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圆桌讨论准时开始。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七八位来自不同国家和领域的重量级专家:
有白发苍苍的教育学家,有目光锐利的心理学家,有代表国际组织的官员,还有科技公司的研发负责人。
气氛庄重而专业。
卫婷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模的高级会议,整个人显得特别局促。
她坐在靠近主持人一侧的位置,手里紧紧握着准备好的发言提纲,指尖有些发凉。
虽然收到邀请函之后,她做了充足的发言准备和心理建设,但真正置身于这样一群顶尖学者中间,她还是感到一阵阵的紧张和局促。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主持人简短开场后,目光转向陈屿:“在开始讨论前,请允许我特别介绍一下今天新加入我们圆桌的一位重要嘉宾。陈董,这位是您特别推荐的,不如由您来介绍?”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陈屿身上。
他微微颔首,从容地站起身,脸上带着温和而郑重的笑容:
“谢谢主持人。各位同仁,我很荣幸向大家介绍一位非常特别的嘉宾——来自社区医院的卫婷医生。”
他的声音清晰沉稳,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卫婷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
紧接着,陈屿的目光温和地落在卫婷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卫医生今天上午在主会场的发言,我相信不少同仁已经听到了。她分享的‘晨曦计划’,是一个扎根于社区土壤、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却创造性地构建起儿童心理健康早期识别‘安全网’的杰出实践。”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重要嘉宾的分量:“卫医生提出的‘社区网格化监测’、‘关键事件记录法’以及‘校-社联动机制’的构想,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经过实践检验、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的解决方案。她所强调的‘沟通’与‘理解’,恰恰是我们当前在推进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时,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基石。”
陈屿的身份,在这个会场有足够的分量。
那么他所介绍的嘉宾,分量自然也不容小觑。
即便卫婷只是一个社区医院的医生,但在陈屿的介绍下,所有人都朝她投去欣赏和肯定的目光。
陈屿顿了顿,眼神深邃环视全场:“在座的各位都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的专家。而卫医生,她代表的是实践的前线,是真正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将关怀传递到每一个孩子身边的力量。她的视角,她的经验,她的洞察力,对于我们探讨如何将社区支持体系有效融入学校教育环境这一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不可替代”四个字,被他郑重地再次强调出来。
卫婷感觉脸颊发烫,心跳加速。
陈屿如此高调而精准的赞誉,让她既感到巨大的压力,又涌起一股强烈的被认可感。
就在这时,陈屿极其自然地拿起自己面前那瓶未开封的矿泉水。
他轻轻拧开瓶盖,将水瓶推到了卫婷面前。
同时,他目光温和地看着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她耳中:“卫医生,别紧张。就像上午那样,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就好。你的实践,就是最好的答案。”
他的语气带着极强的安抚和鼓励,仿佛只是朋友间的提醒。
对于卫婷来说,一瓶水,一句鼓励,精准地缓解了她喉咙的干涩和内心的紧张。
她感激地看了陈屿一眼,深吸一口气,拿起水瓶,小口喝了一口。
主持人适时接话:“非常感谢陈董的精彩介绍。卫医生,正如陈董所说,您的实践经验非常宝贵。那么,就请您先分享一下,在您看来,建立有效的‘校-社联动机制’,最大的难点和突破口在哪里?”
卫婷定了定神,放下水瓶。
她目光扫过在座的专家,眼神不再回避。
“谢谢主持人。谢谢陈董。我认为,最大的难点在于‘信任壁垒’和‘资源错配’……”
圆桌讨论结束后,专家们纷纷开始交流。
几位学者甚至主动走向卫婷,交换名片,表达对她观点的欣赏。
卫婷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感激。
专家学者离开之后,卫婷还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卫医生,辛苦了。”温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卫婷转身,看到陈屿不知何时已站在她身旁。
他脸上始终是带着恰到好处,又包含欣赏的微笑。
“我刚刚的发言......”
“你的发言非常好,精准地切中要害。”
陈屿微笑着,目光落在她略显不自信的脸上:“相信这次回去,你们的医院领导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
卫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还差很多呢,这次是陈董给了我这个机会,不辜负你的期望就好。”
陈屿很是自然地坐在她的身边,继续和卫婷聊着:“毫不恭维的讲,你的议题非常吸引我,这次回去,我会去和你们的医院领导沟通这件事,尽快落实。到时候,还得靠卫医生的努力啊。”
得到陈屿的认可,卫婷的信心更足了:“我一定努力。”
说完,陈屿一份装订精美的文件递给卫婷:““这是枫丹医学院内部一份关于‘儿童心理创伤早期干预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报告摘要,是几位权威教授的最新成果。我看你对儿童心理关怀领域很有研究,这份资料或许对你有参考价值。”
卫婷眼睛一亮,这正是她议题汇总最缺少的数据资料。
她接过文件,如获至宝:“太感谢您了,陈董!这份资料太及时了!”
“不客气。”陈屿笑容温和:“能帮到你就好,研究领域日新月异,保持学习很重要。”
接着,他微微颔首,对卫婷歉意地笑了笑:“抱歉,卫医生,有点急事需要处理一下。我们晚点再聊?”
“好的,陈董您忙!”卫婷连忙道。
陈屿慢慢起身,转身离开。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社交距离保持的非常微妙,处处尽显体贴和关照,又绝对不会让人感到尴尬和压力。
尤其是对卫婷来讲,让她对这位枫丹董事的敬佩和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她感觉,陈屿不仅是一位商业巨头,更是一位真正关心教育、关心儿童、尊重专业人才的领导者。
他的关怀,精准、绅士、恰到好处,让人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