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何必纠结这个问题,我现在能把这事拿出来谈,就证明我有办法治好你的双手。”
章立群眸子瞬间瞪大,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小娃子,你可知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这双手一直是他的心病,如果真的可以治好,要他去参加论道自然不成问题。
正如黎月滢所说,论道之事可大可小,主要是看圣上怎么看。
而他在皇帝身边深耕多年,想要皇帝信任他还是可以的。
主要是有点麻烦的。
“我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既然我能提出来,就证明我有备而来,要不然,阁老以为,我为什么会知道你身上的事情。”
上辈子,章立群因为这事羞愧辞官回家,四皇子一党趁机把自己的人扶上这个位置,给他登基加了更多的筹码。
这也导致开国郡公府更加难对付了。
这一次,她必须把这个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就算阁老以后要致仁,也绝不能让四皇子的人上位。
看着章立群犹豫的样子,黎月滢继续道:“阁老,你为这双手困扰了这么多年,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何必再犹豫不决?”
章立群沉默了好一会,最终叹了一口气,“不是我不愿信你,而是文书楼牵扯到司马璟煜,我若出面,只怕会招来不少的麻烦。”
黎月滢轻笑起来,“这点阁老不必忧心,我刚说了,文书楼幕后之人并不是司马璟煜。”
不是司马璟煜?
章立群惊讶的看着她。
“他只是与作关系,况且,我知道阁老效忠的始终是陛下,自然不会做让你为难之事。”
顿了顿,黎月滢又补充一句:“当然,世子效忠的也是陛下,与阁老的立场并不冲突。”
章立群沉吟不决,“我能问一下,你与文书楼是什么关系?”
这也是他一直疑惑的地位,如果文书楼幕后之人是司马璟煜,就不该由黎月滢出面请他。
他们再怎么样,也只是未婚夫妻关系,能不能真结成姻亲还是问题。
所以,在黎月滢说出那句话之后,他倒有种意料之中的感觉。
“阁老这般明神,不是早就猜到了吗?”
黎月滢笑容温婉,得她确切回答的章立群更加震惊了。
还真是这个小女娃啊。
要真的是这样,那他还小看了她了。
章立群沉吟了一会,“如果真的是像你所说的,我倒是可以出席。”
反正他这双手算是废了,都不如赌上一把,万一真有机会呢?
而且,他相信以他的身份地位,这小娃娃也不敢诓骗他。
他的怒火她还承受不起。
黎月滢就知道他会答应的,脸上笑意甚。
“明日我便把邀请函送到府上,月滢在此恭候阁老大驾。”
这话,是表明拿他当宣传来了。
既然已经确定要去,章立群也没有拒绝。
“老夫也期待能见识更多优秀的后辈。”
等黎月滢离开章府的时候,天色已经微暗。
她并不着急着回府,而是写信把章立群这事跟司马璟煜说明一下,交代他后续要怎么做。
主要是章立群的加入,能直接加重了这场论道的分量。
收到黎月滢来信的时候,司马璟煜还有些惊讶,当看到信上的内容时,无奈的笑了起来。
“她倒是越来越会使唤人了,既然她都如此努力了,本世子也不能落后了。”
……
第二天一早,文书楼便大张旗鼓把邀请函送到章府。
这件很快传遍京城,这场论道被黎月滢弄得声势浩大,现在再有章立群加码,让原本还蠢蠢欲动的人瞬间打起主意。
一些收到邀请函的人满心欢喜,都在期待着论道的到来。
一些没有收到邀请函的,则想尽办法拿到这个邀请函,甚至不惜花费重金也要弄到。
京城甚至还因这邀请函发生了不少纠纷。
不过,还是有人不敢相信章立群会为司马璟煜站台。
司马璟煜只是个纨绔子弟,阁老身为两朝元老,没必要自降身份跟他胡扯在一起。
甚至,章立群平日的一些好友还特意上门拜访,想要问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章立群只是摸着胡子笑了笑,“到了我这个年纪,总是希望能看到更多优秀的后辈,正好这段时间京城也没有趣事,老夫就过来热闹热闹。”
他的好友有些不赞同的道:“你要想参加这些,我们自己弄一个就是,何必跟司马璟煜那个纨绔搅合在一起,这不是败坏你的名声吗?”
章立群没有想到,老友第一个想的不是他结党营私,而是他跟司马璟煜一起会败坏他的名声。
在联想司马璟煜平日里展现给众人的形象,有一瞬间的明悟。
不是谁都能猜出司马家的真实情况,大多还以为司马璟煜是个整日花天酒地的纨绔呢。
怪不得,那个小女娃会这么自信不会牵扯到他,原来还有这一层原因。
也让他松了一口气。
比起让陛下忌惮,名声有点瑕疵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太过完美的人反倒会让人方便。
章立群表情轻松,“他司马璟煜是司马璟煜,与老夫又有何关系?”
“老夫看重的是这论道的潜力,万一这场论道与百年前的古寺一般,流芳百世,老夫身为其中的参与者,也会与史书一同被人铭记。”
老友原本不赞同的表情,在听到章立群这话时,瞬间眼前一亮。
“好你个老家伙,居然能想这么远!倒是我一时想岔了。”
章立群只是笑,并不打算过多回答。
说什么流放百世,不过是他对外的说辞罢了。
说到底,他去参加论道,只是与黎月滢之间的交易罢了。
……
不久之后,章立群这番说法也传遍了京城,也让人知道,章立群和司马璟煜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是他个人想要参加罢了。
而且,他说的流芳百世实在太令人心动了。
人活在世,解决了日常温饱之后,所思所想的不就只剩下功成名就,流芳后世。
他们要是也跟着论道一同流传下去,不失为一大幸事。
一时间,全京城的人对这场论道更是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