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穷寇必追
见龙在玩2025-07-28 18:373,521

  苗再成带着张都统驱马来到台地时,正看见武锐军的士卒们在打扫战场。一片新挖的大坑里,已经丢放了许多的元军尸首,武锐军还在源源不断往坑里丢尸身。天气正值暑热高湿季节,不赶紧处理这些尸体,必定会引起疫病的。

  坑里堆叠的,都是从台地的斜堤和坡道壕沟里清理下来的元兵尸首,看着起码上千,或者是几千。还有坡前的田地里,仍有数不清的人马尸身摆在原地,武锐军士卒们干脆就在田地里就近挖出大坑,把元军的尸体扔下去就行。

  几人上坡走的坡道完全被鲜血给浸透了,干涸后变成了暗红色的地面,还散发出浓浓的血腥味。几人皱着眉,屏住呼吸,驱马快步走上坡顶,途中也不敢多看武锐军的兵卒们。

  这些刚从战场硝烟中下来的人,度过了最初的心灵震栗后,自信和自傲又回到了脸上,看外人时甚至有一种挑衅的意味。所以,苗再成张都统一行人不好与这些粗汉计较,也不敢计较,毕竟杀过人见过血的人,内心已经对死亡有了一种新的态度了。

  到了坡顶,正看见罗承鹰双手抱胸,像没事人一般,观看那几门大炮往山下转运。几十个炮兵挽着绳索,慢慢把大炮往山下放,像是要转移炮阵地。罗承鹰只穿了半身甲,下身只穿着一条绸质长裤,肥大的裤腿在风中裹了风,猎猎飞舞,样子很滑稽。

  见罗承鹰主动迎过来,苗再成不敢怠慢,连忙在七八步远处下了马,整理下衣衫,抱拳作礼,说出祝贺之词,趋步迎上去。

  “恭贺团练,一战击灭元军,歼敌无数!这下真州军民无忧了,俱要感激团练的大恩啊!”

  罗承鹰摆了下手,算是逊谢了,他上前扶着苗再成的双手,干脆了当地说:

  “击灭元军完全谈不上,还有很多元军逃回了他们的大营。我派出的侦骑回来说,这些元军可能要移营,这会儿正在收拾东西。

  我的意思是,你我两军马上才出动,移兵到井子坡那边的元营,包围歼灭他们。即使全歼不了他们,被他们跑了,也不能让他们把军资粮秣带走。不然的话,真州这边的威胁还真不算解除。

  我的意见是,穷寇必追,快打快追,让元寇不能恢复防御!”

  苗再成作为朝廷参知政事,副相和西线方面统帅,自然知道罗承鹰说的不错,不拔除了元军的据点,他们就能再给真州来个锁城围困。井子坡元营离真州城也就十里路程,听任元军留在那里,等元军后面的主力一到,真州必有灭顶之灾了。

  张伯枋则是从纯战术角度考虑,小心翼翼提出,若是真州军开到元营那边,恐怕也要到夜晚了。宋军陆战,基本上是靠战阵,夜里作战的例子,几乎就没有。

  对于张都统的担心,罗承鹰直接开口打断了他:

  “蒙古骑兵不说,我不知道他们能否打夜战,但若你这般说,那淮西军肯定也不能打夜战。

  他们不能,可我武锐军能!你们真州军就摆在武锐军的后面,张网以待就好了。元军若是能突破武锐军的防线,必然都是漏网之鱼,战力和战意肯定被削弱了一番。你们在后面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只要不让他们轻轻松松跑掉就可以。

  这次夜战的目的,就是尽量歼灭元军有生力量,震慑后面赶来的元军主力。他们的大队只要犹疑虚怯了,就为扬州那边争取了时间了”

  张伯枋听了如是说,这才放下心来。不就是跟着武锐军去捡便宜嘛,有何不敢!

  不说张伯枋回城调度真州军出城参战,苗再成却没有跟着回城,而是和罗承鹰呆在一起,向他推销起自己刚才心里才有的想法。

  “团练不知看到没有,先前武锐军在高地上开炮击敌的时候,烟炎张天,声震苍穹,声势确实骇人!那些真州城下的蒙古骑军受了惊吓,没和我们接战,就自乱了阵脚,仓皇后退,跑了!

  我也是和蒙古军接战过的,知道他们骑军战力厉害。这次被吓得如此不战而逃,这羞刀入鞘,怕是心中被震慑不小。

  真州与建康府只隔着一条大江,若是按照团练的主意,今夜能歼灭了元军的残余,我们不如再往前走点,就到了建康府对面的浦口渡。我们在那边耀兵长江,佯做欲攻击建康府城的样子,必然引起江南震动。

  如此,元军那边若要进攻扬州,就不得不思虑后路不稳了。我等这般,也算是给官家和李相公他们东撤减轻了压力。”

  “哦,大参这是耍的‘围魏救赵’计策,我看行,就这么办!”

