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冬月(一)
顾阳2025-08-03 09:136,074

冬月

原创 顾阳 飞鸟文集

2022年01月24日 13:42 听全文

        冬月(一)                                                                       

     初秋的早晨天是凉的。空气也是凉的 ,连墙面都是凉的。从寝室到学校的洗手间估摸着也就百十来米,但回到教室时连整个人都凉起来了。

     今天是星期一,穿过操场来到教室门前,手轻轻的转动着门把手,不经意间向右上空瞟了一眼,看到了天空中一架飞机在黎明破晓之际,尾部冒着白气,伴着低沉的闷响声像夜晚的流星一样划过天际,只是没有流星那样快、那样急。

校园的四周灰蒙蒙的,光线还不是很亮,门卫大爷倒是勤快,拿着扫把在门口那扫着洒落的树叶,左右左右的挥动着扫把,看他扫地的姿势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熟练。走到教室门口,一阵凉风吹过  身体有些微冷,疾步走进教室,打开灯来到自己的座位,开始准备课程了。教室里和外面可不一样了,可能是有暖气的关系,温度还算暖和 ,准备好上课的教具后,我望向窗外, 三三两两的女老师,衣着单薄,好似刚起床的模样,急匆匆的从门卫室打卡出来,又急匆匆的穿过操场的绿地回到各自的室里, 从她们的脚步声中,能感觉到跟我-样  ,天变凉了,还空气都是凉的,北京的天气真的冷了起来。

     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休息了一会儿,等我望向窗外的天空,天有些亮晴了,不再灰蒙蒙的了,这片刻的安静却让我想起了当初来到学校面试的场景。在来学校上班的前一天,我提前先到学校看了一下环境,经人打听才得知去学校的路,穿过一条林间小路,道的左边是废品收购站,右边是粮库。  再往前走一小段便是学校的门卫室,说实话这里的环境真的很简陋,来到校门口,大致的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中间是绿色的塑胶跑道,四周都是平房,学校的条件虽一般,但也算干净、整洁,最吸引我的便是校门口墙上的两行字“读书点亮心灵,书籍浸润人生"  ,平时就爱好读书的我,便对这产生了美意,  对这所学校也产生了莫名的好感,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这接下来的工作生活让我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愫。                             

    看过了学校周围的环境,便等待着工作的时间  过了两天,上班的时间到了,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学校的负责人是一个女老师,戴着眼镜文气  韵然,中等的身材,样貌真的可以用  “眉清目秀“来形容,正如是面由心生  我猜测她肯定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负责人,后来在工作的时候便证实了我的猜测。没有试讲只是让我临时带班,估计是为了在工作中考验我的工作能力。

拿到带班的教科书  ,自己到了办公室去备课,办公室里坐着两个男老师,一个看着考试卷子,“若有所思”的备题,另一个坐在我的斜对角,在认认直真的判作业,从他判的作业来看,发现他应该是教英语的老师,看到两人都在工作,我也没再多语。不一会儿的时候,几个年轻的女老师来到了办公室里,从外表来看,几个老师可能刚刚入行,这倒也好,年轻的教师,有新思想,新方向,教育需要新的活力,有朝气有活力的教育永远不死气沉沉,不古板教条,这样的工作氛围让我对这的好感程度又加深一步了。

     第二节上课零响了,我拿着准备好好的备课案,,走进了六年级的教室 , 孩子们很执情,看到了新来的老师 很兴奋,都在纷分议论着“这个 男老师长得好高、好帅”这个男老师好年轻” “这个男老临会不会一直教我们的课呢?”看到了新来的老师孩子们更显得活泼、可爱了,我的思路和灵感也来了,要知道 , 我可是一个见到学生就“风起云涌”类型的老师呢!把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后,便与孩子们聊了起来,孩子们的天真和话泼让我更坚定了自己从教的方向。 

