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画像
树下有鱼2021-05-29 13:443,051

  赵陶陶忽然记起,赵祯即位的当年,丁谓联合刘太后信任的内官雷允恭把持朝政,重要军国大事均由丁谓把控,选择性地交由雷允恭传递给两宫得知,堵塞了言路,激起朝臣不满。

  大行皇帝的山陵位置定妥之后,雷允恭勾管山陵建造事宜,却狗胆包天,擅自移动山陵位置,丁谓在其间多般庇护,一力将此事掩了下来,至今还没有捅到两宫面前。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一旦火光乍现,其势谁人能挡?

  她便笑了,说:“若是中书明日还未有回音,我将这份劄子再同董事会斟酌一回,改过之后再呈给六哥吧,多少也能省点事。”

  果然不过半月,雷允恭终于东窗事发,很快就被暴怒的刘太后处死在巩县了,与他一丘之貉的丁谓迅速地被贬到西京洛阳,树倒猢狲散,仅隔了不到十日,再查出丁谓其他的罪行,刘太后又把丁谓贬到了崖州(三亚)做司户参军去了,甚至查抄了其家产。丁谓从此再也没能回到汴京。

  丁谓罢相后,由冯拯任首相,王曾次相。

  赵陶陶这次更加谨慎,并不急于一时提出这份计划,由她舅舅顾怀瑾出面,将这份劄子私下提交给两位相公预览,请两位相公提出整改意见。

  冯王两位相公此前也听过这份劄子,只是不知具体条陈,如今见赵陶陶肯私下先问询讨教,再呈送劄子交由中书审议,与此前丁谓在位时的态度完全不同,自然觉得这是赵陶陶对他们尊重的缘故,劄子还没细看就先放了三分好感进去。

  待看了劄子,他们二人自然也发现了这个企划的弊病,但除去官府没有管理权外这一点有损官府颜面,例如将甘露酒充作部分岁币、为甘露酒单独开辟一个贸易通道等提议,都是于国有益的。

  加之这份版本的劄子,赵陶陶更是将甘露酒量产后的成本、产能、销售渠道,甚至初步的营销计划,都事无巨细地列出一个附件呈上,更让人一目了然。

  但政治家是讲谋略、讲政治的,四、五天后,当劄子最后转回赵陶陶手里时,随原件各附了一封信函,里面洋洋洒洒一大篇先是列举出种种联营酒厂的不妥、违例、不合体统,直到最后才隐晦地提出几点整改意见。

  赵陶陶虽说对这类官僚气息嗤之以鼻,可奈何受制于人,不得不低头。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有整改的余地,便是有谈判的可能,便如获至宝地抱着这两份回信去了学院,她们本有预案,当下便做了决定,略微退让了一步。

  第二天,赵陶陶依样将修改过后的劄子呈给刘太后,刘太后略略扫了一遍,不禁笑道:“倒是学乖了,便发下去吧。”

  又过了两日,政事堂的相公们就这份劄子各抒已见,各成一派:王钦若为首的反对派、鲁宗道为首的赞同派,冯王二人中立。两派辩论言辞激烈,口沫四溅,王钦若甚至把顾怀瑾召进政事堂骂了一顿,说顾怀瑾帮着赵陶陶胡作非为,祸乱朝纲,其心可诛,气得顾怀瑾拉着王钦若便要去找刘太后理论……

  随后,御史台参劾赵元梧父女的弹章似雪片一般飞到睿思殿、文德殿,赵祯偏心,睿思殿的一律留中不发,文德殿的?赵陶陶老老实实地写折子自辩、解释……

  要知道,这些眼高于顶的相公们,连当面让她阐述、解释的机会都不会给,更别说谈判了。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耗费下去,俨然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与此同时,一年又快过完,这风寒料峭、甘露酒一坛难求的日子里,赵陶陶对着满院的萧瑟仰天长啸:“何年何月,我才能得偿所望?”

  这年九月二十四,真宗皇帝的灵柩出殡,移至巩县永定陵旁的灵堂暂放,择日安葬。

  赵祯从巩县回宫后,便十分的沮丧,因刘太后下旨,将在永定陵旁建一所居所,为先帝李顺容守陵居所。

  巩县离汴京城骑马来回需四日。

  这意味着赵陶陶将不能每月两次地去看李娘子,不能替这对母子传递近况了。

  赵陶陶这日去福宁殿,将赵祯拉到内室,将内室一盏铜镜交到赵祯手上让他捧着,随后将随身带的一小幅绢画展开。

  赵祯看看这纸筒,再望向铜镜里反复比照,极其惊讶地说:“陶陶,真是像极了!”那副绢画上,正是一张丝毫未差的赵祯的脸,正坐在案前专心致志地读劄子。

  “这画可不是给你的,是给你瞧瞧妹妹我笔下有神,画什么都惟妙惟肖。”

