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非常专业。在场的行家们都点了点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陈昂。
陈昂摇了摇头:“钱老,都不是。‘盘古之心’,不是利用核裂变,而是基于‘微型冷核聚变’。”
“冷核聚变?!”
这四个字一出口,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冷核聚变?!”
“这……这不是已经被国际科学界证伪的理论吗?”
“就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后来无数科学家都证实此路不通!怎么可能……”
“陈总,这个玩笑可开不得!这关系到国家战略,不是科幻小说!”
质疑声、惊呼声、议论声此起彼伏。刚才还算平静的会议室,一下子变成了嘈杂的菜市场。在这些搞了一辈子核物理的专家看来,“冷核聚变”这四个字,跟“永动机”几乎可以划上等号,都属于民科和骗子的范畴。
就连一直力挺陈昂的秦老,此刻眉头也紧紧地锁了起来。他知道陈昂有通天的本事,可这次玩的,似乎有点太大了。
龙振国将军的脸色也变得非常难看。他星夜兼程跑去德国,是去求“药方”的,可现在陈昂不仅没给药方,反而给了他一瓶“仙丹”,还告诉他吃了就能白日飞升。这让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戏耍了。
“安静!”
秦老用茶杯磕了磕桌子,发出一声闷响。会议室里渐渐安静下来,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依旧是怀疑和荒谬。
陈昂似乎早就料到了这种反应,他没有急着辩解,而是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写下了一组数据。
“‘盘古之心’一号原型机,已于三个月前在红旗农机厂内部点火成功。”
“核心体积:直径3米,高5米,圆柱体。”
“持续输出功率:5000千瓦,稳定运行超过2000小时,无任何衰减迹象。”
“燃料:从海水中提取的重氢化合物,理论上一公斤燃料,足以支撑其满功率运行八十年。”
“安全性:无任何高强度辐射,核心工作温度仅为85摄氏度,无爆炸风险,无核废料产生。”
当陈昂写完最后一笔,放下粉笔时,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如果说刚才他们觉得陈昂是在讲科幻,那么现在,他们觉得陈昂已经疯了。
这组数据里的任何一项,单独拿出来,都足以颠覆现有的物理学认知。而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那已经不是颠覆了,那是神迹。
钱学礼院士气得浑身发抖,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胡闹!简直是胡闹!陈昂同志,我尊重你为国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是,科学是严谨的!你写的这些数据,违背了最基本的热力学定律和质能方程!你是想告诉我们,你,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推翻了爱因斯坦,推翻了整个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大厦吗?”
“我没有推翻,”陈昂直视着老院士愤怒的眼睛,语气依旧平静,“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一条不同的路。”
“什么路?天上掉下来的路吗?”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是船舶工业总公司的总工程师,他负责航母的总体设计,“陈总,我们造的是航母,不是动画片里的宇宙战舰!我们需要的是经过千锤百炼、稳定可靠的技术!你说你的‘盘古之心’已经稳定运行了2000小时,证据呢?数据呢?实物呢?难道就凭你黑板上写的这几行字,就让我们把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武器,押在你这个闻所未闻的‘冷核聚变’上?”
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所有人都看向陈昂。
是啊,你的东西再好,也得拿出来给我们看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陈昂没有说话,只是转头看向秦老。
秦老明白了他的意思,沉默了片刻,对身后的警卫员低声吩咐了几句。警卫员立刻走出会议室。
几分钟后,会议室的大门再次被推开。几个穿着未来科技工作服的技术员,抬着一个用厚帆布罩着的、大约有一人高的金属箱子走了进来。
箱子被稳稳地放在会议室中央的空地上。
在所有人好奇的目光中,陈昂走上前,亲手揭开了帆布。
帆布之下,是一个造型奇特的、充满了工业美感的装置。它通体由某种不知名的银灰色金属打造,表面布满了复杂的管线和散热鳍片。装置的中央,是一个篮球大小的、由透明晶体构成的球体,球体内部,似乎有淡蓝色的光芒在缓缓流转。
“这是……”钱学礼院士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
“‘盘古之心’,小型化验证机。”陈昂轻轻抚摸着装置冰冷的金属外壳,介绍道,“功率只有原型机的百分之一,也就是50千瓦。但是,用来证明一些事情,足够了。”
他拿起一根从装置上延伸出来的、足有成人手臂粗的电缆,看向那位船舶总公司的总工程师:“这位总工,请问,这间会议室,包括整栋楼的供电系统,可以暂时切断吗?”
那位总工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
不等他回答,秦老已经直接下令:“按他说的办!”
很快,整栋大楼的电力被切断,会议室陷入了一片黑暗和沉寂。只有几扇窗户透进来的微光,勉强勾勒出众人的轮廓。
黑暗中,陈昂将那根粗大的电缆,插进墙上的一个备用工业电箱里。
然后,他走回那个奇特的装置前,在一个毫不起眼的控制面板上,轻轻按动了一个按钮。
没有声音,没有震动。
只有那个透明的球体,内部的淡蓝色光芒,猛地亮了起来!
下一秒,会议室的灯光,一盏接一盏地亮起。空调系统重新开始运转,发出低沉的嗡鸣。墙上的电子时钟,也恢复了跳动。
整个大楼的灯光,在同一时间,全部重新点亮!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呆住了。他们看着那个静静矗立在房间中央、散发着蓝色微光的装置,大脑一片空白。
一个一米多高的箱子,竟然支撑起了整栋大楼的电力消耗!
这……这怎么可能?!
陈昂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他拿起一个遥控器,对准了黑板旁边的投影幕布。
幕布亮起,上面开始播放一段视频。
视频的拍摄地,正是红旗农机厂那个巨大的“盘古之心”原型机所在的地下车间。视频里,梁卫国和他的团队,正在对原型机进行各种极限测试。
“……现在进行负载测试,加载功率5000千瓦,相当于整个城关区高峰期的用电量。启动加载!”
画面中,巨大的电阻器阵列被接通,发出骇人的红光和热量。但屏幕上代表功率输出的曲线,却稳如一条直线,没有丝毫的波动。
“……现在进行抗冲击测试,模拟8级地震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