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京墨眼底不自觉闪过一丝笑意,嘴上却说:“你啊,还是少管东宫的事情,别引火上身了。”
“多谢师兄关心,太子妃是不会害我的。”沈沐兮道。
“太子妃不会,你那个妹妹就不一定了。”
沈沐兮挑眉看向一边:可不是,我那个妹妹,呵呵……
旋即她忽然想到一件事,有些八卦地凑到师兄耳边,轻声道:“我听说,太子把她娶回来那天,新婚之夜都没去她房间,也不知道她图什么。”
徐京墨脸上表情甚是无语,摊手道:“新婚之夜都唤不来夫君,以后就更不可能了。”
回过神来,才注意到沈沐兮此刻离他很近,师兄面上表情变了变,不着痕迹地往后退了一步。
沈沐兮也注意到了他的异样,奇怪地问道:“师兄为何要离我那么远?”
徐京墨微微一愣,脸上挂起了非常八卦的笑容,又稍稍往前挪了一点,问道:“师妹跟王爷的新婚之夜如何啊?”
沈沐兮伸手拿起一旁的捣药杵,在他脑门上轻敲了一下:“大男人这么八卦,这事儿还得告诉你啊?”
“师兄这不是好奇嘛,若那王爷身子不好,需要调理什么的,师兄也好给开点药,保证他精力十足。”
“你可拉倒吧,我自己本就是大夫,还用你开药?”
沈沐兮说完,觉得这句话好像有些不太对劲,又没反应过来哪里不对劲。
“是是,师妹你最厉害了。”徐京墨再次被她逗笑了,这次却没有继续接下去,而是指着她额间的花钿问道:“你这花钿挺好看的,让我看看你怎么贴的,我也给素灵画一个。”
说着,他便凑上前去,细细地观察了起来。还伸手要点沈沐兮的额头,呼吸都快打在她脸上了。
沈沐兮心下一惊,连连退后:“师、师兄,你这也太近了。”
我这花钿下面可是有守宫砂的,绝对不能让你看了去!
徐京墨则是很不耐烦地跟了上来,嘴里还抱怨着:“我不就是想看看你那花钿嘛,怎么这么小气,还躲着我?”
沈沐兮再次退后,徐京墨再次跟上。
二人你追我赶,沈沐兮愣是没让他得逞。
不知退到何处时,她只觉脚下好像绊倒了什么一般,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后倒去。
徐京墨眼疾手快,连忙把她懒腰环住。
这下二人都傻眼了,直愣愣地看着对方。
此时,门口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巨响。
沈沐兮连忙稳住了身子站好,徐京墨连忙收回了手,二人齐刷刷看向门外。
只见尹素灵不知何时站在门口,双手微微张开,面前则是碎了一地的瓷片。
徐京墨见到她,眼神都不一样了,他立马走过去,关切道:“阿灵,你怎么来了?”
阿灵,艾玛这称呼……
沈沐兮心底暗暗竖起一个大拇指,不愧是师兄,撩妹果然有一套。
尹素灵面带桃色,神色有些慌张:“我、我是来给你送、送东西的,没想到……我马上就把这些收起来。”
徐京墨连忙按住她的手,笑道:“这些都是粗活,怎么能让你来干呢,你去跟我师妹聊会儿天吧,这里我来。”
沈沐兮一脸八卦地看着周身冒粉色泡泡的二人,不由摇了摇头,这恋爱的酸腐气。
尹素灵看了一眼徐京墨,又看了一眼沈沐兮,眼底闪过一丝奇怪的神情,推脱道。
“算、算了,我还是先走吧。”
沈沐兮心下一惊,刚才那一幕……她是不是误会了?
她看了一眼毫不知情的师兄,连忙一把抓住他的扫帚,扬声道:“你赶紧去追素灵,她刚才肯定是误会咱们了!”
“误会,什么误会?”徐京墨一脸懵逼看着她。
沈沐兮恨铁不成钢地指着额头:“刚才那样被人家看见了,你说会误会啥?”
“你摔倒了我扶你一下,难不成要眼睁睁看着你摔地上?这有什么好误会的?”
“那素灵跟其他男子那样搂搂抱抱你也信她摔倒了?”
徐京墨这才恍然大悟,连忙把扫帚往她手里一塞,飞也似地冲出清兮堂:“素灵,你等等我!”
沈沐兮则是三下五除二把那堆瓷片扫了,伸手摸了摸额间的花钿。
有些后怕地想了想,刚才师兄盯着我看了那么久,不会瞧出什么端倪来了吧?
不行,明天多贴几层,更厚实……
不,更立体。
又过了一会儿,徐京墨一脸笑意走了进来。
“师妹,若不是方才你提醒,阿灵还真误会我了。”
沈沐兮撇撇嘴:“她能有这误会,定是你太过花心,没有给她安全感导致的。要不然怎么连这飞醋都吃呢?”
“安全感是什么东西?”徐京墨一脸不解。
“归宿,是她最好的安全感。”沈沐兮八卦地看着他,“师兄,人家素灵都为你守身如玉了,你准备啥时候娶她呀?”
徐京墨面上一窘,双颊微红:“这、这不得等师傅回来嘛,婚姻大事,定要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然怎么提亲?”
闻言,沈沐兮忍不住皱了皱眉:“万一那老鸨不放人怎么办?”
“这……”徐京墨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叹口气道,“那醉月楼的赎金……我得想其他法子弄些银钱。”
沈沐兮先前也让人打听过,醉月楼的花魁赎金,那可是上万两白银起步的。
师兄这月钱虽说涨到了四十两,那也是九牛一毛。
沈沐兮张张嘴道:“我这里……”
“别,我可是堂堂男子汉,怎么能用女人的钱?”徐京墨连忙挥手道,“这件事我来想办法,谢谢师妹的好意。”
人家正主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沈沐兮也不好说什么。
只能祝他们越来越好吧。
……
正德十四年四月底,太子楚弈城对战荼玦多次,无一胜绩。
除雁门关外,还有数座城池失守。
那些荼玦人打下城池之后也不派人驻扎,直接在城内烧杀抢掠,专挑贵重的物件,带不走得就烧掉。
一时间边关地区民怨四起,朝堂内外也是人心惶惶。
此刻大臣们恳请秦王出兵的呼声越来越高,楚灏的龙威都快压制不住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