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苏默娘气闷地歪在榻上,一根手指一下一下地戳着被面,想到苏家那个德行,更是眉头都皱成了个疙瘩。
周云璟坐在轮椅上看着文集,面色如常,毫无波澜。
偶尔,他转了转眼瞟她一眼,视线就又回到书上。他不知道苏默娘出去这一趟是做了什么,又为什么一回来就这样郁闷。
她出门都没有告诉他,他为什么要关心。
苏默娘趴在榻上,沉默不语地听着外面啾啾的鸟鸣声,看着院子里散步的花花和小黑悠悠踱步,自在地翻着土找虫儿吃。大白猫踩着猫步走过来,来回地在她脸上蹭着,苏默娘气不顺的心里慢慢好受了些。
纵使人间万般苦,流云依旧暖人心。更何况,不过是个卑鄙的一家子,自己跟他们又没关系,他们有什么资格让自己生气。
贫贱夫妻百事哀,左不过是一个钱字。她现在和那位虽然不算什么夫妻,但是毕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的柴米油盐都无法摆脱。苏默娘再次翻出储钱罐,点一点剩下的四十两银子和一些散碎铜钱。
苏默娘闷闷地想着,看阿寄的腿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好的,该是时候开一家医馆了。有个稳定收入那二十两银子还好赚些,至少总不能这样坐吃山空。
说干就干,她跟周云璟说明了想法。周云璟放下书,并没有什么意外的表情,语气淡淡的:“你自己决定就好。”
悬壶济世,倒也是个正经事,也算造福百姓。
苏默娘咬了咬下嘴唇,虽然得到肯定的答案,可是这人的态度还是把她拉回现实。她知道他不想搭理自己,可是面对他时间久了,心里多少还是不太开心的。
周云璟看到她眼神里一闪而过的小幽怨,缓缓别开了眼,继续看起了书。
唉,这人哑巴不哑巴有什么区别吗?
苏默娘暂时把情绪放到一边,开始琢磨着开办医馆的诸多事宜。她拿上银子,到临江县城一个叫花枝街的地方找了间要出租的店面,主人家听说她是要开医馆看病的,倒也爽快地租给了她。
拿了契约文书,苏默娘又开始一样一样的挑选着中药的一些制药工具,连同桌椅家具一起送进了铺子。
店面关门许久了,长时间未打扫,积了许多灰尘。主人家热心,见她就一个人,就叫了个小伙计帮她拾掇拾掇,尽管如此,干完一切,她还是连着跑了两天才彻底把医馆收拾出来。
馆名是她找了个老师傅给做的匾额,样子气派漂亮,“如意堂”三个大字闪闪发亮。
如意如意,多么吉利啊,来看病的病人不都有个摆脱恶疾、身体健康的心愿吗?
正式营业前,苏默娘把重要的东西放好,家里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收拾干净了,就把宋铁生叫了过来。
“我要去镇上做生意,白天就不能总在家,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帮我照顾一下阿寄?”
宋铁生使劲点了几下头,苏默娘手里一边忙活一边跟他说:“弟弟妹妹的事你不用发愁,他们愿意跟着你也可以带过来玩,只是不要吵着阿寄哥哥。”
“喏,姐姐一个月给你一百钱。照顾好阿寄,多推着他出来散一散心,你长得壮一些,也能扶着他略走一走。”
其实宋铁生要做的事情很简单,给阿寄做个一日三餐,帮她喂喂猫和鸡,扫扫地看个家就行。
看到苏默娘递过来的钱,宋铁生眼前一亮,他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家里好不容易有些积蓄的时候总是被收了赋税。
见他高兴之后又想推辞,苏默娘直接把钱塞进他手里道:“收下吧,你是家里最大的孩子,石头和珍儿可都指着你这个大哥呢,给他们买些零嘴,剩下的学着攒点钱,以后总有用呢。”
男孩听了心里暖暖的,应了下来,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从此,苏默娘每天就在医馆里坐着。起初附近的人还过来转一转凑个热闹,可过了几天,渐渐的连一个人影也见不着了。
也许是因为自己还没什么名气。若是光看样子,她就只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丫头片子而已,想看病的人总是宁愿绕到别的街上去也不在她这里看病。
考虑到职业的特殊性,她也不能把街上的人拉过来宣传推销,这样只会被人打死。
可是本就没什么人来,她也不能主动,真不知道这医馆该怎么经营下去了。果然,无论现实还是这里,人们看病总是更信任年纪老的。
年轻人就不能是好医生了吗?她郁闷地想着,自己年纪轻,有耐心没架子,眼不花耳不聋,有什么不好?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信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