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默娘百无聊赖地坐在馆里,看着快被自己翻烂的《玄医针灸》,不厌其烦地研究着上面说的脉象和腧穴。这个破系统什么用都没有,就只会提供教材,想多点技艺傍身还得自己下功夫学。
估计她是史上唯一一个有着存在感为零的系统的宿主。
母猫大白又领着小猫跑过来捣乱,在她身上一顿乱蹭,还咬着她的笔杆打扰她。
如意馆里人来人往的,它适应了几天也就不怕了,还总是跳上桌子,不是踩脚印就是掏着爪子喝磁盏里面的水。苏默娘只得沾湿了手,在它身上一阵乱揉,大白只好到一边顺毛去了。
这下够它舔上半个钟头的。
今日是中秋佳节,紫堇买了月饼回来。她见状放下手里的东西,蹲下身子伸手过去,大白也殷勤地帮她舔了舔手,害她痒得笑出了声:“还是姑娘有法子,这猫儿可缠人得紧呢。”
苏默娘站起身去洗了个手,伸了个懒腰就从善如流地拿了月饼过来吃:“今晚我们吃火锅,在院子里赏月,得了空再给它洗洗澡。”
一听要吃涮锅子,紫堇的一双眼睛立刻变得亮晶晶的:“那我去买些菜来。”
“不必了,厨房里还有些。”苏默娘连忙拦下了她:“你要是有空呀,就多看看医书,把我教给你的多记一记。”听了这话,紫堇一下就泄了气。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自从紫堇来到这儿,苏默娘一有空就要传授给她一些基础的医术,这样忙的时候她身上的担子也可以轻一些。虽然会额外累一些,但是好在紫堇机灵又聪敏,一点就透,长此以往也是个好大夫的料子。
转睫数月,苏默娘感觉自己在这里的种种经历就像做梦一样,从家徒壁立到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医馆,她觉得自己走路时腰杆都是直的。
月饼绵软,馅里的坚果酥脆,啃了一大半,她突然想到另外一个人。中秋了,不知道“阿寄”有没有家人呢?
苏默娘端了一碟月饼走到周云璟的房间,敲开了门。周云璟看着她放下的月饼,神色微动。原来,已经中秋了吗?
由此望去,万里之遥,也不知道母妃此时是什么样子。
“阿寄,中秋节快乐。”苏默娘真诚地说完祝福,对着他微微笑了一下,就回转了身子。
中秋团圆,现在馆里的他们三个,却都是飘零在外的人。也许,孤独的人更应该学会温暖彼此。
周云璟看着她的背影,怔怔地出了神。
回到外厅,苏默娘写了一张新的药茶配方,这次的主料是杏仁和紫苏,名字就叫杏仁紫苏饮,对哮喘的症状是有缓解作用的,她照着配了几副分成两份出来。
一份给素衣姐姐,另一份留给莫大哥,因为莫大哥的母亲莫夫人身子不好还患有哮喘。
她这段时间还会时不时去云烟楼,素衣姐姐得知她要留在城里住下,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还说有了时机就溜出来要看看她的住处。
翠楼高耸,各种脂粉的香气融在暖暖的空气里。云烟楼的偏角处,素衣梳洗过后穿戴整齐,又戴上了一只精致的帏帽。一旁的小丫鬟垂手立着,她知道这位姑娘的规矩就是爱干净,梳头穿衣的事情从不许别人伺候。
荣妈妈坐在一旁喝着茶,向桌面瞧去,杯盏旁边放着雪白的细丝银锭。
“今儿是中秋,素衣姑娘可要仔细些。我荣妈妈受了你的银子自然要替你出力,可是上面的大人交待过的事情咱们也不敢怠慢,即便你给再多银子,一年当中我也只有那么几天敢冒这个险。”
“你出去看家里人是正经,若要身子不好请那苏大夫来便是,又何必自己亲自去呢?”
素衣顾自整理着衣衫,并不回答。
在这楼里她是不被允许外出的。一年之中只有几天是可以贿赂贿赂荣妈妈请她放自己出去的。
即便出去,荣妈妈也会派人远远地跟着。
素衣心里明白,荣妈妈只是怕自己丢了她要担责任,所以并不责怪于她。好容易等到今日,又是中秋佳节,她花些银两,想出去远远地瞧上亲人一眼,再去默娘的如意馆看一看。
反正有人跟着,她顺路瞧瞧默娘,也免得白白放过了这次机会。而荣妈妈心眼多,谨慎得很,总担心她到处逛是想要跑路,所以絮絮叨叨个没完。
素衣只当作没听见,跟她招呼了一声就出了房间,走到楼下坐上了马车。
荣妈妈看着她的背影,叹了口气。
下午没几个病人,周云璟走到外厅翻看医书。就在苏默娘好奇素衣何时会来的时候,如意堂门外响起马车的声音,她走到门边扶着门框,看到马车上下来一位年轻的女子。
即使戴着帏帽,苏默娘也一眼就认出了那是素衣。
她兴奋地迈步上前:“姐姐来了。”
素衣穿着一袭素色的长裙,挽着青色披肩,环佩叮当,清香幽幽。简单而不失精致,素净却不显寡淡。
真像古画上的嫦娥仙子。
两人没有多做停留,牵着手进了如意堂。进了屋子,素衣见屋里还有一个男子,便有些不自在。苏默娘向周云璟介绍了一遍,言语间却并没有提到她的身份,又转向素衣解释了一番:“这是阿寄,他不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