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兰妃所居的玉荷宫时,天色已微微暗下来,庭院里的灯光映衬得一池荷花别样清丽。见到慧嫔与宋九月双双前来,兰妃略显惊讶,但很快收敛了表情,“妹妹怎么来了?可是有什么大事?”
慧嫔没有绕弯子,直接说明来意:“今儿素安郡主当着邻国公主的面,对安宁郡主挑衅得很厉害,甚至提到和亲嫁妆之事,言语间颇多不满,怕是动了些不该动的心思。”
听到这里,兰妃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味:“看来这位素安郡主倒也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既然敢公然发难,定然背后有文章。妹妹是想说这个吧。”
随后,慧嫔让宋九月复述宴会上的情形。小姑娘娓娓道来,从语气到内容都极尽客观,末了还补充了一句:“我觉得,邻国公主并不是容易糊弄的人,如果素安郡主再这样放肆,恐怕会适得其反,反而给了他们攻击我们的理由。”
听完这些,兰妃沉默片刻,目光转向慧嫔:“你怀疑那些刺客的事情跟素安郡主有关?”
慧嫔点了点头,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我听皇后娘娘说过,那天街市上有几个卖糖葫芦的摊贩其实是素府的家丁乔装打扮。更巧的是,其中一个跑腿小子后来被巡逻士兵抓进大牢,罪名是参与黑市斗殴,结果第二天人就死了……说是受刑过重致死。”
“死得太干净了。”兰妃嗤笑了一声,随即又严肃问道:“你打算怎么办?这件事情闹出来,只怕会让朝堂震动。万一素安郡主真的牵扯其中,事情绝非几句解释可以掩盖过去的。”
慧嫔叹气道:“姐姐说得对,所以我想先告诉您。毕竟这事牵连太大,若是贸然行事,恐怕引火烧身。”
兰妃低头思索了一阵,忽然说道:“这事儿不能拖。本宫去见皇后!现在唯一能够彻底平息动荡的力量就是皇后的懿旨。这件事也是皇后娘娘亲自调查的,也只有靠她,才能真正挖出所有真相。”
闻言,慧嫔连忙起身,“那么这件事交给姐姐最为合适了。妹妹也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反倒误了大局。”
宋九月眨了眨眼睛,开口问道:“兰娘娘,要不要把那位邻居公主也请进来帮我们?她刚才不是表现得很聪明么?”
慧嫔连忙拉住女儿的手低声责备:“不得胡说,她毕竟代表邻国身份,在这种敏感时刻,不可轻易卷入南夏内政中来。”
兰妃笑了笑,却摸了摸宋九月的脑袋,“你阿娘说得很对。暂时还不能告诉她。”
当晚,皇后正在御书房陪皇帝喝茶,讨论今日接待邻国使团的相关事宜,和宫宴的安排。当得知兰妃紧急求见的消息时,二人均露出不解神色。
“这么晚了还有什么急事?”皇帝放下手中的杯盏,疑惑地看向祥临。
没多久,兰妃已经跪拜在殿中央,将素安郡主涉嫌幕后主使者的信息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二人。整个过程条理清晰、措辞谨慎,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性表述。
听完后,皇帝猛然站起,面色铁青地拍桌怒吼:“简直是无法无天!居然为了争一个和亲不惜刺杀郡主,这是要毁掉咱们南夏的百年基业吗!朕看她是不想活了!”
皇后赶忙扶住皇帝手臂安抚道:“陛下暂且息怒,如今还需冷静面对问题。若事实确凿,则必须严惩幕后元凶以儆效尤。但若查不清楚,只会徒增更多矛盾。”
她的话点醒了暴怒中的皇帝,他咬牙切齿地道:“朕立刻召大理寺卿进宫详谈!一定要证据确凿!至于那位素安……派人盯紧一点,不许她再胡乱造次。”
与此同时,宫外的夜晚寂静而漆黑。素安站在自己庭院中的假山旁,望着头顶的一轮新月若有所思。
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贴身丫鬟喘着粗气的声音:“小姐,不好了!据传今晚兰妃已经秘密面圣控诉您的罪行……他们似乎怀疑您指使街市刺杀安宁郡主的事情!”
听到此言,素安的身体僵硬了一下,紧接着双拳握紧,咬牙喃喃道:“怎么会这样?难道安宁郡主一早就察觉我的行动了吗……还是有人调查出了什么?”
正说着,门外响起熟悉的男性嗓音:“妹妹不必忧心,接下来如何应对,你哥哥我早已做好全盘计划。只要按照安排行事,不仅可以摆脱嫌疑,更能逆转局势。”
这个声音令素安稍稍安心了一些,但她的眼神依旧充满挣扎和防备,“只能如此了……毕竟我已经没退路了。”
深夜未眠,各处暗流涌动之际,兰妃离开御书房返回玉荷宫的路上,遇到了荣妃。
荣妃手里提着一盏精致的琉璃灯,见兰妃匆匆走来,笑着问道:“哟,妹妹这么晚了还没回宫呢,可是有要事?”
兰妃瞥了她一眼,淡淡一笑:“妹妹也知道,宫中无小事。有些事情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酿成大祸。”
“哦?如此说来,妹妹也是为了那日刺杀之事操心了?”荣妃的声音突然低了几分,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四周,小声说道:“听说,有人正在设局布网呢。”
这话让兰妃眉梢微动,但并未显露出太多情绪。她停下脚步,与荣妃面对面站定,说道:“荣妃姐姐倒是消息灵通得很。不过,这件事牵涉颇广,若真有什么风吹草动,想必姐姐也不会袖手旁观吧?”
荣妃唇角一勾,眼神狡黠如狐,“妹妹高估本宫了,本宫只是个安分守己的人罢了。倒是妹妹你,向来沉稳冷静,今夜却这般忙碌,看来你也很关心这件事啊。”
二人之间的气氛愈发微妙,毕竟当时荣妃的大皇子曾经也被议论和亲之事。现在荣妃关心和亲的事,也是正常。
不过都已经定下了安宁郡主和亲,也不知道她操心个什么劲儿。
片刻后,兰妃开口道:“无论怎样,南夏的大局不容任何私欲破坏。这是为帝后分忧,也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