      伴着一阵音乐的响起,上间操的时间到了  ,全校同学从班级出来,在操场上按顺序站到指定位置。六年级在最右侧靠墙的白线内,同学们很听  话,自觉地排着队,来到操场处,按照上操队形准备做操。广播响起,一名同学在主席台处领操,音乐轻快富有节奏,动作不难,我在后面跟着同学们一起做着操。这样的景象倒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小学时候也做广播体操时的情景。90年代的村小,整个学校都弥漫着乡土的气息,简单而又质朴,学校里的学生都是要准备做跨世纪的少先队员,时刻为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努力着。在学校的东侧是一个方形水泥台,在水泥台的西南角立着一根旗杆,每周周一的早晨。旗杆上都飘扬着庄严而又鲜艳的五星红旗,每到做操的 时间,全校师生一同到操场,面向旗杆处做广播体操。我记得当时全校的校服都是红白相间的颜色,做起操来,动作整齐划一,那时候在校长和老师的眼中,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  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更是新时代下未来的希望。在那个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都是积极、乐观的,而且都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抱负和志向,我庆幸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时光真的如白驹过隙-般,一转眼20年如弹指一挥间……

伴着整理运动的节拍结束后,孩子们有秩序地回到了自己的班级。两节课过后,中午午餐时间到了,由于学校没有食堂,整个学校的午餐是从校外准时、准点地送到学校的,饭菜是由专人直接送到班级的,老师的饭菜需要自己去餐厨室打饭 。我拿了餐具直接到餐厨室,里面摆设很整齐,大概是班级同学打完饭了,老师们也排着队到餐厨室打饭。可能是上午课时多了些,站在队尾,望着餐盆里的美食,不觉让人“垂延三尺”。

    打饭的老师们很有秩序,每个人都将这些美食盛到盘中。然后心满意足的回到班级准备,享受这美好的午餐时光,离开时像是给人“如获至宝”的感觉。轮到我打饭时,侧耳听到排在后面的几个女老师在小声的啼咕着,详细的听时,才知道是关于我的“咱们学校来了个男老师,课讲怎么样呢?长得有点帅。”七嘴八舌地低声说着。刚到单位,融入这个大家庭之前,难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与人相处,真诚很重要,关键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做事有风度,有眼界一直是自己要求的标准。安气的打饭用的餐具递到下个老师手中,  回眸一笑便径直走出门去。

   虽然秋天的早晨天气清爽,凉气袭人,但是晌午的阳光还是有些灼热。端着餐盘,回到班级时,抬头仰望天空,在阳光的映射下天变得更蓝了,云变得更白了,几十米的距离让我觉得额头热的冒汗了这可能就是老辈人说的“晒秋晌”,刚来到班级门口,孩子们看到老师打饭回来了,主动的把门打开了,连座位都准备好了.虽然跟孩们才相处一天 还是临时带班的老师,但孩子们这样的举动让我很感动,这是一顿让人感动而难忘的午餐。

    相比于上午的紧张、快节奏的工作时间,下午工作轻松了许多  。除了一节体育课需要老师整队外,其他的时间,班主任老师就可以回到教室做其他的事了。坐在办公室的座位上,看到校门口有  一个中年男子,看着衣着和言谈举止,很气派,  正和门卫大爷在门口铺地砖,好像是“大领导“。为了入冬取暖;准备铺设暖气管道 ,具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正当猜疑时 ,听旁边一个女老师说“这不是校长吗?今天怎么来学校了呢?"从她说话的语气来看,她看到校长来学校不很诧异,我心想,这个校长肯定不经常来学校吧,要不下属怎么会这么说?在她接下来的话,才知道,原来校长有好几个学校,这只是其中一个,能看的出来,他平时一定很忙,上面头发稀稀疏疏的,也许是工作操劳的缘故?自己也没再去多想。趁下午有时间,一边写着教案 ,一边研究着教材,不一会儿,学校的主任推开办公室的门,急匆匆地走到我身边,告诉我:“  校长叫你去办公室一趟,估计是问你来学校有没有其他相关的事?答了一声,我放下笔,站起身离开了座位,随着一起出了门。疾步走到校长身边,近看他大约中年男子的模样,一身正装,黑色的呢绒大衣,五官端正,头发虽少,但却梳理的规矩、整齐,气质不俗,从整个人气场来判断,是一个懂得经营办学人。向前几步,他便开始询问起我的基本情况。我简单而说了我的个人信息,他倒也直接,接着我的话说:“办学很难,当老师也很不容易,教育更是讲良心的工作,工作要认真、负责。老师教的好,学生学的好,家长才认可,整个学校才会好。”听了他的话,我余音绕耳,聊了一阵别的,他便让我回到办公室了,回去的时候,往后看了一眼,看见他和主任在聊什么,只是断断续续的听到几个字“换老师、2年4班、试一试 ”  回到办公室,正巧里面没人,我坐在椅子上,想着刚才的问话,回味其中的内含,正在自己思考时学校主任进了门,看她的表情,有些笑意,我心想着,这工作成了。她动了动眼镜说:“刚才操场上那个人是大校长,负责全校的总工作,我把你的情况跟他说了一下,他倒还算满意,我们这正缺一个低年段的老师,今天是周五,放学后你就要做好交接工作,周一后直接上岗工作。”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心中甚是欢喜,便干脆地回答:“都可以,没有问题。”主任倒是很相信我,聊了一会别的,她便离开了。

