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
他没想到这个有才华又正直的读书人,竟然搞出欺骗的事情来。
“何先生息怒,这是内子芊氏。”
见何掌柜生气,楚默云连忙躬身作了个揖,神色恭敬地解释原由。
“芊氏聪慧,打小自家中兄弟读书时偷偷认了些字,是个心思灵巧有主意的人。”
“她进门以后见我写字,也要写话本子,我不拘着她由她喜欢。”
“她也看过不少闲书,心中自成想法,古灵精怪、异想天开的念头不少。”
“只不过她是女子,怕世人轻鄙,便以芊九为名交给我出面来书局交稿。”
“楚山客与芊九,是我夫妇二人代名,不敢长作隐瞒。”
芊娆与楚默云商量好,只要话本子能得到书局重视,他们就可以说明真相。
为的是以后交寓言集时,消除书局疑惑。
一个读书人再是厉害,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
短短十三天,又是一册《楚山寓言集》,又是一册《嫡女风华录》。
可是不小的工作量。
芊娆自己写完这一册内容,也是满打满算的辛苦,不可能再去写多的东西。
就算这一次书局还未觉察,以后呢?
时间长了总会怀疑的,还不如瞅准时机自己交代清楚,以示诚意。
果然,在何掌柜见面就追问话本子,还说让楚默云应该以话本子为主、寓言集为次时,他们就知道时机到了。
芊娆才会开口说出“芊九”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出自一个少年口中,直接点爆了何掌柜和帐房先生。
这个少年竟然是女扮男装的楚二媳妇。
更是把他们如遇天雷,轰得外焦里嫩,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这世间才女有不少,舞文弄墨者,吟诗赋对、琴棋书画精通者也不少。”
“我们开书局的这点见识还是有的。”好半天后,何掌柜才找回声音。
他咳了一声,微笑地打量着模样淡定乖巧站在楚默云身侧的小媳妇。
容貌标志、气质淡然、身段……
此时她浑身散发着“我是个朝气蓬勃少年郎”的气息,让人……
不知说什么好。
“芊氏……”
何掌柜收回目光,开口道,“不知如何证明这书为你所写?”
以他的精明,也不排除这小媳妇是被推出来做谁挡箭牌的可能性。
“回先生,我可以现在写给你看,并且接受你对书中问题的解答。”
“也请两位先生和书局,为芊九身份保密。”
“毕竟书局开明豁达,买书者态度难说,别家书局立场更难说。”
“避免任何风险和隐患,也是为保障《嫡女风华录》的销量,包括《楚山寓言集》,也是如此。”
芊娆行了敛手礼,立刻站直身又恢复少年姿态。
而她的话简单明了,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保护作者信息免出事端,也是书局应履行的义务。
“好,老吴你快拿笔墨来。”何掌柜就冲着她这番淡定言论,心中已满意几分。
吩咐了帐房先生去拿笔墨纸张,何掌柜伸手要来第二册书内容,就在桌旁坐下翻看起来。
“你写到哪儿了,现在接着写,不写完两张我都不会满意的。”
芊娆无奈,只得在桌边坐下。
帐房先生那里有现成的笔墨,芊娆把纸铺开,比自家纸张要略大一点。
但她并不愿意多写一个字,于是动手先裁去一些边角。
看她动作熟练细致地将纸张变成话本子纸张大小,何掌柜微微一笑,目光变得饶有兴致了些。
铺好纸,她也不多话,提笔沾墨,熟练地在砚台上磨去多余的墨汁,就写了起来。
没有疑惑、没有拘束、没有多思,下笔行云流水不曾停留。
帐房先生微微探着头,站在斜对面看着绢秀的字体一个一个呈现在纸面上。
帐房先生也细心,拿来的是书局一样成色的竹纸,并非自己常用写字的宣纸。
因此看着很快就出现两列字的纸面,很有之前看第一册内容时的感受。
那天芊娆同楚默云离开之后,何掌柜当天就将书稿看完,又给了帐房先生看。
俩人一致认为这书要赚。
寓言集再好,不是话本子这样故事连贯成线的作品,可买一册、可买两册,可以想买哪册就买哪册。
话本子不一样,故事框架已成、人物若深入人心,缺了哪一册都是人生缺憾哪。
书局既印话本子,他们自然也是常读的,这种身为读者的感受,他们最是清楚。
两部作品第二天就送到了县城,出现在墨池先生书桌上。
第三天墨池先生的评论就传了回来,让他们关注写书人,务必保障下文。
墨池先生的态度,自然也意味着他十分看好。
前几天,墨池先生来信催促《嫡女风华录》下文,说他以读者的心态再读此书,很是期待。
何掌柜这才意识到先前他说的后悔问题。
就怕楚二不知轻重缓急,先写了价格更好的寓言故事,而忽略了量多取胜的话本子。
没想到……
谁会想到,墨池先生喜欢且毫不吝啬夸赞的《嫡女风华录》,会出自一个小媳妇之手?
而这个小媳妇既然是嫁的楚二,也就意味着,最多是镇上出身的小家碧玉。
他还没往小村姑那面去想,不然这心理阴影面积,怕是要无限扩大了。
后厅上谁也没有说话。
芊娆专注地写着后文,楚默云负手站在她的身后侧,心思百转。
帐房先生又站在楚默云的身后侧张望着,不敢上前怕挡着光亮,影响人写字。
桌子对面,何掌柜不知何时已直接翻到了最后两页,看完之后便看向芊娆。
芊娆已写完一张挪到一旁,立刻被他接过来看,与他刚看的最后两页的剧情无缝衔接。
惊艳的目光瞥了一眼对面,又铺好纸继续写字甚至没有停下来喘口气的“少年郎”。
她写字都不显柔美女态,反而有种恣意洒脱之感。
她这自然流露的气质,莫名给人一种“这就是芊九”的感觉。
……芊娆写完,也没有表现出松一口气的反应。
她始终神色坦然,这时也气定神闲地搁下笔。
最后一张也写好了,递到何掌柜面前。
她道:“若是先生连这两张也收,那下回我可能要少交两张了,两百张差不多是一张书的量,也好算钱。”
算钱……
原本超然物外、潇洒优雅的才女形象,轰然倒塌。
“我在每一册最后都会留下伏笔或悬念,这才引人期待。”
“这两页是下一册的内容,万莫放在上一册,影响故事节奏。”
她又叮嘱了一句,刚倒塌的才女形象,又瞬间立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