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战长沙之四
仰望火星2025-07-28 18:202,682

  第二天,马自得从军营起来,照例绕着校场跑起来。正当年的精壮的小伙儿,三个老婆都不在身边,这身体练得棒棒哒。不过,两个小老婆这几天应该快到了,他们在马自得的安排下带了一千多女人来湘潭助拳。

  跑了一身臭汗,亲兵通报杜屏山求见。马自得对杜屏山颇有好感。孙可望不愧是南明第一理政能手,他选拔人才也是第一等的厉害。杜屏山、金维新这些人搁在崇祯年间,估计连个秀才都混不上。老孙慧眼识人才,把他们选拨出来。这一批文官颇为能干,一省之地养兵三十万,的确很牛逼。

  马自得先跑去大营门口见了一下杜屏山,只见杜屏山带着朱舜水一起来的。杜屏山看到马自得满头大汗的跑过来,心想小王爷还真有曹孟德迎许攸的派头,这小子有前途啊!

  “杜先生、朱先生欢迎欢迎!容小子先行更衣!”马自得笑容满面,令人如沐春风。

  李定国雷厉风行,一早就奔赴长沙前线,筹划攻城打仗。他交代杜屏山、金维新二人与马自得筹划粮饷事宜。杜屏山不敢怠慢,一早跑来找马自得商议,不过金维新不知为啥没来。

  其实主动请战,只不过是以退为进,马自得知道自己没那么大胃口。有战神李定国在前面顶着,自己猥琐发育就好,届时孙可望和李定国翻脸的时候,咱再出面收拾旧河山。两人上门商议,正所谓斗而不破,已经符合预期。

  马自得在大帐里弄了个小火炉,三人围着火炉喝茶。外面飞雪茫茫,帐内小火炉别有一番风味。

  “小王爷好兴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朱舜水得到了杜屏山的优待,气色恢复好多,穿一件文士的青袍,脑袋上套上一顶灰色软帽。

  “军中不能饮酒,不过我可以为二位先生破一次例,不负冬日好兴致。”见舜水先生这么有兴致,马自得也装样表演起来。

  杜屏山见亲兵拿来几个红薯花生放在火炉边,把一个铜壶放在火炉上,一会儿就噗呲噗呲的冒着热气。马自得把亲兵遣出帐外,留何图复在帐门按剑守卫。

  “小王爷,在下有一事不明,小王爷是如何知道老朽的?”朱舜水坐下来提出他心中的疑问。的确,马进忠父子长期在湖广驻守,朱之瑜是江南名士,隔了两千里地,双方并无交集。

  “我军往江南派了密探,大事还是知道一些的。先生是鲁王殿下重臣,密探有所汇报。非但舜水先生,张煌言先生也与在下神交已久。”马自得眼见铜壶已经呜呜的响,拿出几个茶碗,自己亲自泡茶。

  这句话解开朱之瑜的疑问,不过杜屏山心里一震,马家父子果然深不可测,连浙东那么远都派了密探,云贵恐怕也有他的探子。

  “酒已经派人去取了,这杯茶以茶代酒,敬鲁王殿下、舜水先生、张先生及众将士,孤悬海外,不坠抗虏之志!”

  朱之瑜眼眶红了,行三千里路,一路艰辛,他不曾叫一声苦,马自得一杯茶陡然让他热泪盈眶。

  浙东抗清的历史,为数不多的史书只是几笔带过,马自得隐约记得鲁王最初占据绍兴,一步一步混到舟山岛上,最终舟山岛也混不下去,投奔厦门的郑成功了。张煌言最终遣散兵丁,隐居的时候被清军捕获处死,后世被称为西湖三杰之一。朱之瑜则跑到日本“乞师”,异想天开的求幕府派兵进攻清军,最终在日本老死。

  不过从亲历者口中讲出则是另外一部鲜活的画卷。南京城破后,皇帝在芜湖被俘处死。潞王在杭州被诸位大臣拥戴监国,不过潞王随即降清,杭州城坡。不愿意跟着降清的大明诸臣,一部分随唐王投奔福建郑芝龙,一部分拥戴鲁王占据绍兴。

