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功成必定有我
见龙在玩2025-07-28 18:333,577

  大凡一个濒临极度危险的人,最愿意听的消息,就是别人说,有某种能克服危险的办法,那么他就会沿着这条话语显示的路径,去做无限的臆想。

  现在齐硕不仅说了武锐军将能战胜凶悍的元军,而且还用轻松的口气,对复宋争天下的事业做了保证,立刻就引得在场的人立刻振奋起来。连齐硕说这话的本意,就是给李庭芝解释武锐军不能扩军的事情都抛到脑后了。

  帘后的全皇后和小皇帝听了,更是如同寒冬里喝了口热酒,心里顿觉火热,不自觉地伸直了脖子,看着帘外的齐硕。其余大臣也是这般,莫名的兴奋,都用热切的眼光看着他。随即便是一片帽翅的一片晃动,朝臣们面带轻松的笑容,交头接耳起来。

  几股热切的目光看过来,齐硕心里暗叫一声不好!这时候不是画大饼的时候,话说的太满了,今后要是做不到,那这帮人会怎样看自己呢!虚言欺骗,还是趁人之危索要权柄利益,他这个理工男可不愿有人对他是这种看法。

  “我是说,如果还是当下的这种情势,元军还是突骑攻击的战法,武锐军成军后,是可以抗击元军的。起码当前一年两年内,武锐军是没有什么对手的。但时间长了,如果元军也学着改变战法,以火器和我们对攻的话,那就要看到时候的情形了。”

  齐硕还是把刚才的话往回收一收,居安思危嘛,总得把事情往难处多想点,何况现在还身处险境呢!

  大家对信息的选择性偏好立刻就显露出来,他这话虽然说的更符合实际,也更理智,但是谁都没往心里去,反而还在他上段话的指引下畅想。

  “齐统制,我听说前日船炮在武锐军营中试炮成功,近百斤的炮子能打出去十里,几尺厚的栅墙都能洞穿而过,这是成了?”

  问话的是接任淮东制置使的董明甫,五十多岁的人了,眼中尽是渴望,像是个盼望新玩具的孩童。

  “呀,可是真的?”

  帘后的全皇后也跟着叫了一声,口气中尽是欢喜,声音也变得糯糯的,像个偷跑出去逛街的少女般兴奋。

  “这是谁说的?”

  “龙卫前军都在传,定是不会错的?江参政,你是老往扬子桥军营跑的,你说是不是?”

  对于齐硕的反问,签书枢密院事周云昌赶紧作答,生怕寄了大家期望的神迹消失了,口气中的急促地拉江德彦处来给他的说法作证,搞得齐硕有些哭笑不得。

  “回禀大娘娘,官家,这炮是成了,试造试射都还圆满。只是炮弹并不是什么近百斤,只有20斤。”

  虽然是自己一力主张发展火炮兵器的,但齐硕也不想大家把什么希望都放在这上面,最后变成唯武器论。因此他的介绍尽量平和,接近实际,免得大家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比那回回砲如何?”

  李庭芝口气略显失望,20斤,比回回炮百斤的石弹轻了不少!原以为船炮拿出来,必定能全面压倒回回砲的。

  齐硕理解老李的担心,回回砲不只是元军心目中的战争图腾,也是宋军心目中的梦魇。就是扬子桥大战时,若不是元营当中架设了回回砲,用砲轰击宋军,宋军也不能碰的头破血流的。

  “自然比回回砲强的多!20斤的弹丸用火药燃气射出去,力逾千钧,再坚固的城墙也经不住它的反复轰击。一里之内,用来打水师战船的话,命中几炮就可将其打碎。

  这船炮比回回炮耐用,发射上百回也不在话下。就是打坏了,回炉重造,就又是一门新炮。而且船炮远比回回砲打得准,受过良好训练的士兵,可以在射程内重复打中像战船那样的目标。城墙就更不必说了,十炮二十炮,就能轰塌一面城墙!”

  这话也不是齐硕夸大其词,安稳大家的心。加农炮和投石机本就是两个时代的产物,威力效用和使用成本上,前者的优势绝对是碾压式的存在。

  别看这炮威力超过当下所有的兵器,但制造难易程度上却是远小于火枪。有宋朝的科技保底,作出铜芯铁胎的复合加农炮,对齐硕而言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20斤加农炮就是仿造的后世西方的24磅加农炮,口径接近150毫米,发射20斤重的铸铁实心炮弹,初速估计能达到400米/秒的水平。一里(4、500米)的直射距离内,命中现在厚度只有三四寸的船板,完全可以两次洞穿它。

  只是受限于扬州铁料铜料的存量,还有成本的原因,齐硕这次选择的是铜铁复合炮体,让炮的制造工艺增加了铸造和炮管复合的工艺。但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火炮炸膛,造成对这时代宝贵的初代炮兵的伤害。

  但问题和遗憾也有,那就是一时间数量可能达不到希望的指标。前期光是在试验铁范模具的试制上就花了大量的时间,造成了后期再怎么抢工,也没法铸造足够的火炮。

  还有就是没法兼顾步兵需要的5斤炮(6磅)和十斤炮(12磅)野战炮生产,除了时间的问题,也有熟练工人不足的难题。最后,武锐军要是需要攻城炮的话,也只能使用这重达4、5千斤的大炮。

  不过齐硕也给武锐军做了补偿,就是把霹山炮的炮管适当加长了半尺,能让霹山炮的射程增加二三十步的距离,先凑活使用着。等今后有了空裕时间,再给步兵铸造合用的新炮。

  这边,李庭芝听了齐硕的解释,算是明白了这新炮的好处,刚才的担心一扫而空。只见他转过身来,朝着御座上的小皇帝和太后躬身行礼,兴奋地说道:

  “官家,大娘娘,这新炮已成,如果上了战船,定可以纵横江海,所向披靡!臣为皇宋贺!为官家贺!为大娘娘贺!”

