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妯娌吵架的动静惊动了附近几家邻里。
芊二丫不回门的消息立刻传了出去。
那天在桃树坡母女的对话、芊徐氏的怒骂。
又仿如昨日才发生一般,再次在村里疯传。
一时间妇人们议论得热热闹闹,议论之余再啐骂几句芊徐氏不是人。
而芊娆在院子里公然说出的那番话,其实也不只是为了怼大嫂如何。
她要的就是将“芊家苛待芊二丫、收了聘礼没有嫁妆就将人推出门”这一事实宣扬出去。
没道理只有她一人被笑寒酸,被笑没有娘家。
一个巴掌拍不响,芊家的过错更大,更应该被骂
最重要的是,以后若与芊家有什么冲突,大家也能明白因果。
不是芊二丫不孝,而是芊家理亏在前。
从一开始她就表达了这种态度。
而这一天过去,不管芊徐氏在村里怎么应对村里人的议论,芊家确实没有来人接他们回门。
而这也是芊家表达的态度。
不管芊徐氏与人说一百句一千句芊二丫不孝、楚瘸子没出息,也只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楚家与芊家离得远,楚张氏在家里忙着准备晒干货,没空儿在村里走动。
不知道芊家那边还骂到她儿子了,不然这一架肯定要吵起来。
这一天,芊娆在书房与楚默云各自写字。
她想到了说哪个故事就会说与他听,他写完又继续抄书。
中饭后她还回屋歇了中觉,不过拒绝男人上炕。
不过到了夜里就没有拒绝的理由了,说不得又是甜美温馨的一夜。
俩人也渐渐有了相处的默契,不会影响第二天早起准备早饭。
之后几天都是大晴天。
泥泞的路面也在第二天就完全干掉,正是晒干货的好天气。
赵家也把四张盘箕和两担箩筐送过来,楚张氏连忙付了剩下的钱。
楚星河在村里收了一批去年的黄豆和绿豆回来。
嫌数量不够,就说去张家坡和仙桂村再收一些。
楚张氏却不同意一开始就存太多货,哪怕是做干货需要的材料。
一家人商量时意见不一。
楚默云不好开口,因为芊娆说过这买卖他们不参与。
但最后还是提醒爹娘和大哥,既然大舅常在镇上走,人脉和见识自然不一样。
娘不肯多收黄豆,那就不去仙桂村,只去张家坡好了。
一语惊醒全家人。
楚星河立刻去村长家借了辆驴车,当天就往张家坡去了。
还不忘带走了芊娆画的木蒸屉图纸。
等回来时,不但拖了一车黄豆和绿豆,大舅也赶了自家驴车载着老太太过来了。
大舅张春山不到五十年纪,从年轻时候就常在镇上做工、送货。
置办了驴车后更方便跑镇上。
每天往镇上酒楼送新鲜蔬菜,有时还会送鱼、送村里的时鲜果子。
再从镇上带货回来,家里边就开了间杂货铺。
有时还让村里人搭顺风车,或是按村里人的要求往铺子里添货,给大家行方便。
不管是在镇上还是在村里,都极有人缘。
这也是楚家意见不一时提到大舅,立刻就达成共识的原因。
见楚张氏还在埋怨儿子收多了黄豆,现在也不需要那么多绿豆,张春山立刻批评她没见识。
“妹子你傻啊,这买卖是要往镇上送货的,多攒些货一次送过去才有钱赚。”
“难道你还想就摆个小摊,拿着小秤几斤几斤地卖呐?”
“干货铺子收货,那可是几十斤、几百斤在过秤呢。”
张春山一席话吓到了楚张氏,几百斤那不是卖粮吗。
一亩田也才收几百斤粮哪。
芊娆在一旁帮忙搬绿豆,适时开口。
“一天晒不了一百斤干货,都是小打小闹,糊口而已,离赚钱远着呢。”
她说的一百斤,不是一百斤豆子也不是一百斤泡发的豆子,而是实打实的干货。
一斤黄豆在一般人手上能泡出三五斤湿黄豆,在她手中能泡到八斤,再多就不合用了。
去年的黄豆价高也就十文钱。
在村子里收买得多了要么抹去一些重量、要么价格去一些零头。
但豆皮是要晒干才卖的,重量早就发生了几次变化。
原始成本是干黄豆、柴、人工这三件。
她估算终极成本不能低于三文,就是卖三文也是亏本买卖。
在此基础上提两文利,一百斤就是两百文钱的最低赚头。
而卖到镇上铺子,又不能这么算了。
预测铺子里卖十文的价,他们要提到八文的底价。
也就是叫价十文,给人还掉两文的余地。
她将成本、各种可能被还价的因素都考虑上了。
楚家人还没什么感受,张春山却是目光诧异地看着她。
“这小媳妇会算帐,是个不糊涂的。”
“这干货就是她做出来的,不然我们哪会做呢。”
楚张氏连忙在旁解释,又把绿豆糕的事儿也说了一遍。
“绿豆糕也可以做。”
张春山立刻笑道,目光又好奇地看向芊娆。
芊娆一脸坦然地继续帮忙。
对于大舅的好奇,她知道唯有坦然才能消除别人的疑惑。
你越是躲躲闪闪、唯唯诺诺,越是容易让人起疑心。
忙完之后,楚张氏要去买菜张罗晚饭,让张春山拒绝了。
“我不吃了,我来看看货,说好价我就回去了,让娘留下来帮你们几天。”
张老太太过来,就是知道闺女家现在刚开始做干货会很忙,过来搭把手。
张家的儿媳、孙媳几个,已经不需要老太太来管事儿,更不需要老太太张罗吃饭问题。
来闺女家住几天也就方便了。
晚饭原本就是楚袁氏负责,楚张氏立刻让她去做晚饭。
其他人都去堂屋里谈正事儿,张春山看向准备回西厢的芊娆,指名让她来。
“外甥媳妇,这活计是你弄起来的,这谈价怕还要你在场。”
芊娆看了楚默云一眼,就被楚默云牵着往堂屋走。
看他们小俩口感情好,张老太太脸上的笑容更浓,和楚张氏嘀咕。
“又要抱孙子了咯。”
楚张氏也是一脸笑容。
把芊二丫娶进门是她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儿了。
堂屋里,楚张氏亲自去泡茶,并没有使唤芊娆。
张春山笑看着芊娆。
“既然把大舅叫过来,刚才你又说了成本和叫价,你打算以什么价给大舅呢?”
“大舅不先问问我爹和大哥呀?”
芊娆诧异,这是要直接与她谈价吗?
可她把买卖给了楚家,当时就说清楚了他们二房不参与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