“妈妈,你终于回来了,两位叔叔都要急死了。”
当夏舒望过去时,宁致远依旧是温润浅笑,只是耳根子微红,宋斯年痞笑着:“是啊,我时刻担心着小舒儿,小舒儿要是出什么事,我可就是孤家寡人了。”
微微上挑的语调还存在几分调情意味,只可惜是对牛谈情。
“孤家寡人?”夏舒皱眉,“宋姨要是听见你这句话,可就要怀疑你在诅咒她了。”
宁致远轻笑出声,夏侯逐夜嘴角也扯出一抹很小的弧度。
宋斯年脸一黑,瞪了夏舒一眼,嘟囔了句:“真是不解风情的女人。”
夏舒并没有急着回去,反倒决定留下来熟悉熟悉这边的风土人情,也算是放松放松。
这可高兴坏了宋斯年,他巴不得能跟夏舒多相处一会儿,就是公众人物的身份让他不太方便,不得不戴上鸭舌帽、墨镜和口罩三连套。
他瞟了宁致远和夏侯逐夜一眼,心想着要是没有这两个电灯泡就好了。
夏舒也有些奇怪,夏侯逐夜一开始的目标就很明确,他是为了灵脉而来,如今知晓灵脉并不存在,他也没有先行离开的意思。
见她投来疑惑目光,夏侯逐夜微微颔首说:“没来过这个地方,如今想了解一番,难得遇到夏这般的知己,也想跟夏多待一会儿。”
夏舒对修真自有一番见解,夏侯逐夜向她问道,她也对答如流,而从她的话中,夏侯逐夜更是有所顿悟,心境都开阔不少。
于是夏舒便被他引为知己。
士为知己者死,他对夏舒有种亦师亦友的感觉。
只是很长时间之后,他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这感觉早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儿。
西域佛教盛行,尤其是敦煌一带,莫高窟里精妙绝伦的壁画世界闻名。
“敦煌鬼市比较热闹,或许我们可以去看一看。”宁致远的声音如一泓天上泉,缓缓淌入听者心中,让人疲倦都会消散不少。
作为历史百科全书,夏舒等人从他口中了解了不少关于西域的事,譬如丝绸之路相关知识。
古老的小镇上灯火通明,游客络绎不绝,青石板上的摊贩们吆喝着,让人恍惚间仿佛来到了千年前的古老集市。
小摊上卖得最多的无非是敦煌壁画的拓印本,彩绘的人物惟妙惟肖,最受欢迎的却是五颜六色的彩灯。
并非是塑料玩具,而是用传统手艺制作出来的纸灯,在古时候,多是元宵灯会里男女用来定情的信物。
好在是晚上,所以宋斯年也就戴了个鸭舌帽,不用像白天那样捂得那么严实。
夏参牵着夏舒,他立刻抢先一步牵起夏参的另一只手。
夏参想要甩开他,他伸手比了个三,夏参摇头,他又比了个五。
这才终于得到了夏参的牵手同意。
五个最新版PSP游戏机换来的机会。
他朝宁致远挑衅的扬扬眉,宁致远并未理会,而是走在夏舒的另一边,温和的同她讲述着敦煌古镇的历史。
夏侯逐夜落后几人一步,他的目光落在夏舒的背影上,眼中满是欣赏。
能用几句话就让他顿悟的人,这个女孩是第一个。
这个女孩甚至比他还小上几岁,在修为上却已经超过他,让他有些惭愧的同时,更多的是熊熊战意。
他迫切的想要同夏舒切磋一番。
小镇的树上都挂着闪烁的霓虹灯,屋檐旁是一串串红色的灯笼,小贩们吆喝着,吃的喝的玩的都有人卖。
有种正月赶集的感觉,夜幕不过刚刚降临,游客们就已经欢欢喜喜的来了。
也有小摊前摆放着古玩字画,包括一些老式西洋镜、手表之类,还有人在卖平安符。
夏舒好奇的瞧了一眼,就是普通的黄纸,上面用朱砂随便画了几笔,就成了所谓了平安符。
她的目光被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摊吸引,只因那里的两样东西上有着浓郁的物气。
一个是橙中带黄的物气,另一个则是闪闪的一团金色。
这般浓郁到闪光的物气,她还是第一次见。
她状似无意的上前,拿起边上的望远镜等小玩意儿看了看,顺便观察一下有着浓浓雾气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其中一个给她很是熟悉的感觉,那是椭圆形的紫檀木盒子,边上是一圈花草浮雕纹,正中央以隶书镌刻“伏虎砚”三字,字旁亦有纹饰。
她状似好奇的将之拿过来,打开盖子,里头是镂空猫形,恰好跟她之前得到的砚台相适应。
盒内底以隶书镌刻“乾隆御用”,并刻有临池方印,以金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