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江湛北,我们可以认识一下吗?”清澈好听的童音响起,苏禾竟然想不到变声前的江湛北声音这么萌。
苏禾正要回答时,远处的杨梅喊道,“苏禾,来吃雪糕了,快点,要不然就都化了。
“好。”
苏禾往树荫下走去,走出两步转身回道,“我叫苏禾,我们……可以认识。”
回忆再次拉开序幕,思念如翻涌的海水一样,无孔不入。
那一年的夏季,他永远忘不掉。
夏日的阳光明媚了少男少女的心,这个季节,年少的他们梦是五彩斑斓的,鱼可以在天上飞,鸟可以在海里游,似乎所有的梦都可以实现,只有去做,就没有实现不了的。
苏禾总会遇到一个男生的身影,教室前的走廊内,操场上,食堂门口,花坛边,学校门口,甚至外面的大街上。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江湛北来操场上的球门旁,隔着球网说,“同学,你好,我叫江湛北,我们可以认识一下吗?”
苏禾嘴里咬着棒棒糖,也许是那天的棒棒糖的味道太甜了,这股子甜甜的味竟然传到了心里,“我叫苏禾,高二三班的,我们可以认识。”
“我是高三三班的。”
“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我看见的脸有些熟悉。”
“我也觉得你好熟悉,一个学校自然会见过啊。”
苏禾笑了笑,嘴角露出浅浅的酒窝,夕阳映射在她的身上,整个人蒙了一层光,让人失了神,晃了眼,
苏禾不知道,意外相遇了一整个学期,他才找准机会鼓足勇气去认识。
“小北,跟大妗回家了,这地方太热,你大舅给你买了西瓜。”一个女人冲江湛北喊着。
江湛北思绪被拉了回来,摇了摇头,“大妗,我还不想回去。”
“回去吧,会中暑的,看把你热的这一头汗。”女人快步走了过来。
“大妗,我一会自己回去。”江湛北继续注视着苏禾,她倚在一颗树上,和身旁的女孩说说笑笑。
“那怎么行,你妈一会就来了,她还要带你回去呢。“
“大妗,我可以不回去吗?”
“只要你妈同意,你想住多久都行。”
江湛北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大妗,你等我一会。”
他穿过麦田,走到田埂的树荫下,和苏禾对立而战,苏禾咬着冰棒,眼睛注视着江湛北,他的脸微红,眼睛很大,睫毛很长,不得不说,小时候的江湛北是一个漂亮的的男孩。
“你还有事吗?”苏禾问。
江湛北把衬衫上第二颗纽扣扯下来,递了过去,“这个你留着,一定把它收好了。”
苏禾疑惑,“你给我这个干什么呀?”
“你拿着就是了,以后我们还会见面的。”
苏禾愕然,还没来得及问原因,江湛北就转过身和一个女人离开了麦田。
杨梅问,“苏禾,他怎么给你一颗纽扣。”
苏禾摇了摇头,并把纽扣放进布袋里,“我不知道。”
杨雪说道,“他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但是看着也不像有病的人啊。”
江湛北脚步顿住,回身看了一眼苏禾她们,杨雪捂着脸,“他是不是听到我在说他了。”
冰棒没吃完就化了,麦子割到了别人的地里了,好在杨梅提醒了她,苏禾一整个上午都心神不宁的。
下午回到家,赵秋月拿着毛巾帮着苏禾擦了擦脸,“看你这一身的汗,累着了吧。”
苏禾笑,“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赵秋月揉了揉苏禾的脑袋,“谁教你的。”
“老师呗。”
苏文良在院子的角落里定制一个小木屋,苏禾走过看,“这个小屋子是用来堆放杂物的吗?是不是也太小了。”
赵秋月答,“是用来洗澡的,我让你爸做的,看你一身汗,我去给你烧水洗洗,你帮我看着这苏麦,别让她爬出院子。”
“好。”
苏禾来到鸡圈旁,苏麦正聚精会神的看着鸡圈里的鸡,还拿着叶子往鸡圈里扔,圈里的鸡会一股脑的扎堆在一起,你争我抢。
手里没有了草,苏麦慢慢的往身边看了看,几步之遥堆放着一些草,苏麦抬脚,慢慢的挪动步子,苏禾惊喜极了,两手在一旁护着苏麦往前走。
苏麦抬着胳膊摇摇晃晃的走到了那些草旁,苏禾把草往后挪了挪,苏麦继续往前走。
直到走到墙根旁,苏禾喊道,“爸,妈,小麦会走路了。”
苏禾的一声喊吓住苏麦,她一屁股坐在地上,然后哭了起来,“咋还哭了呢?”
“小心点,别吓住你妹。”
经过苏禾的锻炼,苏麦可以稳稳的走出了几步。
夜晚,苏禾睡不着觉了,她打开点灯,把放在盒子里的小纽扣拿出来,“给我这几个干嘛?有什么寓意吗?”
越想越头痛,苏禾把纽扣放了回去,前世不懂,今生要明白,爱情什么的都是浮云,只有挣钱才是硬道理。
收完麦子,学校上了一段时日的课后放暑假了。
自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苏禾感觉过,每天过的很忙碌,忙着打猪草,忙着编织席子,忙着收拾家务。
苏文良借了牛车,苏禾把编织的席子拿到车上,天色微亮,父女两个一起去了南台乡,南台乡每到夏季都会有一个集中的贸易日,俗称赶会。
赶着牛车,走了将近二十里的路程,才到了赶会地方,苏禾以为他们来到很早了,到了以后才发现,比他们早的人更多,会上卖什么的都有,吃的、用的、穿的、玩的。
苏禾把席子、篮子、和她自创的一些手工摆在支起的摊位上。
赶会买东西的还没有几个人,苏文良把牛车安置妥当,并对苏禾说,“想吃点啥呀?”
“冰棒吧。”
“那有大早上吃冰棒的,这会上有卖凉皮的,我给你买一碗去。”
“好。”
苏文良走了,苏禾拿着一些麦草继续编织小提篮。
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很多人只是询问价钱,并不买。
好一会,一个老妇女走来问,“小姑娘,你家席子咋卖的?”
“有三块的,五块的,还有八块的,大小不一样,价钱也不一样。”
老妇女瞧了几眼后,又把目光放到篮子上,“你家的提篮可真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