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惠英打算给予安慰时,产妇却撒手人寰,旁边的丈夫彻底崩溃,痛哭流涕地自责:都怪我昨晚饮酒,母亲昨晚让我去接惠英姐,我却耽误了,才导致了这场悲剧。
惠英劝慰道:别哭了,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你是否希望救活腹中的孩子?如果可以,我会尽全力,但需要你们的同意。
男人已经惊呆,无法言语,而旁边的婆婆突然跪下,恳求道:媳妇走了,一定要救孩子。
惠英听到这话,立刻开始为孕妇剖腹取子,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能做这种手术的接生婆寥寥无几。惠英手法熟练,很快便听到了婴儿微弱的啼哭声,一个男孩降生了。
等等,还有一个,紧接着又有一个女孩出生,难怪会难产,原来是双胞胎。惠英心想,如果能早一点到来,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两个孩子就不会失去母亲,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男人仍旧沉浸在自责中,他望了望两个孩子,紧紧拥抱了他们,对逝去的妻子说:我来陪你。说完,便一头撞向墙壁,随妻子而去。
老太太如何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她晕厥过去,醒来后,便开始痛哭。她对惠英说:“家里只剩我孤身一人了,老伴早逝,我该如何活下去?”
老太太看向两个孩子,没有丝毫的喜悦,冷淡地说道:“这两个不幸的孩子,随你处置吧。如果不是他们,我的儿子和儿媳还健在。”
无论惠英如何劝说,老太太都听不进去,坚决要抛弃孩子。惠英非常喜爱孩子,怎能忍心抛弃?于是,她只好把孩子带回自己家。
周成友见到妻子带回一对婴儿,了解情况后,虽然不情愿,但明白自己的责任,因此并未阻止。
惠英为两个孩子取名,男孩叫周龙,女孩叫周凤,希望他们未来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家里多了两个孩子,欢乐多了,辛劳也多了。惠英仍旧坚持吃斋念佛,只是每天午后,窗前总会飘过一个身影。
这个身影像是一个高个子女人,头发挽起,匆匆走过。起初觉得奇怪,但家里并未发生其他异常,便逐渐习惯了,不再特别在意这件事。
五年时间转瞬即逝,一天周成友酒后失控,看着孩子们顽皮,怒不可遏,狠狠地打了他们一顿。
他走进厢房睡觉,睡梦中突然惊醒,看到一个女子头发凌乱,满脸痛苦,身上沾有血迹,站在床前。他动弹不得,想呼救却发不出声音。
女子苍白的双手紧紧掐住周成友的喉咙,他感到窒息,屋内弥漫着令人恐惧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空中飘荡。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呼唤:“爸爸,该吃饭了。”
女子瞬间消散,周成友惊恐至极,冷汗淋漓,回想起刚才的噩梦,他意识到自己正遭受梦魇的困扰。
随后的日子里,周成友频繁遭遇梦魇,总是梦见同一个女子,似乎要取他性命,让他面容憔悴,精神萎靡,整日闭门不出。
惠英察觉到周成友的异常,心中不安,便悄悄前往表妹家求助。表妹擅长占卜,惠英希望她能来家中探查究竟。
惠香随惠英回到家中,一踏入院子便说:“姐姐,姐夫西厢房的窗帘背后,坐着一个女人,她是孩子们的亲生母亲!”
惠英这才意识到,每天窗前飘过的影子并非仙人,而是孩子们真正的母亲。
惠香让惠英准备一碗五谷米,一个新镜子,挂在周成友厢房门上,蒸五个馒头,取牛泪一滴,涂抹在惠英的眼睛上。
午夜12点,惠香念动咒语,不久,一名女子现身,惠英立刻认出,那是已故孩子的母亲。
女子见到惠英便跪下,感激地说:“惠英姐,你待孩子们如亲生,我感激不尽。”
但她接着说,周成友经常辱骂和殴打孩子,她无法忍受,才做出那些事。
惠英终于明白,周成友趁她外出时打骂孩子。
惠英向鬼母保证:“你放心,他再也不敢了,我出门接生时会带上他们。”
惠香对鬼母说:“别再留恋人间了,这里不是你该待的地方,找个好人家转世吧!不然你会魂飞魄散。”
鬼母回答:“我放不下我的孩子们。”
惠香站起,步入孩童的卧室,将两个孩童抱出,置于鬼母面前,言道:“你日复一日地跟随这两个孩子,瞧瞧他们身上阴气多么浓重。若长此以往,你将害了他们。若你真心爱他们,今晚必须离去。”
鬼母凝视着两个孩子,泪水如泉涌,说道:“两位姐姐,我听从你们的劝告。将孩子托付给惠英姐,也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我这就离开。”
鬼母松开孩子们的手,转瞬间便消逝无踪。
白日里,一切回归平静,周成友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自那以后,他取下了房门上的镜子,对两个孩子更是宠爱有加。
有人询问周成友,摘掉镜子难道不怕吗?他回答:“人这一生,切莫做错事。心无愧疚,夜半不怕鬼敲门。否则,即便门前挂了镜子,门外也未必洁净。”
多年后,孩子们长大成人,周成友也已离世多年。两个孩子各自成家立业,惠英已是八十多岁高龄,但身体依旧健朗,每日照料着孙辈。
某日清晨,惠英早早起床,找出自己的衣物,来到院中的井边,打了几桶水,将衣物彻底洗净,晾在绳上。
回到屋内,坐在炕上,惠英便安详地离世了。周龙回家后,发现母亲已故,悲痛欲绝,抱着母亲洗过的衣物痛哭。
由于母亲是坐着离世的,周龙制作了一口棺木,将母亲安葬。
村民们热议着:惠英,一生虔诚地吃素念佛,无私地为人们接生,不图任何回报,抚养两个孩子如同己出。或许她的善行感动了上天,她安详地升天了,没有经历任何痛苦便离世,这让人深思:人啊,还是应该多做好事。
结尾:周成友一生犯下不少错误,尽管最终改邪归正,但过去的错误仍需承担后果,他身患重疾,仿佛被恶灵缠绕。人们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而,一旦种下恶因,终将结出苦果。这警示世人,切勿种下恶因。
惠英一生行善无数,却未能拥有自己的孩子。她和丈夫的命运紧密相连,因为周成友常流连于风月场所,导致惠英无法成为母亲。因此,世人应明白,夫妻若不相亲相爱,无论个人福分多深,一方的恶行也会牵连到另一方。
然而,善有善报,终归是不变的真理。惠英留下了两个孩子,视他们如同己出,实现了自己成为母亲的愿望。她安详地离世,没有遭受任何痛苦,这或许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