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莫让吴将军等急了!”杨明凤走出内室,对温子瑜笑了笑,深吸一口气,将那点残存的睡意彻底驱散。
两人一同朝着前厅走去,准备面见那位急性子的吴将军。
来到前厅,吴三桂正负手而立,眉宇间带着化不开的焦躁。
一见到杨明凤进来,他眼前顿时一亮。
只见眼前的小丫头一身喜庆红衣,衬得小脸娇俏可爱,丫髻上的红宝石发箍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杨姑娘今日这身装扮,甚是明丽!”吴三桂勉强压下心中急切,先客气地赞了一句。
温子瑜面上露出一丝得意,自己亲自给凤儿妆扮,自是不同!
杨明凤闻言微微一笑,还未来得及客套。
吴三桂便已迫不及待地压低声音,将昨夜成国公送來陈圆圆、二皇子逼他表态之事和盘托出。
末了,他忧心忡忡地问道:“杨姑娘,此事关乎身家性命,吴某如今如履薄冰,究竟该如何是好?还请姑娘教我!”
温子瑜蹙起眉头,有些担忧地转头看向凤儿,几位皇子夺嫡之事,他是真不希望凤儿掺和进去,这可是稍不注意就会掉脑袋的事。
杨明凤听了吴三桂的话,倒并无太多意外之色。
她沉吟片刻,黑白分明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狡黠,冲吴三桂安抚地笑了笑:“吴将军稍安勿躁!
二皇子既然伸出橄榄枝,您若直接拒绝,岂非徒增烦恼?
依凤儿看,将军手握兵权,便是最大的底气。
至于该如何做,说到底,不还是要‘顺应时势’么?”
“顺应时势?”吴三桂眉头紧锁,忙追问,“还请姑娘明示,如何个顺应法?”
杨明凤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气,意有所指地低声道:“将军可曾听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您暂且虚应下二皇子,明面上与他周旋,这便是‘明修栈道’,稳住他,也为自己争取喘息空间,至于‘暗度陈仓’嘛……”
她顿了顿,目光扫向门外,声音更轻:“凤儿今日,正要去拜见太子殿下?”
温子瑜听罢暗笑,果然还是小丫头狡猾,这不明摆着她想要拉拢吴三桂吗?太子不过是个由头罢了!
杨明凤此言一出,吴三桂如同醍醐灌顶,瞬间豁然开朗,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他高兴地压低声音道:“明面上应付二皇子,暗地里……杨姑娘,不,杨小妹!
吴某明白了!
日后但有所命,吴某定当配合,一切就仰仗小妹在殿下面前多多周旋了!”
他激动之下,连称呼都改了,连连拱手作揖,感激与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两人这番密谈,虽未明言,但结为同盟、共同进退的意向,已是昭然若揭。
而此刻,厅外的房廊下,原本打算前来用早膳的温体仁,恰好将厅内这番对话听了个真切。
他脚步微顿,抚着短须,眼中精光闪烁,嘴角不由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心中暗赞:“此女真乃逆天之才!心思缜密,手段老辣,竟能不费一兵一卒,便将吴三桂这等悍将的心思拿捏住,悄然拉至太子麾下。太子殿下,确是慧眼识珠!”
他收敛神色,含笑步入厅内,仿佛刚刚到来一般,与吴三桂、杨明凤见礼:“吴将军一早到访,可是有要事?咦,凤儿今日这身打扮,是要去给太子殿下贺寿吧?真是精神!”
“末将拜见首辅大人!”
“温伯父早!”
二人忙见礼。
吴三桂拱手笑道:“呵呵,在下其实也无甚大事!就是末将与杨小姑娘相见恨晚,有结拜义兄义妹的意向,特来此与她相商,后日在我府中行结拜大礼。”
他这话虽是遮掩之辞,但也存了想与西北军结盟的意向,因此想要与杨明凤结拜异姓兄妹。
“温伯父,后日可愿意去吴兄长的府上,为我们做个见证?”吴三桂这话倒是正中杨明凤下怀,她当即便顺水推舟道。
要知道朝廷最忌讳的就是两军结盟,但如今这形势就是站队太子阵营,她与吴三桂算是当着温体仁的面,钻了这个空子。
“自无不可!这几日我休沐,正好给你们张罗这个结拜仪式。呵呵!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温体仁目光温和地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吴将军今日若无事,不若一同前往太子府赴宴?今日世子生辰,想必颇为热闹。”
吴三桂此刻心结已解,正想多与太子一系亲近,闻言自是欣然应允。
温府的家眷们,陆续来到前厅准备出发。
临行时,温夫人恐杨明凤鲜少参加这种聚会,不免特意过来细细叮嘱一番,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正说话间,府中管事前来回禀,已将胡家两位表小姐安全送上了回府的马车。
温夫人暗自松了口气,她本就瞧不上那两个乡下姑娘给自己儿子做妾,几次和婆母提送回去都被驳回,甚至还被责怪了几句。
不曾想因为那胡仙桃垢陷杨姑娘,倒被婆母亲自派人送走,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此时,站在不远处的袁熙悦,眼见杨明凤依旧神采奕奕,一身红衣耀眼夺目,全然没有她预想中的狼狈或病态,心中不禁疑窦丛生。
她暗自思忖:“莫非是药效未到?或是出了什么岔子?”
她强压下心中的不安与嫉恨,面上维持着端庄得体的笑容,决定暂且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她就不信,这野丫头能一直这般好运!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温府,各自登上马车吴三桂也骑上他的骏马,与温子瑜宋鹞飞二人随行在侧。
车马辚辚,朝着太子府方向而去。
……
太子府今日热闹非凡,虽因国事艰难一切从简,但公卿贵眷聚集一堂,依旧显露出储君在朝中的地位如日中天。
马车抵达府门,早有内侍恭敬等候。
令人意外的是,太子朱慈烺竟亲自携着太子妃,领着今日的小寿星——年仅十岁的世子朱之鹮,站在仪门处迎候。
这份礼遇,不可谓不重,显然是为了彰显对温体仁这位首辅,以及他身后所代表的势力的重视,或许……也包含了某种对杨明凤特殊的期许。
“臣(末将)(臣妇)(小女)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世子殿下!”以温体仁为首,众人连忙上前见礼。
“温大人快快请起,诸位不必多礼。”太子朱慈烺笑容温润,亲手扶起温体仁。
他的目光随即落在人群中最耀眼的那个红色身影上,眼中的笑意真切了几分:“凤儿也来了,今日这身打扮,很是精神。”语气熟稔而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