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石山饭店后门小巷!
杨霖和孙、贺二人赶来时,黄诚身旁站了两个中年男人。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如此年纪,生意就做的这么大了。”
“是啊,像我们在他这个年岁的时候,还在厂里当学徒呢。”
两个中年男人说说笑笑,对于杨霖的欣赏,丝毫不加掩饰。
黄诚赶忙上前,摆手为他介绍道:
“这二位分别是肉联厂的郑主任,以及面粉厂的朱主任,杨霖兄弟,赶紧叫人啊!”
话音落下,杨霖微微一笑,迈步上前,挨个握手道:
“郑主任,朱主任,小子我叫杨霖,喊我小杨就行。”
“这可不行,”身材臃肿的郑主任笑道:“你如今的身份,可比我们高多了。”
一旁身形清癯的朱主任也笑着附和道:“是啊,一厂之长,怎么也比我们后勤部主任强。”
对于八大厂各自扶持下注的事情,他们这些厂里的高层干部早有耳闻。
自从昨日大会餐结束,再加上黄诚一推销,杨霖就被他们摸了个干净。
但尽管如此,酱料生意是该合作还要合作。
原因很简单,后勤部只负责一厂之内吃喝拉撒用。
对于这些商业间的竞争,他们丝毫不感一点兴趣。
假如工人吃不下饭,闹情绪罢工,才是他们最大的罪过。
杨霖挠头笑了笑,道:“二位真是捧杀我了,诚惶诚恐啊。”
闲谈几句过后,二人痛快的交出货款,各自都是一百斤。
如此一来,杨霖一日的收入,就从四千三,涨到了六千三!
现如今,龙国大地乘着改革春风,各路商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但这些人中,能够与杨霖这般比较日收入的,绝对屈指可数!
两天一个万户元,在这八十年代,足够分量当一颗财富明星!
然而杨霖并未表现出多大喜色,日收六千三而已,还是太少了一点。
等到经商环境彻底放开,压在大家伙身上的大山卸去。
就真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了。
届时,日收一万,两万,十万……百万,都不是稀罕事。
杨霖很清楚自己,仅仅是跨过了初期的原始资金积累。
现在远还没到可以得意忘形的地步,须得更加小心,打起十二万分精神。
……
离开石山饭店,杨霖将前两天买回来的自行车票都给了孙淮茹。
随即又在货款里,数出4500块,一并交到她手中,道:
“淮茹姐,你和秀莲姐去一趟供销社,买二十五辆自行车回来。”
“然后再走一趟县局,找韩龙帮忙,把自行车的归属方,都放在厂子名下。”
“这个事要尽快办好,我先去厂子里,有解决不了的事,再来找我。”
孙淮茹一手拿票,一手攥钱,明明很轻,但她觉得比山还沉!
实在是杨霖搞的这一出,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了些。
一旁贺秀莲也是看傻了眼,以前只听说杨霖多么多么赚钱。
可今天一看,他不仅赚钱如喝水,花钱更是如流水一样快!
瞧着两姑娘都愣在原地,杨霖忍俊不禁,又补充了一条道:
“记得买三辆二六女款的,方便你们女同 志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