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未来已来(一)
见龙在玩2025-07-28 19:093,168

  扬子桥原武锐军营地,借助旁边的大运河,今年三月份新开挖的干船坞里,停着两艘形制奇怪的大船。船体上刷了桐油部分反射着早间刺眼的炎日,拆掉船坞四周的布围障后,从远处看,也只有一些模糊而又闪亮轮廓,看久了就会让人眼睛有些刺痛感。

  陈楚客眨巴几下被刺痛的眼睛,收回对那船的好奇,哈着腰,小心迈着步子,跟在朱涣身后,向着岸边一座新搭起的芦席凉棚下走去。朱涣侧眼瞥见陈楚客这般恭敬作态,心里却并不领情,甚至有些厌烦,背着手,冷着脸走向凉棚的阴凉下。

  陈楚客是元廷派过来的卧底,目的嘛,就是利用和朱涣同窗之谊和曾经的私交,游说朱涣弃宋降元的,这个朱涣本人是清楚的。刚到扬州的时候,朱涣见临安都城已被元军围困,赵宋覆灭只在眼前,对他还是敬若上宾的。将他招到自己的幕中,天天和他在一起,商议怎样献了这扬州,背刺李庭芝,好做降元晋身的投名状。

  只是这厮自以为口舌了得,罗承鹰他们刚来扬州的第二天,就当个不速之客上门去游说两人,妄想着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两人背宋投元,却被人家斥退。不仅没办成事丢了面子不说,这事还被宫里知道了,成了一个身有嫌疑的人,很快就被新成立的皇城司给盯上了。

  有宋一朝,虽不至于因言而杀士大夫读书人,可说出“宋命只320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也够得上叛国的嫌疑。朱涣不敢再和他裹得太近,惹上麻烦,便要他从自己的幕中自请辞退,表面上和他划清界限。但私底下,他也并没有向朝廷举报陈楚客的间谍身份,想着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两人的交往方式也转入秘密的地下接触,其间,朱涣还几次不经意地透露些朝廷的事情,算是卖好元廷那边,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但十几日前,定胜洲水战,武锐军全歼了张弘正的长江水师,捷报传来,战果经过考证也是令人信服的,这事情便把陈楚客给弄得心急了。作为一个间谍,他如果不能把其中详细的内幕情报搞到手,传回元廷那边,他这个降人的价值可就大打折扣了。

  朱涣是知道朝廷下一步是要向南边转移,元廷的水师既然被灭,这计划的实施便没了掣肘妨碍,成行的可能性就极大提高了。已经成了中枢大员户部尚书的他,自然就没有和陈楚客保持进一步接触的打算,也便故意疏远陈楚客,回绝了他几次上门拜访探询的请求。

  既然宋室复国已经有了起色,朱涣自然不想在这时候当个被万人唾骂的汉奸,与陈楚客接触的兴趣自然就淡了下来。即使献了扬州降元,元庭顶多给自己一个江淮行省的参政不得了了。自己在皇宋这边已经身居中枢,虽然当前还被李庭芝压着,没有实权操持,但也是皇太后那边倚重的大臣,放在朝廷牵制李庭芝的角色。元宋两边,自己是在那边得利更大,他现在也没有看清楚,自然想静观一段时日再论。

  接下来的几天,陈楚客又闻听了武锐军团灭西来元军先锋骑军真州大捷,心中更加急迫起来。连续被拒绝登门求见后,知道朱涣这人望风使舵,见宋军一时大胜,便有了疏远他的心思。陈楚客无奈,便写了首干谒诗,暗藏机锋,意思是朱涣既已和他这个元谍相通,已是事实,不如留得这条后路,山不转水转,今后时局转变时,也有转圜退路。

  朱涣见他诗中有威胁自己的意思,也怕惹急这厮,把和他曾谋划献城投降的事出首到官府。那他在皇宋这边的仕途顷刻间便会断送不说,说不定根据朝廷最新颁《惩处叛国汉奸条例》,把他抓捕下狱都有可能的。谁让自己当初做过这些背国叛敌的阴私事呢,即使现在已有悔意,但也只能小心应付陈楚客,先稳住他再说。

  另一方面,在朱涣看来,宋元交战几十年,也不能凭着那两个海外归人打了一两次胜仗,就把这大势给翻转过来了。再说了,这次武锐军出战的战果太过惊人了,没有亲眼所见,他心里也把这场大捷当做偶然的侥幸。这万一战报上用了春秋笔法,那可就大大地贻误了自己。

  总之,在他心里,元廷势大,赵宋羸弱几近灭国的局面,仍是当前的现状。为家族和儿孙着想,也不能对元廷那边做的太决绝了。

  所以朱涣便又见了陈楚客,问他想要自己帮他做何事。陈楚客倒也直接,他听回扬州的水师官兵们说起,这次与元军的水战,什么“大炮”立了大功,便要朱涣找机会带自己去看看这“大炮”是甚物事。