放学铃声响了,到了班级,刚到班里,卫生和纪律看着真的一般,这两点没做好,成绩可想知,跟我要求的学习型班级更是相差甚远。做完后接工作后,我在那级留了一会儿,收拾了卫生  排好了桌椅,心里想着如何能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来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夜晚还是来的早,没过一会儿天就黑了,穿了外衣,关了灯和门,自己独步走出校园,准备到外面的小吃部叫点外卖,犒劳多天来努力工作的自己,也为迈入新的工作岗位来储存能量。

    宁静的夜晚,  繁星点点,在月光之下  校园显得更静谧。、往左看办公室里的灯还亮着,几个老师在拿着手机闲聊着,自媒体时代,把世界联系到了一体,羡慕这样的氛围,更羡慕有这样的年华,一群教育行业中的年轻人为工作聚到-起,于千万人之中结成的工作缘……出了校门口,顺着路向右走去,在黑夜的映衬下道两旁的树木高而壮,路上竟没有-辆车,只能听到自己用脚踢易拉罐发出的“拉啦啦”的声音,环望四周给人一种幽静感。再往前走了一段,看到商店还没有关门,外面的灯还亮着,但此刻也没有去逛的那份闲心。沿路直走再左转,终于找到了家餐馆,拿到菜单从上到下快速地浏览一番,最后目光停留在菜单左下角的边缘处——蛋炒饭。远离家乡和亲人,思念便成了我心中一个时常能概括出来的“专有名词”思念家乡的一切,而这蛋炒饭似乎成为了我思绪里的一份媒介,老板倒还热情,快步走到桌前问道:“小伙子,想好点么菜了吗?”接着 他的话,便说:“来份蛋炒饭吧!”他快速地拿笔记下后,便急匆匆地走到厨房,  喊了一句:“蛋炒饭一份”,那声音响亮而浑厚。我坐在餐厅的一角,静静地等着,环望四周。看到店内的摆设倒也简单,一共八张方形的桌子,前后各两把圆凳,没有暖气,供暖只靠屋子中间的一个烧煤炭的炉子,四周都是灰白 的墙面,看样子有些年头了,但整个餐厅却干净整洁,足可以见到店主是个爱干净的人。

     等了一会儿,伴着老板急、快的步,一盘蛋炒饭从后厨端到了餐桌上,鸡蛋、胡萝卜和米饭搭配出来的佳肴,此刻对我来说,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美食。拿着勺子自己开始慢慢的享受着眼前的“盛宴”,自己也觉得这是不是“口欲”,但此情此景,谁又能管得了那么多呢?吃到嘴里,细细地咀嚼,  味道真不错,但与我在家吃的却差距甚远。回想起小时候自己在家时,父亲  每天要外书务工午活,早出晚归,支撑着全家的日常开销,我和姐姐日常生活全都落到母亲一个人的肩上  ,每到上学的早晨母亲就要早早的起来  为我们做饭,还要操持家务,紧接着就要与父亲一起外出做些杂活,贴补家用, 蛋炒饭便是她最“拿手"的,因为时间短,  简单又方便。其实有的时候我知道不是母亲不愿意为我们做饭菜,只是时间太紧,要做的事太多了。长大后我和姐姐闲聊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吃母亲做的蛋炒饭长大的”,因为我对蛋炒饭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而此时的场景便让我想起了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郁达夫笔下的人物形象,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作家,为了生存只能靠微薄稿费维持生计,每天生活在现实与理想的挣扎困境中……  。我虽然不是书里的人物,但与现实的场景却有几分相似之处,想到这里,桌子上加蛋炒饭似乎更香、更有味道了……

