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流逝,清源县的调查依旧如泥潭般深陷,毫无进展的迹象。
枫丹国际学院里,陈屿坐在他那间宽大奢华的办公室里,手指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眼神深邃难测。
他一直在冷眼旁观着这场拉锯战。
陆沉和卫婷的坚韧让他有些意外,但苏晚的持续施压和清源县的无解僵局,让他心中的天平开始微妙地倾斜。
这天下午,他拨通了苏氏集团许言溪的电话,脸上挂起商人特有的圆滑笑容,声音热情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推心置腹”:
“许总监啊,是我,陈屿。好久没联系了,最近怎么样?”
“陈校董?您好您好!托您的福,还行。”许言溪的声音带着职业化的热情。
“唉......”陈屿叹了口气,语气变得忧心忡忡:“清源县那边的事,真是让人揪心啊!这都过去这么久了,调查还没个头绪,项目就这么不死不活地吊着!孩子们的健康耽误了不说,我们枫丹国际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像打了水漂!我这心里……真是着急上火啊!”
他巧妙地把自己和枫丹国际也摆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
“谁说不是呢!”
许言溪立刻附和,语气带着同病相怜的感慨:“这程序一走起来,真是没完没了!我们苏董也很关注这件事,觉得这样下去,对孩子们太不负责任了!完全背离了初衷!”
“是啊!”
陈屿立刻接话,语气带着痛心疾首:“我们做教育的,最看重的就是孩子!看到项目被这么拖着,我这心里……真是百爪挠心!”
他话锋一转,试探的意味变得明显:“许总监,你看……现在这局面,僵持下去对谁都没好处。我们枫丹国际,是真心想为儿童健康做点实事。之前提过的,关于儿童健康领域未来合作的可能性……我觉得,或许我们可以跳出清源县这个泥潭,另起炉灶?比如……联合发起一个区域性的儿童健康促进计划?由我们枫丹国际和苏氏集团共同牵头,整合资源,做一些更基础、更普惠的工作?这样既能绕开现在的麻烦,又能真正惠及更多孩子,还能……树立一个行业合作的新典范?苏董觉得……这个思路怎么样?”
陈屿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表面上是为了孩子,为了公益,实则是在向苏晚递出橄榄枝,暗示愿意绕过陆沉和源计划这个“麻烦制造者”,与苏氏直接合作,共同瓜分市场。
同时,也把自己和枫丹国际从“伙伴计划”的泥潭中摘出来,甚至可能从中分一杯羹。
电话那头,许言溪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权衡。
陈屿能听到对方手指敲击桌面的轻微声响。
片刻后,许言溪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陈校董这个提议……很有建设性!很有前瞻性!我会如实向苏董汇报。相信苏董也会赞赏您这种务实和长远眼光。不过……具体细节,还需要详谈。”
“当然!当然!”
陈屿脸上的笑容加深了:“细节好商量!都是为了孩子嘛!那……我们约个时间,好好聊聊?”
“好!我尽快安排,向苏董请示后给您回话!”许言溪应道。
挂断电话,陈屿靠在宽大的真皮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这步棋,他走得更露骨了。
他不再掩饰对“伙伴计划”前景的悲观和对苏氏资源的觊觎。
他要在风暴中,为自己和枫丹国际,找到一条更安全,甚至更有利的退路。
至于卫婷和陆沉?在他眼中,已经成了这场风暴中随时可能被牺牲的棋子。
他陈屿,永远只站在赢家那一边。
陈屿态度的微妙变化,像一丝不易察觉的冷风,悄然吹进了卫婷的感知范围。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主动询问项目进展,对于经费申请的审批也变得异常“严谨”和缓慢,偶尔在走廊相遇,他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但那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丝疏离和审视。
这天,卫婷因为一份需要陈屿签字的报告去了校长办公室。
陈屿接过报告,没有立刻看,反而靠在椅背上,用一种看似随意却带着探究的语气问:“卫顾问啊,清源县那边……还是没什么起色?”
“是的,陈校董。调查还在进行中。”卫婷平静地回答。
“唉......”
陈屿叹了口气,手指在报告上轻轻点着:“这么拖下去,不是办法啊。投入这么大,却卡在一个地方动弹不得……董事会那边,意见不小啊。”
他抬眼看向卫婷,目光带着一种“为你着想”的意味:“你看……有没有可能,我们换个思路?清源县这个点,如果实在困难太大,是不是可以考虑……战略性地放一放?把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其他更顺畅的地方去?苏氏集团那边……我听说他们的‘星图’简化版推广得不错,虽然东西可能不如我们,但架不住人家成本低、推广快啊!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在模式上更灵活一些?或者,寻求一些……合作的可能性?毕竟,大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嘛。”
卫婷静静地听着,心却一点点沉下去。
她听懂了陈屿话里的潜台词:止损、转向,甚至……妥协。
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但随即又被一股倔强压了下去。
她迎上陈屿的目光,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陈校董,我理解您的顾虑。但清源县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心血,并且我们坚信项目的价值和合规性。轻易放弃,不仅前功尽弃,也会向外界释放错误的信号。至于模式和创新,‘伙伴计划’的核心优势在于深度和长远效果,这与单纯追求低成本和快速推广是不同的路径。我们会继续坚持我们的方向,并积极寻找其他机会,但清源县,我们不能放弃。”
陈屿看着她清澈而坚定的眼睛,知道很难说服她。
他笑了笑,拿起笔在报告上签了字,递还给她:“好吧,既然你这么坚持,学院当然还是会支持你们的。只是……还是要多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硬碰硬。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沟通。”
“谢谢陈校董。”
卫婷接过报告,转身离开。
走出办公室的那一刻,她感觉后背有些发凉。
她知道,陈屿的支持已经变得摇摇欲坠。
真正的考验,现在才真正开始。
这是一场意志、耐心和实力的漫长博弈。
苏晚的杀招并非雷霆万钧,而是化作无处不在的暗涌和挤压,试图让他们在漫长的消耗中自行崩溃。
而她和她的团队,必须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在日常化的坚持中,等待破局时机的到来。路,还很长,但每一步,都必须走得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