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婚礼由于换了人选,八字重新匹配,钦天监算出的日期竟比之前提前了两月。
便是下个月末。
而月初,就是太子受封典。
不光驻京的官员都欣然等待日子的到来。
就连一些重要的地方官员,都纷纷赶来京城。
一时间,京城热闹非凡。
在所有人都关注太子的时候,燕玉照却不甚在意。
比起太子,她更忧心于不久后的春闱。
所谓皇上不急,急死太监。
燕决倒是一脸平静,神色没有多大起伏,燕玉照却整日神经兮兮地,十分关注燕决的精神状态。
燕睿每天在算账之余,也被燕玉照的紧张情绪带动,时不时地关心燕决。
日子一晃,便到了太子受封这日。
文武百官齐聚在皇宫的祭天台前,都满脸虔诚。
燕玉照虽是郡主,按照乾朝规定,女子除却皇后太后外,其余人根本没资格参加受封大礼。
都纷纷聚集在太和殿,等待大典结束,男宾归位。
燕玉照自当和黎瑧坐在一起,黎瑧对太子秉承着和燕玉照同样的心思,都更加在意燕决。
“二公子最近如何?”
“你没去送点心?”
黎瑧小脸一红,“眼看就要春闱了,你不是不让我去吗?”
“我何时不让你去了?我说的是不要扰乱二弟的道心!”
“那不就是不让去——”
黎瑧心底是很想去的。
自从上次有间酒肆的西湖醋鱼事件后,向来坦荡的黎瑧,开始有了小心思。
尤其是那种默默付出得到回应的雀跃,真的令人感觉很妙。
也正因如此,黎瑧相信自己在燕决心中或多或少会有些地位。
担心自己的出现,会打扰到燕决考学,便整日闷在家里做太傅的“功课”。
燕玉照喝了杯茶,压低了声音道:“你有空探探太傅的口风,看我将门燕家如何。”
“正在探呢。”黎瑧脸红心跳,竟头一次不敢正视燕玉照的眼睛,目光四处飘散。
这一扫,竟让她看见一个格格不入的身影。
比起殿内交头接耳的议论声,宁君禾所在的位置是女眷最首位,可她的身边竟无一人和她说话。
就连理应对她关照的丽妃——
“丽妃呢?”
黎瑧诧异地看向高台,皇后去了大典,丽妃根本没有资格。
其他妃子已经悉数到场,唯独丽妃不在!
燕玉照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说不定,是忍不住想看太子风光的模样,在祭天台的某处正暗暗地看着太子呢。”
黎瑧憋着笑,“竟说实话!”
两人寒暄之际,殊不知祭天台的文武百官亦是面面相觑地私下议论。
所有人都到齐了,等了足足一个时辰,却始终不见皇帝的踪影。
皇后皱眉,在风寒中顶着刺眼的太阳,站了这么久实在忍不住,派人去看看皇帝。
小太监刚走没多久,随着常公公一声高唱,皇帝终于现身祭天台。
皇后虽心不甘情不愿,可这种时候总不能甩脸子给众人看,正想询问皇帝为何来迟时,就看清了皇帝那阴沉的面色,到嘴边的话硬是给咽了下去。
皇后心中有丝窃喜,巴不得这场大典不欢而散才好呢。
余光便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太子。
太子自当也看清皇帝阴郁的面色,眉心微微一蹙,亦是识相地没有询问。
与诸位一般,冲皇帝行了礼。
太子受封大典,正式开启。
全程,皇帝一句话都没有说,黑着一张脸,更显威严。
人群中,夔王挑眉,微微侧头问向璃王,“老九,你看父皇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璃王神色如常地摇头,表示不知。
齐王则一脸担忧地插嘴道:“是不是父皇今日龙体欠安?这脸色,怎么瞧怎么不对劲——”
夔王勾唇无声地笑了下,远远看着太子登上高台,恭敬地在祭坛上上香,眉眼渐渐弯了下来。
“龙体欠安可不是这个表情,五哥啊五哥,少听些曲儿,平日还是多关心关心父皇吧——”
齐王好似没听懂夔王的话,觉得不妥,面色凝重地道:“还是尽快安排太医候着,本王瞧父皇的确有些异样。”
“随你。”夔王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直到典礼结束,皇帝不仅没有对太子说一句话,连目光都没看他一眼。
板着脸走进太和殿,对丽妃的缺席也并没过问。
这可让皇后更加疑惑了。
连忙给心腹嬷嬷使眼色,让她去查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太子亦是心慌地看着那处空位,努力维持平和的表情,却怎么也做不到泰然自若。
这场宫宴,丽妃的缺席和皇帝面色不虞的气氛下,草草收场。
所有人头都想大了,也没想出个结果来,都谨小慎微地看着皇帝脸色,最后熬到了宴会结束,众人起身,撒腿便离开皇宫。
燕玉照找到燕睿,和燕睿同行出宫。
身旁走过路过的人太多,都保持着恭谨的沉默,气氛烘托下,纵使燕玉照再疑惑,也问不出口。
出了宫门,燕玉照临上马车前,回头看了一眼,始终没见到璃王的身影。
直觉告诉她,宫中定然出了什么事。
这件事,还是与太子或者丽妃有关。
怀揣着疑惑,登上马车,燕玉照迫不及待问想燕睿,“刚刚大典时,发生了什么事?”
“什么都没发生。”燕睿眸光变得深邃,“与长姐在太和殿看到的气氛相同,陛下不曾说一句话。”
越是这种宁静,就越是有问题。
燕睿撩开车帘回望缭乱深宫,“或许,只有陛下一人,才知道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