吃完饭付过账后,迈出店门口,天已经完全的黑下来了,夜空倒也晴朗,繁星点点,又是一轮明月斜挂夜空,看着道路两旁的路灯和穿梭的车辆,或许是这顿饭的缘故,或许是眼前行人匆匆的脚步声,也或许是寂静夜空下容易勾起人内心深处的思绪感,一时间又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仰望夜空满星辰,惟有明月寄思亲。这满天的星辰再多,也没有家乡的月光明亮,愿这轮明月能把我的思念带到亲人的心间……

     走了许久,到了校门口,学杨已经关门了,门卫大爷也已经睡下了,一把年纪我怎忍心把睡熟了的他叫醒,把衣服的拉锁拉好,“不礼貌”的从大门跳了进来,回头看看校外,幸好天黑没有人看见,感觉自己有点“做贼心虚”,但想一想这本是出于善意的目的,内心也就释然了。由校门口到寝室要穿过一间有前后门的屋子,寝室是在教学办公室的后院,院子里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到,估计是太晚了,住宿的老师都睡下了。我拿着手机照亮,加快了前进的脚步,来到了寝室门口,刚要开寝室门,便听见旁边的水龙头有流水的声音,还有用壶装水的声音, 心中有点胆寒:“ 这是谁啊,大晚上不睡觉,还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我刚回头,也不知是她皮肤长得太白,还是院子里太黑的关系?一张煞白的脸便呈现在我面前,当时我就有些“惊魂未定”,只听见她小声的说了句:“倒水呀?”我一想,这是什么话,谁说的,我连人也没看清?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天晚上是哪个老老师接的水,不过当天晚上我在学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xx年x月x晚x点在学校后院寝室,位不畏黑夜的“女侠"用水壶接水,可否告知?”第二天在群里的回复竟都是“坏笑的表情”原来是一场故意准备的恶作剧吓了我一跳。不过事后想起来这是不是也为自己平淡的生活带来了一点“小情绪”呢?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幅描绘出来的美丽画卷需要自己一点一点的慢慢勾勒图画,最后再细细的咀嚼、品味。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期末考试已经临近了,记得那天是星期五的放学前一节课,那天办公室里品老师全员到齐,所有人都在为期末考试的准备工作而发表自己的想法,整个过程显得“热闹非凡”,考试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充分,一节课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散场后大家都回到各自的教室里,黄昏时的校园显得安静了许多。让谁也没想到是,那次的工作例会,竟然是最后一次。期末考试结束后,校长通知各位老师及学生,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相信全体师生大脑一片空白,大致的意思是“教委为了优化教育资源,规范教育环境,将学校就近并入制度健全的上级学校,本学校就地拆除。尽管有太多不舍,太多依恋,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待所有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学校在办公室里准备了一顿“话别宴”,那一次的茶话会,所有人吃的是意味悠长。

     从准备的水果,美味佳肴到布置会场整整两个多小时,所有人的脸上都表情凝重,整个空气都充满着离愁别绪的凄凉景象。会场依旧的进行着领导的发言,虽有发言,但谁又有心去认真倾听呢?或许此时的校园,只有这些往日陪伴我们的器物在聆听着最后道别的话音。人生的路还很漫长,一句道别的话语包含着意蕴深情,临别前的拥抱,传递着情感的能量,愿远方有你,虽远在天涯皆为咫尺……

     离别的日子还是到来了,带着美好的祝福我们踏上了各自的道路,希望人生的明天更加绚丽多彩!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美的元素,有了这些你的生活也会变丰富多彩起来。

       不甘于平凡,就要努力拼搏、奋斗,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坚定初心,不负韶华,在人生的康庄大道上勇往直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莫让年华付流水

继续阅读:第1章 冬月(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在他乡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