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每天都要歇中觉还不准男人打扰时,意识都在空间里忙碌,已经攒下许多覆盆子酱了。
到时可以悄悄混用一些增加家里的储存量。
所以趁这机会先把话透个风儿,以后也好操作。
“好,我去收一些。”张春山连忙爽快地应下了。
他有驴车,往各村里收货、往镇上送货,都很方便。
说起赚钱的话题,气氛总算又融洽起来。
芊娆已吃完了饭,过去将楚扬抱了过来。
谁也没有再去管楚袁氏,饭后楚张氏和张老太太收拾碗筷去厨房里。
张春山吃完饭连茶也没喝,立刻赶着驴车先回家去一趟,他心里还搁着一个事儿。
那就是芊娆顺口提过的卤味。
楚家人听完就过了没有多想,他却是留了心的。
他常在镇上跑,自然知道卤味铺子生意有多好。
人家开铺的都是几代人流传下来的手艺,可不是谁都学得到的。
若这外甥媳妇真的做得出来这手艺……
张家还有个屠夫呢,也不是每天都有杀猪活儿干的,不过平日里摆肉案也能贴补家里罢了。
但若可以帮着把卤味做出来,不是增加了一笔大赚头吗?
张春山心里惦着这件事,又有楚默云给张小柏的竹纸和书也要拿回去。
这边楚默云和娘说了一声,拿了只大竹篮又把屋檐下晾晒着的马齿苋铺在篮底。
等芊娆带楚扬洗了手脸,牵着出来就一起去村长家买鸭蛋。
他们刚走出院子,就看到一个小少年蹲在篱笆外头。
是原主的弟弟,八岁的芊耀。
芊耀似乎一脸烦恼正垂着头在叹气。
看到他们出来连忙站起身,挠着头一脸别扭。
“你在这里做什么?”芊娆蹙眉,先开口询问。
她拥有原主记忆,自然认得这个自她穿越、出嫁以来其实还没见过的弟弟。
“我、我……娘让我来的……我的笔秃了,纸也快用完了……”
芊耀小小年纪,却因算命的说有状元之才,从小就被芊家娇惯着。
也确实很有读书天份,傲气自然形成。
这时候被娘推出来找姐姐姐夫讨要东西,觉得很伤面子。
可是不讨,娘又说不再给他买了,让他自己找姐夫去。
他蹲在这里许久也没想到要怎么开口。
此时被姐姐问起,才结结巴巴说起来,声音越说越小。
一张还带着婴儿肥的小圆脸,早已尴尬得满脸通红。
“我只有用过的笔,没有新笔,你若不嫌弃,给你一支小豪。”
楚默云抢在芊娆之前开口。怕她不喜芊家会直接拒绝。
作为芊家女婿他其实没去过芊家,也知道媳妇儿与娘家关系不好。
只不过小舅子来了,还是要客气点对待的。
大人的矛盾也不应该连累到他身上,他才八岁。
“好。”芊耀仰头怔怔地望着楚默云,愣愣地点了点头。
楚默云将竹篮放在地上,转身回去书房。
芊耀连忙蹦蹦跳跳跟在后头。
芊娆无奈地跟在后头。
她是不打算搭理芊家,却不能凶一个孩子以后不许来楚家找她。
这孩子果然机灵,见姐夫松了口立刻就攀上去,都不看看她的脸色如何。
也对,芊二丫在芊家本来就没地位,楚默云却有童生功名。
“姐夫,我想要《论语》……”
一进书房,芊耀立刻被书架上那么多书惊到了,目光亮了亮,立刻向姐夫讨书。
“就学《论语》了?”楚默云看了芊耀一眼。
“这时候不应该刚学完《千字文》,在学《对仗歌诀》和《百家诗》吗?”
村塾与外头的私塾一样,启蒙之后先读的是蒙学,之后才会增加一些诗歌对子。
《论语》是四书五经,对于普通学童居多的塾学,十岁之前都不会教。
只有自小有天赋,或只教有天赋学童的塾学,才会比普通学童提前学到这些。
再有就是……自己有天赋,在认了很多字后会自己提前读一些书籍。
“嗯,在学《对仗歌诀》和《百家诗》,我想先读读《论语》。”芊耀歪头。
虽然他自幼聪慧且清高,在村塾里也不屑与那些读书成绩不好的人说话。
在姐姐嫁给眼前的人后,他也曾瞧不起这个人。
一个不能考科举的瘸子,能有什么前途?
然而真正站在这人面前,他却忘了自己曾经的瞧不起。
只觉得拥有这么多书、还有大书房的姐夫,好厉害!
“想要读《论语》,先把你的课业拿来给你姐夫看看。”芊娆走进来。
“读书是要真正用功,读得进、学得会,可不是摆看的。”
“不是让别人觉得你现在能读《论语》好厉害,而是要你自己读懂《论语》,读懂这书的厉害。”
“我们读书人的事情,你懂什么?”
芊耀见姐姐阻止,立刻生气地瞪着她不客气地说。
“对姐姐如此大呼小叫,你算什么读书人。”楚默云目光责备地看着他。
芊耀这才低了头,有些气闷又不敢再辩驳。
“你二姐说得对,不是把《论语》读过一遍就能自诩读书人,而要看你是否读得懂。”
“拿你过去的课业来衡量你读书的成绩,并无错处。”
“你想要考科举更要戒骄戒躁、谦逊有礼贵而自持,科举除了天赋,还要坚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等你想明白了,可以来我这里借书,以上本读懂的情况来换取下本,不能惜书爱书之人,也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楚默云语气平和,却如夫子般一通训诫,只训得芊耀撇着嘴不高兴,却又不敢反驳。
“好了,先把这支笔和这几张纸拿回去,会裁纸吗?”
楚默云见他不服气也懒得多说,拿了纸笔给他。
“会。”说到别的了,芊耀才连忙抬头回答。
“你现在还是认字为主,平日里可用秃笔沾水在桌面练习,练顺了再在纸上写。”
“寒门学子不易,好好读书将来光耀芊家门楣。”楚默云又叮嘱了几句。
都是做为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以及对芊耀寄予的厚望。
芊耀没能如愿讨到书也只拿到这么点纸,心里很不开心。
他随便点了点头,接过纸笔作了个揖,转身就跑掉了。
看着他一副不受教的态度,芊娆拧眉不高兴地咕哝。
“芊家不会想让咱们以后都承担芊耀的读书吧,又是纸笔又是书的,下回不得找咱们要束修?”
这如意算盘真亏他们打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