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摸他们也不知道要定什么价的,我看你是个伶俐的,你心里想必是有把算盘的。”
张春山笑眯眯地说道。
“……”芊娆哑口。
刚才在搬货时就把成本、可能的几档定价给明说了。
其实也是说给楚家人听的。
没想到楚家人竟然不掌手,就由着大舅找她谈价了。
她看了一眼爹和大哥,他们一点也不在意的样子。
“二丫刚才已经说价了。”楚默云见她不太想揽事儿,连忙开口。
“我们的最低成本是三文,低于这个价是在亏本。”
“往上提两文才算最少的赚头,关键看镇上收货能谈到什么价。”
“我觉得最后能谈到什么价,那是大舅自己的本事。”
“不如我们图个方便,就按五文的价给大舅,大舅自己来拖货走。”
“若是大舅去镇上赚不到钱,再谈如何。”
楚默云清楚媳妇儿心里有价,只是她不能自己说出来,怕招来怪罪。
那就由他来说吧。
“好,柴可以上山里砍,费的是人工而已,咱们是自家人的活儿,有两文纯利也可以了。”
楚星河也是机灵的,见弟弟开口了也连忙表态。
根据这两天他的观察,弟媳不是会吃亏的主。
能说出这个价钱,就意味着是有钱赚的。
赚多赚少而已,而弟弟的话,也是将大头让给大舅了,这是人情。
果然,就见他们的舅舅笑容满面地应下了。
“行,成本大致也估算得到了,低于两文确实没赚头还不如不做,还要供得多才有得赚。”
“我那边就是找买家收货,买家越多供货越多,价钱嘛……确实要靠谈的。”
“但我可以承诺你们,若我能谈到八文以上,我给你们再加一文,若是谈不到,我也低于两文不做。”
也就是说,卖到镇上的价不能低于七文。
“大舅,若是对方要得多,比如三、五百斤以上,六文也可以做的,薄利多销嘛。”
“你拖一大车跑趟镇上,转手就是几百文到手,不要一天时间的。”
芊娆连忙提醒大舅。
楚家低于两百文不做,是考虑到各项成本。
而大舅只有跑驴车送货的成本。
一个劳力做工一天的工钱标准,也只有二十文到五十文不等。
跑小买卖一天能赚到两三百文可不亏本,而是赚到钱了。
张春山听后神情明显愣住,恍然大悟。
“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就找好买家就行了,送一趟货就是几百文赚头,确实不亏了。”
“到是你们要赶紧存些货,我怕不够我送的。”他说完便哈哈地笑了起来。
其他人也笑,芊娆却委婉地提了一句。
“大舅把镇上的货都送了后,也可以去县城看看,但送县城就要算上涉远辛苦的成本了。”
“当然,若镇上干货铺子也要送县城,那咱们就只送镇上,边走边看。”
现在楚家人往外走是不现实的。
在家利用婆媳和病爹成为帮手,一起完成作坊供货的生意,才是眼下他们都能做到的事情。
一百斤赚两百文,一千斤就是二两银子。
一天晒出一百斤为例,除去时间误差、天气影响,一个月打底完成两千斤。
再加上绿豆糕的生意,一个月能有五两银子净利。
楚家就算按原来的十亩田卖粮来算收成,也达不到每月五两收入的。
农家合一家人辛苦一年的收成,也就是那么点儿,不然也不会成为劳苦的社会底层。
再看镇上、县城、府城甚至再到最繁华富庶的京城。
一个随便开小铺的商人,也都是不显山露水家底浑厚的,更莫说那些在各处有铺、有多家铺子的大商家。
权贵、世家、名门,就更不用说了。
她没有能耐改变整个社会格局。
让她改变楚家命运,为她男人科举铺路,还是做得到的。
“好,大舅省得。”张春成笑眯眯地应下了。
忽又问:“那绿豆糕可要交给大舅?”
毕竟是舅舅,问起生意事也是客气得很。
只不过依然是直接问的芊娆,而不是其他人。
“绿豆糕想在镇上卖,就要看怎么卖了。”芊娆却道。
“给铺子供货怕是不实际了,毕竟糕点铺自己会做,一般的铺子不卖这个。”
“最好的方式是沿街叫卖,就比较耗人工。”
“但是大舅有驴车,方便摆摆摊儿或是沿街叫卖,也可以给认识的铺子薄利多销。”
“这个少备些货别耽搁了时间。”
“若是大舅愿意做这个,等木蒸屉做好了,我们再把成本算一算。”
“不过我计划是一文钱一块卖出去,给大舅的话,按两文钱三块的价。”
“每一块都会比糕点铺的略大一些,毕竟不能和糕点铺的精致点心比,买来是充饥的。”
“不过别和早摊生意比,街上包子馒头、油条豆浆、馄饨饺子、面条饼子都是做早摊生意的。”
芊娆侃侃而谈,将小本买卖一道,细细说与大家听。
张春山听得一脸赞叹.
“你这丫头若出生在镇上,定是做买卖的好手。”
“可惜我空有伶俐劲儿,在娘家却没有施展机会。”
“还好嫁进楚家门,夫君信任我,爹娘兄长也能听我说话,不觉得我是在说胡话。”
芊娆一脸谦虚感慨地笑了笑。
“你这丫头是个好的。”楚志豪连忙夸了一句。
“得亏他们肯听你说,不然要错过这么好的赚头了。”张春山哈哈一笑调侃道。
“对了,除了绿豆糕,你可还会别的点心?”
楚家没见过大场面,以为靠绿豆糕就能赚大钱了。
他在镇上多年认识不少人的,自然明白买卖不能单一。
做干货送货可以撑一时,时间长了品种不多也不是长久之计。
卖糕点更是如此,沿街叫卖若只有单一品种,客人得走一半。
街头做早档买卖的是做一个品种,但这个品种附近必有其他品种可选。
“别的品种我脑子里还没有试做过,但我相信万物皆有共通之理,一窍通、窍窍通。”
芊娆指了指自己的头脑。
也是间接表明,她会的这些,只是脑子里想出来的。
“那你可以想想了。”张春山调侃地笑道。
在他眼底深处却藏着深沉的好奇。
难道这丫头是个天才神童不成?
光是用脑子想,就能想出一个东西的制作方法?
但他是精明人,并不会将这种疑惑问出来,让对方为难。
只要能做出来,只要能赚钱。
楚家与张家也是嫡亲的亲戚,一起赚钱皆大欢喜。
至于根源如何,并不重要。
“若是大舅能找来桂花、梅花、蔷薇……我也可以做一些花糕。”
“至于其他的……我得慢慢想,还要试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