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失而”复得(上)
2015年2月15日除夕夜,二商店难得有了“喘息”机会,往日熙熙攘攘的人潮退去,露出街道坑洼路面,唯有冷风偶尔送过一两个破旧的塑料袋,漫无目地随处乱窜。两旁门店新帖的春联和灯笼,周围此消彼长的鞭炮声,给死寂的二商店商业街平添了些许过年的气氛。
沈千寻窝在昌河“小面包”警车后排,张嘴用哈气将车窗上的冰霜融化,透过拳头大的透亮,在外面这片死寂中搜寻着不寻常。
“小沈,放松点,除了咱,不安分的那些货也在过年呢。”二商店派出所警长老孙,看出沈千寻的拘谨,摘下棉警帽摩挲着大半头白发,安抚道。
沈千寻的思绪如同面包外的鞭炮声,前一秒在冯赖子身上,这一秒跳转到大春身上,下一秒又飞回两起焚尸案现场,完全不受自我控制,没搭理老孙的善意提醒。
直到老孙打开车窗,点上烟,凉风混着烟草的香气,灌进他鼻腔,这才反应过来,“孙师傅,您刚才说……”
警车里手台从鞭炮声中炸裂,“滋啦”的杂音中播报警情——801老孙头,来活了!二商店宿舍,3栋1单201孩子丢了,报警人电话1530452……
车内原本平和的氛围如同火山爆发般瞬间唤醒,老孙拨通报警人电话,确认地址,了解大致情况;辅警小陈眼里的睡意没半点痕迹,目光喷火,手脚配合得无缝衔接挂档启动车辆。
昌河小面包打着警灯,拧着车身,打着呲溜滑向二商店宿舍奔去。
唯有沈千寻,双手攥拳,不知自己该干点什么。老孙挂断电话,凝神半刻,“别慌,先过去看看情况,没准孩子放完鞭炮去玩捉迷藏呢。”
老孙心里其实也没底,二商店下辖供销社等单位,职工众多,当年效益好的时候,盖了六栋楼房作为家属院。六栋楼房成两列,之间间距大,并不是封闭小区,后来居民加盖平房,现在又停满私家车辆,现场情况尤为复杂。
警灯闪烁着驶入二商店宿舍3号楼下,红蓝光束打在几个人身上。拉开车门同时,老孙单脚落地,环顾这群人,“谁报的警?”
一位上身只套着毛坎肩,被其她两人搀扶的青年妇女,面色苍白毫无血色,抬起无力的手,示意是她报警。
晚一步下车的沈千寻,从她单薄的穿着和神情状态判断,此人是孩子母亲。他见到旁边两个孩子,蹲下身把他们叫到跟前,温声柔语地问道,“不见的孩子叫什么?”两个孩子互相对望,低着头小声回答,“阳阳。”
“什么时候发现孩子不见的?”老孙明显也看出妇女精神状态不佳,捡重要问题先问。儿童失踪案件首要重点便是时间节点,这是能否找回孩子的黄金要素。
妇女嘴唇蠕动,却发不出声音。
她身边一位青年男人,抢先张口,混着酒气回答道,“找不见的孩子叫阳阳,我是他爸。大概是刚播完新闻联播,他们三个孩子吃完年夜饭后一起下楼放烟花,后来其他两个孩子上来说找不到阳阳了,具体几点真记不清了。”
老孙从孩子家属嘴里大概还原了事情经过。
除夕夜,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在新闻联播结束后,也就是七点半吃完后,三个叔伯亲戚家的孩子一起到楼下放烟花。
烟花燃尽后,三个孩子不想上楼,开始玩捉迷藏。三个孩子最大的十岁,最小的是走失的阳阳才五岁,身穿小山羊棉衣。小孩子一玩起来,对时间观念淡薄,亲戚们反复询问过,均不知道阳阳失踪时具体是几点。
老孙让辅警联系所里值班民警,查看二商店宿舍周边治安监控,查找七点半到接警时间段内,是否有相同穿着的五岁男孩踪迹。
老孙正和阳阳家人一起找孩子,看见沈千寻冲他摆手。
“孙师傅,来一下。”沈千寻拦住老孙。
沈千寻从两个孩子口中得到一条线索——
在他严谨且温润的询问下,十岁的那个孩子逐渐放下戒备,说出重要线索。最后一局捉迷藏是阳阳当猫,本该数一百个数,但他才五岁,只能数到五十。
沈千寻记下大概一分钟左右。
当时十岁孩子跑到一家一楼住户窗外,看见岳云鹏在说相声,忍不住停下脚步朝里瞧,不知不觉间,时间很快过去,等相声说完,他才想起来自己还在玩捉迷藏游戏。
沈千寻默默计算,相声一般大概在十分钟左右结束。
他带着孩子去确认一楼窗外位置,发现窗台上积雪有新破坏的小手印,与十岁孩子手掌大小吻合;下面有反复踩实的雪脚印,也与孩子鞋大小符合。这两点说明孩子确实在这有过不短的时间停留。
沈千寻在孩子指引下,再去确认阳阳的起点位置,在3号楼侧面的机电箱旁边。
同样,这里有三个孩子的小脚印,按照年龄推算,最小的足迹是阳阳所留,说明这里是他们玩游戏的起点。
然后,在阳阳出发寻找小伙伴的路线中,发现一双成年人的成趟雪足迹,说明阳阳不是独自一人离开,是被一个成年男子带离二商店宿舍。
沈千寻顺着他们离开方向,心里盘着线索——
十岁孩子看岳云鹏相声的位置,没有任何可遮挡和隐藏的屏障,只要阳阳从3号楼侧面往前边走十几米,一眼便可看见这个位置,便能“抓到”十岁孩子。
根据十岁孩子的复述,他记得阳阳数到二十的时候,曾经喊着问,数不到一百咋办?孩子大声回答数到五十就可以。按照游戏常理,阳阳已然从声音来源,判断出十岁孩子藏匿方向。
他为何没找过来?
只有一个解释,在阳阳没数完五十个数的时候,被留下雪脚印的成年人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