  朱涣知道这厮要把这大炮的事传报给元廷,起初还在推拒,不肯将这军国重事透露给他,实际上也是自己不想身涉险地的想法。但陈楚客说,他已经将元廷长江水师兵败覆灭,赵宋小朝廷要出海南逃的情报传过了江。估计正在南边循海路追击益广两王的张弘范,得到情报后,肯定会回师拦截。到时候,船行在海上,遇见元军,生死便难料了。

  如果朱涣肯留下来,表面上应承下留守淮东的责任,暗地里却和元军私通,他陈楚客便可保证他在元廷那边谋得高位,也帮他保全家产妻子。而且,李庭芝和朝廷率主力大军尽去,扬州孤弱无援的情况下,他朱涣即使降元,也可有了事穷力竭,本着爱民之心,不得不降元的仁义名声。哪怕今后皇宋真的能复国,对他也不能怎样为难的。

  本就心怀投机两面都想下注的朱涣听了,也犹疑起来。一怕跟着朝廷南撤,路上遇到援军拦截,凶多吉少。二怕他和陈楚客相交的阴私被朝廷发现,失了官家皇太后的信任,没了仕途前程。

  留守扬州,确实是一条个人不败不亡的好选择,而且两边都能得利。在宋这边,力竭而降,士大夫看重的名声能保住,仍留着一份香火情在朝廷。在元廷那边,也算是立了大功,保住全家性命当不在话下。而且,说不定还有高官显宦的位置给他,于是,他心里便接受了陈楚客的诱说。

  只是,他是个只读孔孟圣贤书的文人,自己真的不懂什么大炮火器的奥妙,正要找人打探,刚好说军器监这边,已经造好了两艘新式炮船。因为这炮船承载着保卫朝廷南下的重任,宫里和政事堂都极为重视,要在新船下水之时,安排朝臣陪同官家和皇太后校阅。这一来可以安稳朝臣南撤的信心,二来,大家也想见见传说中的“大炮”,对胜利寄上几分的希望。

  这便是一个近距离接触这“大炮”的机会,朱涣便让陈楚客扮做自己的部员随从,提前赶到扬子桥船坞,好让陈楚客完成刺探情报的任务。同时,他还通过僚属的关系,约了军器监丞马升甫,带他们察看一番炮船的情况。

  凉棚下站着一个人,便是军器监丞马升甫,他便是朱涣约好了带他参观炮船的人。此时他也心情紧张地向棚外观看,心中忐忑地在等朱涣这位户部尚书。

  从权发遣扬州军器院事升到朝廷的军器监丞,职级和差遣直接上升了三级,可是见了朱涣这个正宗的文官,马升甫还是心里紧张,赶忙出了凉棚,迎了上去。

  这位原来的两淮制置副使,李庭芝的副手,虽然现在升了职,做到了中枢的户部尚书,可还是像原来一样,实际上是个权柄不大的堂官,手中并没有多少实权。

  知道这位尚书大人不受李相公待见,可是,作为技术官僚,而且还是科举未能及第的官僚,马升甫还是对进士出身的官员们抱有一种敬仰,全是他心中自卑所致。

  迎面唱了歌大喏,马升甫满脸堆着笑,躬身向朱涣拜了礼。就连穿着绿袍,化妆成朱涣随员的陈楚客,他也不敢怠慢,恭恭敬敬行了礼,转身便把两人邀进凉棚下。

  七月如流火般的天气,那怕只穿薄纱,都有汗浸的热感。两人也不客气,快走两步,进了凉棚,站到了正对那两艘新船的对面。

  凉棚搭建的位置正对着船坞,棚下原来的坡地已经修成了四阶的台阶,两尺的阶高,宽度尽可行马车的台面上用木条钉成了长条木椅,方便观众坐下。而阶梯最高处,则是修了一座带围栏的小高台,从最上面第四阶台阶通上去一尺许,便可上去。那上面已经用鹅黄色和湖蓝色的湖绸罩面,也做了一条坐榻,显然是给官家和太后等观舰时坐的御榻。

  算时间,朝廷大员和皇室的行驾大队,半个多时辰后就要到了,朱涣心想要抓紧,他可不想让别人发现陈楚客的真实面目。

  “升甫,这就是炮船吧?怎的是这形制,前所未见啊!”

  进了凉棚,与炮船的距离近了,也看得更真切了,朱涣没忘今天来这里的目的,指着船坞中两艘见所未见的新式舰船,忙不迭地向马升甫发问。身侧的陈楚客更是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做倾听状,生怕漏下任何有用的情报。

  “回禀大人,这便是那两艘新船!”

  马升甫虽然恭敬地微微弯着腰回话,眼神里却尽是掩不住的自豪。

继续阅读:第78章 未来已来(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绝域危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