  “大明道统以此延续,不过也埋下了唐王、鲁王相争的祸端。”朱之瑜轻轻敲击了茶碗,喝了口茶。

  “恐怕隆武帝和鲁王不睦吧?”马自得想起他们的龌龊,出言说道。杜屏山长居云南,对江南的事情并不了解,听的大为过瘾。

  何止是不睦,唐王在福建称帝的时候,鲁王在浙江监国,两地交通不便,消息阻塞。不过隆武占地利的优势,彼时,两广、江西、云贵川还在大明手上,郑芝龙广发英雄帖,把隆武称帝的消息告知各路诸侯,先后得到了承认。鲁王孤悬浙东,地理上吃了个暗亏。他派使者去通知其他诸侯,需要跨越清军控制区或者隆武的控制区,这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

  后来隆武帝和鲁王监国互派使者,希望对方承认。不过两边的文臣武将都想拿到从龙之功,从法理上讲,唐王、鲁王的血统差不多,都不占优势。结果显而易见,两边互不认账,鲁王这边的大臣甚至把隆武帝的使者杀了。

  “那岂不是要内讧?如何抗清?”杜屏山久居西南,还是第一次听说,听的目瞪口呆,不禁出口说道。

  朱之瑜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可不是嘛!清兵大军压境,鲁王和龙武先在浙南掐起来。老天爷也看不过眼,钱塘江居然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枯水期,清兵抓着马尾巴游过了钱塘江。鲁王的两大武力支柱越国公方国安与武宁侯王之仁尿不到一个壶里,两人各自为战,方国安一触即溃,王之仁独力难之,率部乘坐几百艘战船到舟山跟肃虏伯黄斌卿会师。

  在此之前,方国安与拒守金华的东阁大学士朱大典也不投脾气,在清军攻破钱塘江防线前,方国安坐视金华被清军攻破。

  王之仁率部到舟山,肃虏伯黄斌卿生怕他来抢地盘,居然偷袭了王之仁的船队,强行收编王之仁的部下!不过黄斌卿也没好下场,张振明看不过眼,联合的黄斌卿下属黄朝先杀掉了他。

  杜屏山吞了口吐沫,脸色古怪的看了看马自得。马自得知道他的想法,的确!这么个烂摊子,内斗还这么猛,不亡才没道理!

  “张名振和黄朝先还抖吗?”杜屏山弱弱的问道。

  果然没让他失望,黄朝先被张名振所杀。朱之瑜苦笑着捧哏。

  “先生所为何来?”马自得正色问道。

  “为救大明而来!”朱之瑜神情凛然,慨然答道。他说,尽管内斗不休、投降不休,但是仍然有不少大臣为大明死节。

  东阁大学士朱大典据守金华,事不可为之际,概然引爆火药库,全家死于大爆炸。

  王之仁对黄斌卿的背信弃义痛恨不已,把家属九十三人的坐船凿沉,全部溺海而死。他自己孤身入长江口,被i清兵带到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面前,说自己怕葬身鱼腹被人误会,特意来死在鞑子手里,以便青史留名。他臭骂洪承畴,比汉代的李陵都不如。洪承畴恼羞成怒,杀之。

  江南神通夏完淳起兵反清,年十六岁。洪承畴爱其才,为其开脱道:“汝童子有何大见识,岂能称兵犯逆。想必是被人蒙骗,误入军中。如归顺大清,当不失美官。”

  夏完淳不为所动,反问洪承畴:“尔何人也?”

  旁边虎狼衙役叱喝:“此乃洪大人!”又有狱吏在其旁低声告之:“此乃洪亨九(洪承畴)先生。”

  夏完淳佯作不知,厉声抗喝:“哼,堂上定是伪类假冒。本朝洪亨九先生,皇明人杰,他在嵩山、杏山与北虏(清军)勇战,血溅章渠,先皇帝(崇祯帝)闻之震悼,亲自作诗褒念。我正是仰慕洪亨九先生的忠烈,才欲杀身殉国,以效仿先烈英举。”

  洪承畴面如死灰,只好杀之。

  “小王爷,杜先生,江南多义士,不亦壮哉!万里河山,膻腥遍地,不亦悲乎!”朱之瑜悲声低吼。

  马自得接过亲兵递过来的酒壶,亲自为二人斟酒。他把酒轻轻洒在地上,沉声说道:“敬大明这锦绣河山!

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章 大地惊雷之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永历三年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