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沉默了很久,久到卫航以为他又要装傻充愣。
终于,他低哑的声音响起:“她很忙,会不会......打扰她?”
卫航一听,差点气的翻白眼。
“忙?!再忙也有休息看手机的时候吧?!再说了,你管她忙不忙!你发你的!让她知道你惦记她!这很重要!”
卫航凑近一点,压低声音,带着一丝“传授经验”的意味:“沉子,追女孩子,不能光闷头干活!得主动!得让她感受到你的存在!懂不懂?!”
陆沉看着卫航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又看了看那盆小苍兰。
他沉默片刻,缓缓伸出手,拿起了桌上的手机。
卫航眼睛一亮,屏住呼吸,期待地看着他。
陆沉点开卫婷的头像,指尖在屏幕上悬停片刻,似乎在斟酌措辞。
最终,他敲下几个字:还在S省?
信息发送成功。
卫航:“……”
他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就这?!你是在查岗的吗?!你就不能问点‘累不累’‘吃饭没’‘研讨会怎么样’?!再不济发个‘注意安全’也行啊!!”
陆沉没理他,只是默默放下手机,目光重新投向屏幕。
“行吧行吧!”卫航无奈地摆摆手,站起身:“老直男!闷葫芦!没救了!不过……发总比不发强!”
他拍了拍陆沉的肩膀,语重心长:“沉子,婷婷是我亲妹妹,帮你追我亲妹妹,已经是强人所难了。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吧......老直男,没救了......”
说完,卫航晃悠着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内,再次恢复安静。
陆沉的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
屏幕亮着,显示着那条简短的信息:还在S省?
他缓缓抬起手,指尖在屏幕上悬停片刻,最终,又敲下两个字:注意安全。
信息发送成功。
......
研讨会场,卫婷站在讲台上,调整好麦克风,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声音清晰有力:
“各位专家、同仁,下午好。我是卫婷。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并非宏大的理论构建,而是扎根于社区土壤的实践探索——‘晨曦计划’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构建一张识别儿童早期心理问题的‘安全网’。”
她没有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入手:
“小敏,7岁,原本活泼开朗,最近却变得沉默寡言,经常无端腹痛,拒绝上学。父母以为是肠胃问题,多次就医未果。是我们的社区网格员在例行随访中,通过观察她与父母的互动、眼神交流的回避,以及她画中透露的压抑情绪,敏锐地捕捉到异常,及时转介给我们……”
“小强,9岁,学习成绩突然下滑,变得易怒、攻击性强。老师以为是叛逆期。但我们的‘晨曦’志愿者在校园心理角活动中,通过沙盘游戏发现了他隐藏的校园欺凌创伤……”
“小雅,11岁,父母离异后,变得极度依赖电子产品,拒绝社交,学业一落千丈。家庭医生束手无策。是我们通过社区心理辅导站的低门槛预约服务,为她提供了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家庭支持……”
在会场前排贵宾席,陈屿安静地坐着。
他拿起桌上那支价值不菲的钢笔,在精致的皮质笔记本上,简单地记下了几个关键词:
【社区网格化】【行为观察】【沟通理解】【人文关怀】。
卫婷的发言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会议的休息时间,研讨会的主要参与成员为了这个话题,临时加开了会议,专门讨论儿童心理问题和安全网的组建可行性。
休息区,卫婷微微松了口气,脸颊因为激动和紧张还带着一丝红晕。
她走到角落的饮水机旁,接了一杯温水,小口喝着,平复着心情。
刚才的发言比她预想的还要顺利,能得到这么多专家的认可,让她既兴奋又有些恍惚。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得体、气质干练的年轻女士微笑着向她走来。
“卫医生,您好。我是陈屿董事的助理,林薇。”助理声音温和有礼。
卫婷连忙放下水杯:“您好,林助理。”
“恭喜您刚才的发言,非常精彩!”林薇真诚地赞道:“陈董也特别欣赏您的见解。”
“谢谢!陈董过奖了。”卫婷有些不好意思。
“是这样的,”林薇从手中的文件夹里取出一份精致的邀请函,双手递给卫婷:“下午三点,有一个关于‘如何将社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有效融入学校教育环境’的圆桌讨论会。陈董特意让我来邀请您参加,并作为嘉宾发言。”
卫婷愣住了。
她看着手中那份设计典雅、印着研讨会徽标的邀请函,一时没反应过来。
圆桌讨论会?还是陈屿董事特意邀请她作为嘉宾发言?!
“我……我?”
卫婷指着自己,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和一丝惶恐:“林助理,您确定……是邀请我?参加圆桌讨论?还……发言?”
“是的,卫医生。”
林薇笑容不变,语气肯定:“陈董认为,您刚才提出的‘社区网格化监测’和‘校-社联动机制’的构想,非常有前瞻性和实操性,正是这个圆桌讨论的核心议题之一。您的实践经验,对探讨如何落地实施至关重要。陈董说,您的视角是‘不可替代的’。”
“不可替代的……”
卫婷喃喃重复着这几个字,心中瞬间涌起一股巨大的受宠若惊。
陈屿董事,枫丹国际的掌舵人,竟然如此看重她的意见?还用了“不可替代”这样的词?
而她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社区医院里一个极其普通的护士。
她这次来参加研讨会,也只不过是因为医院里的领导们太忙了走不开,自己怎么就突然被重视成不可代替了呢?
“可是……我……”
卫婷还是有些犹豫和不安:“我只是一个社区医院的护士……参加圆桌讨论的都是专家教授……我……我行吗?”
“卫医生,您太谦虚了。”
林薇温和地打断她:“实践出真知,您刚才的发言已经证明了您的专业素养和洞察力。陈董相信,您的参与一定会让讨论更加深入和务实。”
她顿了顿,补充道:“陈董还特意让我转告您,不必有压力,就像刚才在台上那样,分享您的真实想法和经验就好。”
卫婷看着林薇真诚而鼓励的眼神,又低头看了看手中那份沉甸甸的邀请函。
很快,心中那份不安渐渐被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被信任的激动所取代。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谢谢陈董!谢谢林助理!”
她郑重地接过邀请函,声音带着一种紧张导致的颤抖,但更多的是决心:“我一定……好好准备!不辜负陈董的信任!这个机会……太珍贵了!谢谢您们给我这个机会!”
“您太客气了,卫医生。”林薇微笑道:“这是您应得的,期待下午在圆桌讨论会上再次聆听您的见解,那我就不打扰您休息了。”
“好的,谢谢您!”卫婷再次道谢,目送林薇离开。
她独自站在原地,紧紧握着那份邀请函,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心脏还在怦怦直跳。她低头看着邀请函上自己的名字,以及“特邀嘉宾”的字样,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陈屿董事……他竟然如此重视自己?
不仅邀请她参加高规格的圆桌讨论,还特意让助理来鼓励她、缓解她的紧张?
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和毫无保留的信任,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被尊重和被重视。
她小心翼翼地将邀请函收进随身的资料夹里,仿佛捧着什么稀世珍宝。
她靠在墙边,闭上眼睛,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好好准备!一定要在圆桌讨论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不能辜负陈董的期望!这份信任和机会,她必须牢牢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