  罗承鹰当即同意,这办法他和齐硕之前就用过,让舰队袭扰建康府,这才逼得忽罗剌斯的这股元军冒险攻击他的棱堡,遭了今天的大败。再加上苗再成官职搁在那儿,要比他高不少。

  扬州的宋室小朝廷设立后,大封文武,苗再成作为李庭芝的嫡系文官,方面大员,便直接被擢升为参知政事,算是副宰相高官了,职分地位比罗承鹰两人的武职高了不少。

  今天他能如此身段谦和地和罗承鹰商量计策,罗承鹰自然不敢不陪着小心应对。何况这计策也是打破当前被动局面,反客为主的主意,正是正理,他怎会不同意。

  实际上,苗再成这般降尊纡贵和罗承鹰商议战略,还有一层他思考的原因。这次扬州大撤退,他在朝廷那里领受了殿后的责任。意思是,他要率领真州军和武锐军承担掩护淮扬官民东撤的使命,不由得他不考虑军队的事情。

  原本,真州的部队是御营驻军,级别上要高于武锐军的,但苗再成并不看好他手下的真州军。撤退转移的命令刚下来的这几天,真州军中已有不少官佐弃职而去,不告而别了,说不好听点,就是临阵逃匿。张伯枋本人无论在敢战,能战方面,也不是一个托以大任的人。

  他现在想的办法,就是让真州军和武锐军两股部队合在一起,寻得张伯枋他们的错处,便找借口夺了他们的指挥权,交给罗承鹰统一指挥。这次他是在城墙上全程目睹了武锐军痛击元军的战斗,想到了韬略深广指挥若定的罗承鹰,此时便成了他心目中理想的统军人选了。

  不说苗大参的易帅谋算,这边武锐军和真州军协商一致后,离了浅山棱堡工事,全军疾进,傍晚时分,就运动到井子坡元军大营的外面。全军散开,便把元军大营给堵上了。

  武锐军全军五千人而已,加上这次出征带的军伕也不过七千多人,竟然敢主动去围敌人几万人的大营寨。除了今天获得了大胜,心理上已有了睥睨对方的意识,手中武器是对方没法对付的因素外,还有就是元军自己的原因。

  所谓战时营寨,元军也是从攻守两方面综合考虑后营建的。营寨本就是个偏防守的工事,对外沟通的道路必然要少,让攻击营寨的敌方不方便展开兵力,减少备敌压力。所以一般的营寨会再通道之外的地方,开掘壕沟陷阱,因此,武锐军要围住元军营寨,只要封锁通道就行,算是捡了个便宜。

  真州军随后赶到,散在武锐军的后面,算是第二条的拦截线了。傍晚昏暗的视线下,真州军喧喧闹闹地折腾了一阵,闹出来的动静倒为武锐军增添了些声势。

  对比真州军,武锐军则显得安静的多,各部有序展开,架设火炮的架设火炮,开挖壕沟工事的开挖壕沟,其他的军兵也按照军官的指令,在前沿布置火把标识,铺设路砦。

  武锐军是接受过专门的夜战训练科目,主要的就是夜暗条件下的火器射击训练。炮兵在阵地前的规定距离上,设置火把等发光物体,标明各门火炮的射界。其他的非炮兵部队,则围着炮阵地设置护卫阵地,用手榴弹和冷兵器阻挡攻来的敌军。

  所以武锐军的行动井然有序,也没发出多大的喧闹和混乱,一个时辰不到,就把元营的主要寨口通道给围死了,层层叠叠布置了阻击炮火和兵力。和后面布置的真州军形成了互为支援的两条防线,就等着元军出营突围,给他们再来一次火炮洗地。

  被堵在营寨里的忽罗剌斯直接给气笑了,对着手下的将官就是一顿奚落。

  今天在浅山棱堡的战斗,他虽然也是全程目击者,但位置靠后,也没有望远镜这种东西,前面的台地上一开始战斗,硝烟就弥漫了整个视野,他根本看不清楚宋军到底用了什么手段。

  战果虽然让他大为惊悚,他自己的两个重骑兵千户队上去,差点被团灭了,只剩下几百骑回来,还参不多人马俱带伤。死了的人马他还没来得及看见尸身,就被真州城下退回来的轻骑兵们裹挟着炮回了大营。那些逃回来的重骑兵残余到现在也没明白,自己是受了什么武器的攻击,气得他大骂不止。

  等夏泽孙带着残部回到大营,损失直接把他吓了一跳。夏泽孙今天带去进攻的两万人马,参不多死了一半,整整八九千人殒命,尸骨碎了一地。剩下活了命回来的一万多士卒,也是被今天的杀戮给吓傻了似的,惶惶然不知该干什么。

  即使身处战斗第一线的幸存者,也不能给忽罗剌斯等高层将领提供全面有用的信息。这些人完全没有从震撼和心理战栗中恢复过来,只能给他们描述当时烟火贲张火星四溅的混乱情景。至于受到何种攻击,对方当时实施了什么样的武器投射,这些问题,对不起,当时吓得魂飞九天,记不清,也没看清。

  最后,忽罗剌斯初步判断是宋军使用了火蒺藜弹之类的爆炸致烟类火器攻击了元军,但为什么身披重甲的重骑兵怎样也死的如此惨烈,还是说不清楚。按说,宋军的这些火器他在荆湖征伐时,也是见过的,可那些东西的杀伤力极为有限啊!

  最后,他把今天的惨败归结于那该死的台地,还有那是个喷火冒烟的铁管子。因为这两样东西,他是看清楚了,台地就是宋军给元军预设的圈套,那喷火的铁管子直接打穿盾车和人马身体的情形,他和别的人也是亲眼目睹的。要不是被这玩意的攻击力给当场吓着了,他也不会就被慌乱的骑兵给裹挟着撤回大营。

继续阅读:第72章 夜战 乱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绝域危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