  “果真,相公说的是真的?”

  全皇后一直以来都在想着怎样逃脱元军的围追堵截,有了这新炮,还远胜于回回砲,那她的安全就有了切实的保证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还不忘再确证一下。

  “当真!”

  见识过劈山炮百步之外打穿木板的李庭芝,立刻给予了肯定答复。

  “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左武大夫果真不负所望,造出这等利器来,果然是天佑我皇宋,才遇到卿家这等大才!阿弥陀佛!”

  全皇后一激动,竟然将平时私下祷告时的佛号当众宣之于口,浑身一松,竟然想倒在御榻上大笑几声。

  “既然如此,水师便有了克敌利器,卿家可即刻上任,操练水师,早日练成强军。但有需要,尽可说来,朝廷当满足,不会耽搁的。

  这也到了盛夏时节,在两个月便要出海南迁。李相公,这事耽搁不起了。朝廷安危,就全赖左武大夫了。既然事情说开了,李相公当不会计较些枝节末事,左武大夫那里,要给予全力协助才是!”

  “是,臣遵旨。”

  对于全皇后的叮嘱,这回李庭芝平静地接受了。既然和两人的误会已经解开,今后又全靠两人才能打开局面,他也就没了心里的芥蒂。

  “禀告大娘娘,好叫各位相公们知晓,光有炮也是不行的,炮手的训练和船只的改造也需立即开始,不然的话,炮就是上了船,也只是一堆废铜烂铁而已。”

  “左武大夫可有成案?”

  “先前虽未任命我接掌水师,但我想到,任是谁统领水师,想要用炮击敌,必要有熟练的炮兵和适用的战船才行。所以,我和罗统制就先在武锐军中挑选炮手,预先训练。那时用的炮还是松木炮,好在操作和新炮一致。这炮手训练算是有了基础。

  至于船只,我也让协合糖坊的白掌柜,就是原来绮秀楼的白大家买了两艘广船回来。预先在船上做了几种改造。到现在,已经有了眉目。新炮铸成后,还需上船做一番验证,才能确定战船安置火炮。”

  “要多长时间,予问的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出战?”

  齐硕的解释,又让全皇后的心提了起来,赶忙出言追问。

  “最快的话,也要两个月,改造加上炮兵训练,最快都要2个月。而且还要是水师战船上其余的兵种配置不做变动才行,只是用炮兵上船,替代弓弩手的位置。像武锐军那般,再重新对操船的水手进行编制再练的话,时间上绝对来不及。

  不过,即使这样时间上也是很赶的,不容再有延宕。还望各位相公多余支持才行。”

  齐硕只得又转回头,给大家解释这时间的耗费的必然性。

  “阿弥陀佛!两个月出战,总是好的!”

  全皇后听了有脱口宣了声佛号,抚着胸口,喘了口大气。

  现在是五月中,两个月的话就到了七月中,当时才是大家议定的南撤的日子。只要水师成军,能廓清航路,保着朝廷安全南渡,这就放心了。

  “左武大夫果然高瞻远瞩,见识过人!若不是提前在武锐军中训练炮手,两个月后,南渡的计划可能如愿!

  大娘娘,李相公,左武大夫所请,议臣愚见,当一律照准。也不必派什么监军走马之类的官员到水师,免得他们不通新炮和战法,因循旧事,反而掣肘了左武大夫。”

  江德彦出班说话,先是猛夸了齐硕一通公忠体国,不避繁难,谋事周密,预先为水师的战术革新做了极好的准备,又请求皇太后和朝廷给予齐硕绝对信任,让齐硕有放手大干一场的环境。

  对此全皇后倒是没有意见,她见不得本朝文官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其他大臣听了他的建议,虽然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眉头,但也没说什么。

  现在的朝廷,就会就是落在汪洋大海里的一个人,每个人都知道,靠着自己的能力,是绝对挣脱不了溺亡的结局的。而齐硕他们,就是漂在身边的一根长木,成了大家活命的唯一希望了。此时还要想着怎么把这木头搓扁揉长的,纯碎就是愚夫所为!所以大家短暂犹豫一下,便站出附议。

  最后,齐硕当天就被任命为扬州水师都统制,比原来的统制官还升了一级即刻上任。连带地,罗承鹰的武锐军的统制职衔,也跟着升成了都统,作为对他练军的奖励。

  齐硕在朝会上一番“功成不必是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慷慨言辞,博得了全太后和大臣们的喝彩赞扬,结果也把自己绕了进去。

  散朝后,齐硕心里苦笑不已,很有几丝为刚才的豪迈慷慨后悔的意思。

  “MD,看样子这次是回不去了!接了这差事,这时候走了,太那啥,自私啦!”

继续阅读:第52章 回路不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绝域危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