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经过的从先生瞪了他们一眼,不用说,在警告他们做事认真些。
但总共就一百来人,他们每人就负责十人,这么简单的任务还完不成,他们真的可以拿块豆腐撞死算了。
事先他们收到授意,此次书院招生,只招一百人,至于那多出来的八人,怎么选出,就是他们的事了。
整整六个多时辰的仪式,同样是考核的一部分。
终于,他们在院长大人的带领下,又回到广场,叩拜书院历代先贤。
这一次好多了,虽是三叩九拜,但场地够大,大家一起很快就完成了。
接下来,便是接连去往每个先生所在的住所,叩拜先生的先生的画像。
何谓传承?
一代传一代,一辈承一辈。
每个人,都要在先生的住所中,对着画像恭敬的献上三拜。
两拜给老先生,敬其学识,恩其授师。
再拜给先生,未来半年,甚至余生,就全仗先生教导了。
十七位先生,十七个住所,每次只能进去一个人叩拜。
这是规矩,也是考验,任你有何来历,在这都得遵守。
等最后一人拜完,天早已变黑,然而,仪式还没有结束。
叩拜天书。
每座书院,都有一本天书摹本。
很久之前,人族式微,魔族势大,有人从天书之中,悟出无上道法,最终入圣,开创太学。
在那之后,书院便把十本天书,束之高阁,唯有圣贤者,方可查阅。
再后来,太学之下,又建书院,太学便有人提议,将天书摹本,供于每座书院藏书阁中,留待有缘人。
前不久,陆云在藏书阁被一本怪书难倒,因为其余的书,他都能看懂,甚至过目不忘,唯有这一本,有些晦涩难懂。
最奇怪的是,藏书阁的书,历来备受保护,很少有书,莫说损坏,就连折痕都没有,但是这本书,不仅破破烂烂,竟然还是残缺的。
找到院长大人,院长大人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自己去看。
每座书院,只有院长才知道天书的模样。
因为天书有灵,可以自行变化。
当小云儿懵懵懂懂地走了后,张艺钟大笑不止,对着身后说:“这孩子,命中注定不一般。”
那本书,就是天书,哪怕是华生,韩书宁这些天之骄子,都未能找到它。
终于,仪式终于结束了。
一瞬间,院长和先生们就消失不见。
幻术。
其实书院的正式仪式只有两项,叩拜夫子,叩拜圣贤。
之后,院长大人和先生们就去休息了。
至于这幻术,就连陆梵煜都没有看出来。
人影消失时,一百多人,只有那个少年笑了笑。
这世上,没有什么,逃得出因果。
只要他想知道,那就可以知道。
只要他愿付出相应的代价。
很快,众人横七竖八的就地坐了下来,甚至有人直接躺在了地上。
太累了,他们不仅要集中精神,参与仪式,更要抵抗来自这十个师兄师姐们的干扰。
道法,天音。
没有杀伤力的道法,用处只有一个,干扰修士。
天音术下,极少有人可以心无旁骛。
当然,要想抵抗,也很容易,运转灵气,便可集中精神。
一场仪式下来,众人个个宛若打了一场大仗般,累的叫苦不迭。
只有那些还在炼体入灵境的学子,勉强还能站着,但他们没有太多灵力支撑,一整天又没有进食,大都还是选择了坐在地上休息。
几位师兄师姐没有继续打扰他们,只是接连念出八个人名。
他们,被开除了。
刚入学便被开除,这便是丰翼独有的规矩。
八人当中,来自八国的,就有七人。
还有一人,来自太学,本不该有他的,但此人太过分了,虽然在仪式之上表现的极好,但心中却对仪式嗤之以鼻,甚至心中辱骂丰翼书院不入流。
不入流你还来?
大师兄段华生看了韩书宁一眼,两人点了点头,一人大手一挥,这八人消失不见,下一刻,华生师兄也消失不见。
下一刻,九个人就出现在书院之外。
“你们七个,资质尚可,心性不足,还是回去好生修习吧。“
不用说淘汰的缘由,他们七个心知肚明。
这七人,有楚国的泰处之,有大风国的钟宁,有天佑国的姜玉。
还有胡国、东宁国的人各一名,柳国人两名。
院中,大师姐也在‘训话’,”
其实刚刚的仪式,也算是书院的初考,而你们,勉强合格。
规则历来由强者定,却总有人,不想遵守。
有人凭借万般努力,终于成为强者中的一员,更改了那些他认为不合理的规则。
有的人,却只是怨天尤人,空自埋怨。
天佑国姜玉,战侯长子,这个一直沉默寡言的人,不仅没有感到惋惜,反而有些放松。
还好,妹妹留了下来。
至于他,本就不该来的。
但父亲说,这两个名额,是天佑国欠他姜龙的,就是浪费了又如何?
原来,姜玉天生有疾,虽然资质惊人,但曾有一高人,路过天佑国西境,直接出现在他的面前,说要收他为徒。
知道战侯赶到,那人不仅丝毫不惧,反而威胁战侯姜龙,“若是不想你这几万亲卫无辜枉死,就让他们早早离开。”
那人没有释放丝毫的气息,战侯却让亲卫们纷纷撤走。
之后的对话,姜玉历历在目。
“你这孩子,资质不俗,本尊惜其大才,才有意赶来,收他为徒。你可知,他身体内的顽疾?“
见战侯一脸懵懂,那人讥笑道:“果然不知道,那本尊告诉你,若是这孩子拒绝拜师,不出十年,这孩子必死无疑。”
“敢问是何顽疾?有何医治之法?“
“凶症难医,唯有以境界压制。也就是说,若是他在二十岁之前突破不了灵王境,那就注定活不了了。”
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若是自己拜了师,或许,自己已经灵王境了?
其余几人,有人顿足捶胸,悔之晚矣,有人大呼不公,抗议书院此举,有人没有说话,只是痴痴地看着书院……
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时间,大师兄段华生一句”告辞吧。”
八国七人,竟是不由自主地抱拳行礼,齐声道:“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