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十天,除了有一次阴天,其余都是大晴天,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
楚星河去田里看过两回,其余时候都在忙着晒干货。
黄豆绿豆不够的都有张春山收了送来,不分散楚家人力。
外婆也得到了张家人同意,继续住下,过了几天外公也过来了。
有了两位老人帮衬家里活儿,菜地也有人照看了,楚家人也轻松了不少。
楚志豪已经恢复到能自己去井边挑水、搬柴、搬箩筐,分担一些力气活儿。
芊娆不敢直接治愈,后来就不再加料,但叮嘱爹娘,药不能停。
家里边有赚头,楚志豪心里负担没那么重,状态自然是好的。
后来在村里药庐换了调理方子,继续吃着药。
楚默云装瘸总算养成了习惯,一副已坦然接受事实的模样,开始改走写书赚钱的路子。
而他也担下了第二册《楚山寓言集》的一半故事,令芊娆省心不少。
芊娆则是继续负责早饭。
馒头、葱花卷子、刀削面、拉面、鸡蛋饼子地换着法儿吃。
还有楚扬的吃喝、温泉泡澡、肚脐贴,几天下来,孩子的体质明显改变。
原本瘦削的身子多长了几斤肉,小脸也变得圆润不少。
而她白天写话本,晚上缝新衣。
很快完成了嫁衣,以长针、短针、十字针的方式勾勒了简单别致的绣花,也省了不少时间。
之后给男人做了长衫,在袖口、衣襟、衫摆上不同角度地呈现了墨竹风骨。
楚默云穿上后很是喜欢。
之后又花了两晚时间给楚扬做了一身衣裤,还有一条绣有小花和蝴蝶的小腰带。
孩子欢喜不已,拿着去给爹娘看、给爷奶看,得到夸奖才心满意足。
只不过他眉开眼笑雀跃的样子,却令楚袁氏很不高兴。
她将小腰带一把拽过去,嫌弃地骂起了孩子。
“你一个小娃系什么腰带!上茅厕都不方便!真是自添麻烦!”
骂完就将小腰带随手扔进放在箱子上的衣篮里。
楚扬见状顿时“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很是委屈。
孩子的哭声很快招来楚张氏和张老太太。
楚袁氏坚持她那一番说辞,虽未点名道姓,却也是在指桑骂槐了。
芊娆在西厢听见也是一脸难看。
楚默云见状摸摸她的头,低声安慰:“这事儿你别出面了,我去。”
他走去东厢站在廊外,直接冷着脸开口。
“说了多少遍了,扬儿肠胃不好有寒积,这些天里才好了些。”
“他二婶也是怕他容易凉着肚子,做了条好看的腰带给他系着。”
“大嫂你没发现那是条宽腰带吗,小孩子自然无需系腰带,但那宽腰带却能遮住肚子。”
“腰带不长还缝了粘扣,孩子自己就能系好,也方便他摘下。”
“也不是要孩子每天系着,就像新衣裳一样,讨孩子一个欢喜罢了。”
楚张氏听了儿子解释,不高兴地横了楚袁氏一眼。
“去把腰带拿来,孩子自己高兴系就系,你别管了。”
楚袁氏只得一脸郁闷地把腰带拿回来,被楚张氏一把夺过,牵走了哭着的孩子。
这次的事情,就连外婆都对大外孙媳妇有些不满了。
没少嘀咕,他们张家儿媳、孙媳都是几个。
四代同堂不分家,也没见谁闹腾口角,成天鸡飞狗跳的。
言下之意,人丁简单的楚家,反而有搅家精。
楚张氏被娘说得心情不好,对楚袁氏的要求就多了起来。
芊娆冷眼旁观,对外婆很是感激。
有这样明白事理的娘,婆婆这个张家闺女不会太歪。
只可惜,婆婆这个楚家娘,却未能教得楚明月那样的闺女明白事理。
但这些都与她无关,过不下去她也闹分家就是了。
之后她抽空又为自己做了双鞋,再看一眼男人的脚……
楚默云连忙道:“慢慢来,针线活儿分散了你太多时间,写话本子更累了。”
“嗯,先赚钱,其他的来日方长。”芊娆一笑,也就搁下了针线。
现在什么事都不能与话本子比,为了赚钱,她也要拼了!
四月的尾声,在又一场大雨中到来。
楚家最后挑出来的豆皮还只晒得半干。
还好他们一直有注意天气,没有上赶着弄新的,不然就要造成损失了。
这次的雨势没有上回的大,张春山还是赶着驴车来了。
这次不拖干货,只送绿豆糕,他又增加了几家订单。
都是认为新鲜便宜好吃、送货上门方便的小订单。
有的是要每天送、有的是要隔天送,恰好平均一天要一百块左右。
张春山原本就要往镇上送菜、山里干货、猪肉,有时也送鲜果什么的。
先绕到桃林村来再去镇上,也方便。
只不过这天下雨,去一趟镇上难免麻烦一点。
他看向芊娆笑问:“外甥媳妇,可还有别的干货?”
“可以让大舅的驴车装满一些,跑一趟更划算一些?”
“当然有。”芊娆奉完茶,立刻开口。
其实最近她也有些赚不到大钱、发不了财的焦躁。
连她赚钱的话本子尚且离买山头遥远。
一万斤干豆皮才能赚到她一册话本子钱的楚家,又何时能攒齐合伙的本钱?
所以增加干货品种也是她在考虑的事情,不过一直在等一个契机。
现在,大舅终于问了,她就摆出一副早已思考过许久的认真表情。
“既然说到干货,自然是有规律可寻的,黄豆、绿豆、红薯皆可做干货。”
“所以先说远的,等今年收红薯时,劳烦大舅多收一些回来。”
“我这边正在琢磨新的图样,到时也要大表哥来做套工具。”
“还有今年桃树坡的桃子,我希望咱们家都能收回来。”
“就算是村里人家去摘的,咱们花些钱收了。”
她说着看向爹娘。
“咱们要卖桃子?”楚张氏神色愣愣地开口。
“做桃肉果脯,不卖鲜桃子。”芊娆解释,又看向张春山。
“到时要提前准备密封质量好、不漏气儿的瓦坛子,用来封存果脯。”
“好,这个容易,我们杂货铺有进货,好谈价。”张春山立刻答应了。
“果脯我吃过,那是果肉干,有的是用蜂蜜腌过的,有的放糖浸着,很甜腻,都是妇人、小孩子喜欢吃。”
“我的做法肯定会不同的,再说小孩子吃多了甜食不好,那种一味放糖的零嘴就该别卖。”
芊娆不客气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