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约法三章与一份“卖身契”
盈盈一水间2025-11-19 16:232,237

周专家更是急了:“陈同志,你这是什么思想觉悟?这是为国争光的大事,你怎么能……”

“周总工,为国争光和赚钱,不矛盾。”陈昂笑了,“我手下几千号工程师,个个都是拖家带口的。我拿不到利润,就发不出高薪,发不出高薪,人心就散了。我总不能天天给他们画大饼,让他们为了理想饿肚子吧?再说了,我赚了钱,才能投入更多的钱,去搞更大、更难的项目。这叫良性循环。”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昂收起了笑容,神情严肃起来,“项目所衍生的所有民用技术专利,归未来科技所有。军用专利,我们可以和国家共享,甚至无偿转让,但民用这块蛋糕,谁也不能动。”

三个条件,一个比一个离经叛道。

这已经不是合作了,这简直就是把国家当成了一个投资人,还是个只管看门、不管分钱的投资人。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那个年轻干事脸色涨得通红,几次想站起来反驳,都被秦老用眼神压了回去。

周专家张着嘴,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一辈子都在体制内搞科研,经费靠申请,成果归国家,陈昂说的这些,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良久,秦老才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陈昂,你知不知道,你这些条件,拿到任何一个会议上去讨论,都会被当成是天方夜谭?”

“我知道。”陈昂点头,“所以,我只跟您谈。因为我相信,您看到的不是那些条条框框,而是这背后,能让‘龙芯一号’以最快速度咆哮升空的可能性。”

秦老深深地看着陈昂,仿佛要将这个年轻人彻底看穿。

眼前这个年轻人,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没有赌咒发誓的保证,他只是平静地、赤裸裸地将一套商业逻辑摆在了台面上。可偏偏是这套逻辑,让他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和活力。

“好。”秦老一拍桌子,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我答应你。安保我负责,管理你负责。钱你先垫着,利润我们照给。民用专利是你的,军用专利是国家的。我给你最大的自主权!”

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但是,我也要跟你约法三章。”

“您说。”

“第一,时间。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年之内,我要看到‘龙芯一号’原型机点火试车。两年之内,我要看到它装机首飞。做不到,你之前说的所有条件,全部作废,连人带技术,全部收归国有。”

孙建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两年首飞?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涡扇六搞了快二十年,连个稳定的地面试车都做不到。

陈昂却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可以。”

“第二,人员。周总工和他的团队,会作为军方代表常驻项目组。他们不干涉你的管理,但有知情权和建议权。你不能把他们当外人,技术上,要对他们完全开放。”

“没问题。我正缺一个懂行的甲方来随时提需求。”陈昂答应得很干脆。

“第三,”秦老站起身,走到陈昂面前,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的命,从今天起,不完全是你自己的了。安保级别会提到最高。我不希望我们的‘心脏’,在长出来之前,就被人给挖了。”

这句话里,透着一股血与火的味道。

陈昂也站了起来,他看着眼前的老人,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

秦老从随行的警卫员手里拿过一份文件,递给陈昂:“这是我个人签署的授权令。凭这个,你可以调动权限范围内的任何资源。但是,记住我们今天的约定。这既是授权令,也是一份‘军令状’。”

陈昂接过那份薄薄却重如泰山的文件。

孙建业在一旁看着,心里五味杂陈。他觉得陈昂今天签下的,哪是什么军令状,分明就是一份“卖身契”。把自己和整个未来科技,都押在了这颗小小的“龙之心”上。

赌赢了,一飞冲天,化身真龙。

赌输了,万劫不复,粉身碎骨。

秦老雷厉风行,第二天就带着大部分人返回了京城。他需要去摆平更高层面的阻力,为陈昂争取到一个绝对封闭的研发环境。

留下的,是以周志新为首的二十人精英团队。他们是国内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顶尖专家,平均年龄超过四十岁,每一个人拎出来,都是各大研究所的总工级别人物。

团队里最年轻的,也是最刺头的,叫刘建军。三十出头,哈工大博士毕业,恃才傲物。他是涡扇六项目中,负责燃烧室设计的核心骨干。

当陈昂宣布“龙芯一号”项目组的全新工作制度时,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他。

“陈总,我不同意!”刘建军扶了扶厚厚的眼镜,手里拿着一本打印出来的工作手册,“您的这个制度,完全不符合科研规律。什么叫‘扁平化管理’?科研项目必须有明确的上下级和责任划分!什么叫‘以数据为唯一权威’?那还要我们这些总设计师干什么?还有这个……项目奖金池?这是在用金钱腐蚀我们的科研精神!”

他义正言辞,身后几个老专家也纷纷点头,显然对陈昂这套“资本主义”的搞法充满了疑虑和抵触。

陈昂没有生气,只是笑着问:“刘工,我问你个问题。涡扇六项目,从立项到今天,开了多少次技术论证会?”

刘建军一愣,想了想,报出一个惊人的数字:“大小会议,不下三千次。”

“那你们为了争论一个技术路线,写过的报告,打过的嘴仗,花的时间有多少?”

刘建军的脸微微有些发红,这个问题,戳到痛处了。项目组内部分成好几个派系,为了争夺话语权,内耗极其严重。

“我不管你们以前是怎么做的。”陈昂收起笑容,环视众人,“在我的地盘,只有一条规矩:少废话,多干活。谁行谁上,不行就让。谁能用数据和结果说服我,谁就是权威。至于奖金,你们可以不要,我会让人把属于你们的那份,折算成锦旗,送到你们单位去,保证光荣。”

这话说得,又损又噎人。

刘建军气得脸都青了,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周志新一把拉住。

“建军,少说两句。”周志新摇了摇头,他昨天亲眼见识过水刀的“神迹”,对陈昂的信心比其他人要足得多,“我们先看看,陈总到底打算怎么做。”

第一步,就是冶炼全新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周志新团队本以为会看到一个巨大的、烟熏火燎的冶炼车间,至少得有一个几十吨的真空感应炉。

继续阅读:第126章 吹牛吧?就这么个小玩意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跨越400年:我把未来搬回1982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