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宁筠召集了全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准备讨论如何应对对面饭馆的价格战。饭桌上摆满了宁筠精心准备的菜肴,但大家的心思显然不在饭菜上。
宁筠首先开口:“最近对面饭馆的降价对我们的生意影响很大,我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顾长定放下筷子,表情严肃:“妈,降价确实吸引了很多顾客。但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降价来竞争,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优势。”
桂芬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我们可以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让顾客感受到我们的贴心和专业。”
秦青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或许我们可以考虑推出一些特色菜品,那些在别的地方吃不到的,这样也能吸引顾客。”
宁筠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不仅要保持菜品的质量,还要提升服务,同时也要创新。”
顾长顺想了想,提出了一个建议:“妈,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宣传,比如发放优惠券或者举办一些活动,吸引顾客上门?”
宁筠笑着回应:“长顺的主意不错,我们可以制定一些促销活动,但要注意不能损害我们饭馆的形象。”
甜甜虽然年纪小,但也想出了一个点子:“奶奶,我们可以做一些漂亮的气球,上面写上我们饭馆的名字,发给村里的小朋友,让他们帮我们宣传。”
宁筠摸了摸甜甜的头,温柔地说:“甜甜的主意真可爱,我们会考虑的。”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最后,宁筠总结说:“好,我们就这么定了。我们不打价格战,而是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创新菜品和做一些适当的宣传来吸引顾客。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幸福饭馆’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
顾长定站起身,坚定地说:“妈,您说得对。我们顾家饭馆一定能够战胜任何挑战。”
话音刚落,饭馆的门被推开了,二儿子顾长顺和二儿媳李·梅匆匆走了进来。他们听说了对面饭馆的价格战,特意赶回家中,想要和家人一起面对这个挑战。
顾长顺一进门就焦急地问:“妈,我们听说对面饭馆降价了,情况怎么样?”
宁筠站起身,微笑着迎接他们:“长顺,李·梅,你们来得正好,我们正在讨论对策。”
李·梅点了点头,表示关心:“妈,我们都很担心家里的生意,有什么是我们能帮忙的?”
宁筠重新坐下,示意他们也加入讨论。顾长定把目前的情况和家人们提出的建议简要地复述了一遍。
顾长顺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我觉得我们可以推出每日特惠,选几样菜品做特价,这样既不会降低我们的整体价格,又能吸引顾客。”
李·梅眼睛一亮,补充道:“这个主意好!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宣传单,把特惠菜品印在上面,发放给村民和过往的行人。”
宁筠听了,点头称赞:“长顺和李·梅的提议很好,这样既能展示我们的特色,又能吸引顾客。”
顾长定也兴奋地说:“对,我们可以把特惠菜品做得更加精致,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
桂芬和秦青也表示赞同:“这样既能保持我们的品质,又能应对价格战,真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甜甜虽然不太明白大人们的讨论,但她也能感受到家里的气氛,她拉着宁筠的手说:“奶奶,甜甜也会帮忙的!”
宁筠笑着摸了摸甜甜的头:“好孩子,奶奶知道你会帮忙的。”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最终,他们决定实施每日特惠菜品的策略,并印制宣传单进行宣传。
第二天一大早,宁筠就出发前往县城,希望能尽快找到合适的广告公司来印制宣传单。可是她跑了几家广告公司,详细询问了价格和设计方案,但每家公司报价都超出了她的预算。
在一家广告公司门口,宁筠与接待员进行了对话:
宁筠:“您好,我想了解一下印制宣传单的大概费用。”
接待员:“您好,根据您所需的数量、纸张质量和设计复杂度,价格会有所不同。您想要印制多少份呢?”
宁筠:“大概需要印制一千份左右。”
接待员提供了一个报价,宁筠听了之后,眉头微蹙,心里觉得有些贵。
宁筠:“这个价格对我们来说有些高,不知道有没有更经济的方案?”
接待员解释了一些可能的节省成本的方法,但最终的价格仍然没有达到宁筠的预期。
宁筠道谢后离开,心中思索着其他的可能方案。她不想因为宣传单的费用就牺牲了饭馆的其他重要开支。
宁筠在县城里寻找了一整天,却没有找到一家合适的广告公司,她此时的心情有些沉重。正当她准备回家与家人重新商量对策时,却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陆彦琛。
陆彦琛看到宁筠面带忧虑,便关切地问道:“宁筠同·志,你看起来似乎有些烦恼,这可不像你,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
宁筠停下脚步,叹了口气:“是啊,陆同·志。我们饭馆最近面临一些竞争压力,我本想印制一些宣传单来提升知名度,可是广告公司的价格都太高了。”
陆彦琛在听完宁筠的烦恼后,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后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宁筠同·志,我可能有个更好的主意。我们公社最近刚好有一些宣传资源,也许可以帮到你。”
宁筠有些惊讶,但很快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真的吗?陆同·志,那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