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振国的手还死死抓着身旁控制台的栏杆,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不是没见过大场面,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勾心斗角的国际谈判,他自认心志坚如磐石。但此刻,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那个恐怖的数字反复碾压、重塑。
三百兆瓦,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动力参数,这是一个战略层面的变量,一个足以撬动全球力量天平的支点。
他脑海中闪过的不再是航母本身,而是一幅幅全新的战争画卷。
一支由这种“心脏”驱动的舰队,将不再是漂浮的钢铁城市,而是一个个高速移动的海上要塞。
它们可以支撑起覆盖整个战区的电磁屏蔽网,可以为天基武器提供不间断的能量补给,甚至可以在远离本土的地方,支撑起一个集团军的全部作战需求。
“我们的舰队,将不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在全球任何一片海域自由航行。”龙振国几乎是无意识地喃喃自语,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秦老没有说话,他只是走上前,绕过那些激动得有些失态的将军和专家,径直走到了陈昂的面前。
他没有像上次那样拍陈昂的肩膀,而是极为郑重地,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陈昂的手。老人的手掌布满厚茧,干燥而温暖,传递过来的力量沉稳而有力。
“孩子,你做得很好。”秦老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没有说谢谢,因为他知道,这两个字已经承载不起这份功绩的重量,“国家,不会忘记你。”
当晚,一场规格极高的庆功宴在招待所的小食堂低调举行。
没有记者,没有媒体,参与者只有项目的核心成员和几位远道而来的最高层领导。
桌上摆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农机厂食堂自己做的四菜一汤,但气氛却比任何国宴都要热烈。
林振东端着酒杯,第一次主动走到了梁卫国的身边。这位一辈子都以严谨规范为圭臬的海军总工,脸上带着几分醉意,也带着几分由衷的敬佩。“老梁,我服了。彻底服了。你们这帮‘野路子’,干成了我们这些‘正规军’想都不敢想的事。我老林这辈子没佩服过几个人,你算一个,陈总顾问,更算一个。”
梁卫国嘿嘿一笑,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老林,这你就说错了。不是我们野路子厉害,是陈总脑子里的东西厉害。我们啊,就是把陈总画出来的神仙图谱,给笨手笨脚地描下来而已。”
两个老头相视一笑,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过往所有的争执与分歧,都在这杯酒里烟消云散。
宴席过半,气氛正酣,秦老将陈昂叫到了身边。龙振国也在座,他亲自给陈昂倒了一杯酒。
“陈昂,‘龙骨计划’的成功,意义非凡。”秦老放下酒杯,神情严肃起来,“经过我们几个老家伙的商议,并上报中央,一致决定,授予你‘特别贡献勋章’。你是第一个在体制外获此殊荣的人。”
这个消息让喧闹的食堂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昂身上,充满了敬畏和羡慕。这不仅仅是一枚勋章,这是一个护身符,是一道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政治资本。
然而,陈昂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没有表现出激动或者谦逊,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然后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话。
“秦老,龙将军,勋章的事情先不急。我还有个新想法,想趁着今天各位领导都在,跟你们汇报一下。”
所有人都愣住了。“龙骨”这颗惊天动地的“心脏”才刚刚开始跳动,他居然又有新想法了?
“你说。”秦老做了个手势,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龙骨’解决了我们‘走出去’的动力问题。但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光有铁拳还不够,还需要有发达的神经网络。”陈昂站起身,走到墙边,那里挂着一幅巨大的华夏地图。
他伸手指着地图:“我们的通信太落后了。从京城打个长途电话到边疆,要转接好几次,等上大半天。信息传递的效率,决定了整个社会运转的效率。军事上,一道命令晚到十分钟,可能就是一场战役的胜负;经济上,一个市场信息滞后一天,可能就是几百万的损失。”
“我想做的,是为我们的国家,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一个陌生的词汇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对。”陈昂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用一种叫‘光导纤维’的东西,取代现在的铜线电缆。它的传输效率是铜线的上千倍。我们可以用它,把全国所有的大中城市,甚至未来的每一个县、每一个乡镇都连接起来,形成一张巨大的信息网络。到时候,我们可以在京城,瞬间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工厂的生产数据,可以进行实时的视频会议,老百姓甚至可以在家里,通过一个叫做‘计算机’的设备,获取全世界的信息。”
他顿了顿,抛出了更具诱惑力的部分:“同时,我们还要发展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让电话不再被电话线束缚,让我们的指挥员,可以在移动的战场上,随时随地指挥部队。让我们的生意人,可以揣着电话走南闯北。”
整个食堂鸦雀无声。如果说“龙骨计划”是震撼,那陈昂此刻描绘的蓝图,就是科幻。在场的人,都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精英,但他们依然无法完全想象出陈昂所说的那个世界。
“你的意思是……要重铺全国的电话线?”邮电部的一位副部长钱立群,忍不住开口了。他今天是被秦老特意叫来参加庆功宴的,本以为只是来见证一项军工奇迹,没想到火竟然烧到了自己主管的领域。
“不是重铺,是彻底的革命。”陈昂纠正道。
钱立群眉头紧锁,作为邮电系统的老人,他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个计划的恐怖之处。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这是要颠覆整个邮电系统的根基。他扶了扶眼镜,语气里带着职业性的审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抵触:“陈总顾问,你的想法很大胆。但是,你说的那个‘光导纤维’,技术从哪里来?建设这么一张覆盖全国的网络,钱又从哪里来?这恐怕不是一个小数目,比我们建几十个‘龙骨’还要多得多。”
他的问题很现实,也很尖锐。瞬间将众人从科幻的想象拉回了骨感的现实。是啊,钱呢?技术呢?
秦老和龙振国也看向陈昂,等待着他的回答。
陈昂笑了笑,似乎早就料到会有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