  赵祯“哦”了一声,又不太提得起兴致,心事重重,讪讪地回案前俯首看折子。

  赵陶陶也不理他,收了绢画便离开了。

  待过了一阵赵祯看到有个叫范仲淹的泰州盐仓监写上来请求重修海堤的劄子,一手好字,一笔好文章,大呼痛快,唤着赵陶陶也过来看,张茂则才上来说,县主早走了。

  过了三天,赵陶陶又来福宁殿,再度神神秘秘地强拉着赵祯进内室,做贼似的朝门口张望了好一阵,从衣裳里头取了另一幅小小的绢画出来。

  赵祯不明就里地展开,随即连呼吸都迟滞了。

  画面上是一个穿着黛色兰花草纹长褙子的女子,端坐在榻上,手上拿着针线和一领衣裳。她面庞消瘦,身姿纤细,头发略见花白,但眉目十分温柔可亲,唇边挂着微微的笑意,他一瞬间就被击中,像是被人把心翻来覆去地掐着、捏着,是一种他从未感受过的钝痛。

  赵陶陶轻轻撑着他,只说:“李娘娘就是画里这样,慈爱可亲,我觉得六哥的眼睛最像她。”

  赵祯已是泣不成声,抱着妹妹哭道:“我记起她来了,我记起来了,她在御苑里给我烹过一碗茶,和我说了几句话,我记得她的眼睛……”

  赵陶陶也不再说话,让赵祯靠着她的肩头,轻轻拍着他,等他慢慢平静下来,才说:“我把上回那幅绢画留给李娘娘了,往后每年给你们画一幅,六哥说好不好?”

  赵祯不住地点头,问了好些李娘子的起居安康,赵陶陶又指着画说起当日周元煦把院儿里其他人引开,好让她有充足时间作画的趣事。

  正在此时,忽听外头一阵女子的浅笑声:“十九娘来了?我今日做了你爱吃的玫瑰酥饼呢……”

  赵陶陶赶紧把画卷了起来,往赵祯怀里一推,悄声说:“六哥要收好,不能给第三个人见到。”

  说罢她自己快走几步出去拉着顾思窈。

  顾思窈每日上午都要来一次福宁殿看看赵祯,送些汤水吃食,这日她进宫门不久,就见着月升远远地站在廊下,见她过来连忙勾手行了一礼,亲亲热热地唤道:“顾娘子安好?好些日子没见娘子了,县主心心念念得很。”

  顾思窈淡淡笑了笑,便问:“官家和陶陶在里头说话?”

  “是。”

  顾思窈便迈步要进去,月升却一反常态地伸手要拦,“娘子,县主和官家有事……”也不待月升说完,顾思窈不知哪儿来的气,一把推开月升,径直往里头去了。

  她一脚跨进福宁殿,见正厅无人,内室却听见两人低低的私语声,面上不禁羞得通红,下意识地就要转身退出去,但一瞧见已经跟过来守在门口的月升,顾思窈即刻停了脚步,咬了咬唇,随即换了张笑脸,一面慢慢朝内室走去,一面笑道:“十九娘来了?……”

  只见赵陶陶欢欣喜悦地从内室出来,一把拉着她的袖子,笑得十分烂漫:“大姐姐,我正好有些饿了呢!好些日子没见到你了,大姐姐嫁了六哥越来越美了!”

  顾思窈听到那个“嫁”字,觉得自个儿像是被一匹发了性的烈马猛得撞了一下似的,全身都麻木僵住了,她猛吸了一口气,才说:“什么’嫁’不’嫁’的?别胡说,官家眼看就要大婚娶娘娘了,让人听见……”,一句话没说完,见赵祯背着手从内室走出来,眼眶红通通的,显然是才哭过的样子,面上却展颜笑道:“你们姐妹说话多少随意些,”又拉起她的手,柔声道:“你陪了朕这些日子,朕知道你的心意,就算有了娘娘,朕也还会像如今这般待你的。”

  顾思窈羞羞怯怯地拜了下去,“官家,妹妹在这儿呢,怎么说这些话……”

  “朕不就是特意说给她听的吗?省得她以为朕大婚后会薄待了你。”

  赵陶陶呢,她其实心里并不是十分的自在,兴许还有些吃醋吧?并且一见到顾思窈,那日顾思窕说的话又猛地撞了出来,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者其中有什么误会,她此刻无暇顾忌,只把身子一背,轻哼了一声,嘀咕了一句:“羞得很,阿姊和姐夫在我面前也不这样。”说罢就唤宫人进来煮水烹茶。

  赵祯畅快地笑了出来,依旧牵着顾思窈的手去桌前坐下,问了赵陶陶一些十娘婚后的趣事,赵陶陶说得眉飞色舞,活色生香的,赵祯欢笑声不断。

继续阅读:第110章 —初雪饮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县主的古代奋斗日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