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二章 定计(二合一)
大苹果2025-09-26 11:055,482

  大帐之中,众将齐聚。

  周澈坐在上首,沉声开口道:“诸位,经过两日的佯攻试探,信都城中的敌军和防御情形,我们已经摸了个大概。目前看来,和之前我们所猜想的一样,魏军主力在中山和邺城,信都只是连接枢纽,故而兵马不多。初步估计,魏军守城兵马约莫万人,人马不算多。”

  众将纷纷点头。这两日,兵马四城佯攻。对方兵马跟着四城调度防御,疲于跟随。这恰恰说明对方兵马数量有限,否则四城都有足够的人马驻防,又怎会四城调度而走。根据种种指标估算,当只有万余人。

  “诸位,也不要掉以轻心。信都城防坚固,这几日你们都看到了,城坚墙高,设施完备。据城而守,可以一当十,所以虽然他们只有万人,但对我们而言,依旧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更不要说,城中有百姓,他们可以驱使青壮百姓为他们守城。所以,局面不容乐观。”周澈沉声再道。

  “大都督,你就说吧,何时攻城?将士们都已经等不及了。”前军将领黄瑜大声道。

  “对,我们已经等不及了。半个多月的跋涉,不就是为了攻下此城么?大都督下令吧。”

  “管他多少人守城,就算是十万人守城,也要拿下。”

  众将纷纷叫嚷起来,个个摩拳擦掌。

  周澈沉声道:“才说要你们不可掉以轻心,却又如此?攻城自然是要攻的,但在此之前,当定下攻城之策。谁来说说看法,好集思广益。”

  参军司马赵卓上前道:“大都督,属下认为,我大军无攻城器械,对方虽没有太多的守城器械,但魏军以长弓弯刀著名,弓箭上必有造诣。所以,攻城之时,不可强攻,以免造成太大损失。还是当以突破城门,爆破得手,兵马攻入城中,以优势兵力和火器将敌歼灭。”

  一名将领笑道:“赵参军,你这不是废话么?此番攻城,自然是爆破城门攻入,这是早就定下的计策,你这话等于没说。”

  赵卓忙道:“我的意思是,选择爆破的方向很重要。避免遭受重大打击。信都四城皆有瓮城,攻进入中了埋伏,那便死伤惨重。选择攻城地点,规避对方重兵把守的瓮城极为重要。我是担心中了埋伏。”

  赵卓这么一说,倒是正中众人心中的隐忧。这信都最麻烦的一点便是四城都是瓮城结构。不是一发爆破便可攻入城中的。一旦进入瓮城之中,中了埋伏,则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看来,四城防御相当,倒是没有什么明显的薄弱之处。城池四周开阔,地形相类,倒也没有什么可利用的地方。如何选择攻城方向,倒确实是需要斟酌。”周澈沉吟道。

  众将皱眉思索,他们一时也没有觉得何处攻城会更有优势。很明显,若非强攻城池,对方兵马会击中在瓮城埋伏。每一处瓮城只需派驻千余弓箭手,便可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众人开始讨论起来。有说不能死太多的人,以免实力受损,影响接下来的战斗,毕竟攻下信都才是第一步。

  有说,最好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攻城方法,可以既轻松攻城,又避免遭受重大伤亡。

  有说,不如想办法打造攻城器械,攻击城墙反倒更加的妥当。在此之前,可暂缓攻城云云。

  一时间众说纷纭,议论纷纷。

  周澈听着这些话,一时有些心神烦躁。

  “大都督,我有些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一人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众人看去,却是周澈之子周毅。自东府军从京城撤离之后,周毅便在李徽身边历练。此番周澈率北路大军进攻,周毅请求李徽让他随同周澈一起作战。所谓上阵父子兵,李徽也答应了他的请求。

  此时的周毅身材长成,和两年前比起来,已经魁梧健壮了许多。在李徽身边历练之后,神情也沉稳坚毅,颇有气度。

  “启章,你有什么想法,但说便是。”周澈点头道。

  周毅躬身道:“多谢大都督。”

  周毅转头对众人道:“诸位将军,诸位大人。我们此刻怎可讨论攻与不攻的问题?眼下的情形,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即刻发起进攻,否则我们将被严寒饥饿困死在这里。所以,是否进攻是不需要讨论的事情不是么。其次,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再好的战术,再优势的兵力,也不能保证不死人。所以死不死人也不是该讨论的问题。死多死少,也不是阻挡我们进攻的障碍。这也不应是我们眼下说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要考虑的是拿下信都,除此之外,不该被任何因素所干扰。”

  众将微微点头,适才提及那些话题的几名将领面露羞愧之色。

  周澈抚须点头,心中感叹:儿子终于是长大了,眼前的周毅不再是自己心目中那个承欢膝下的孩童了。他说话的神态和气度自信之极,令人欣慰。

  “少将军所言极是。眼下我们当不惜一切代价攻下信都,所有人都当坚定信心,不可用别的什么原因和理由来动摇此目标。因为我们别无选择。”黄瑜大声道。

  周毅拱拱手道:“目标不动摇之下,才能讨论战术问题。适才我听了大都督和诸位将军的讨论进攻之事,确实攻城颇为棘手。我想,信都城防坚固,四城皆有瓮城易守难攻。我们唯一可以利用的便是他们的守军兵马人数偏少,可以在兵马调动之中露出薄弱之处。所以,我的想法是,佯攻三处城门,以策应主攻之处。”

  “什么?”

  “佯攻三处城门?那岂不是成了全面进攻了?”

  众人惊讶议论,有人皱眉摇头。

  “听我细说。咱们后半夜动手,借着夜色派爆破小组爆破东南西三处城门。发起猛攻。对方必分兵守御。待其全力防守东南西三处,北城兵力空虚之时,以数千精锐爆破城门攻入。携手雷歼灭瓮城城墙之敌,爆破第二道城门入城。必能得手。只要进了城,敌军必乱。此城必克!”周毅沉声道。

  众人沉吟思索。其实周毅这计划算不得什么高深之计,无非便是佯攻诱敌,调虎离山的突袭之计。但如能得手,确实可以快速破城。

  周澈沉吟片刻,看向众人问道:“诸位觉得此策可行否?”

  参军赵卓道:“大都督,此计可为。其神韵类同围三阙一之策。敌军就算知道是计,也必须调集兵马去防守,北城防御必然空虚。不过,主攻的兵马兵力不多,既要迅速突进,必将遭到猛烈反击,需要精锐兵将前往。若不能快速攻入城中,则其余三处佯攻兵马死伤必众。进城之后,恐也要遭遇围攻。领军之将当勇猛无畏,不能有半点退缩。”

  “末将愿往。”黄瑜挺身而出道:“末将率三千兵马攻入城中,若不成功,提头来见。”

  众将领闻言纷纷起身,表示愿领军主攻。

  周澈目光投向周毅,缓缓道:“周毅,此计是你所言,你当前往。我命你率三千兵马突袭北城,你必须成功。否则,你不能活着来见我。”

  周毅挺胸笑道:“大都督放心,我既提出这攻城之策,便定会成功。诸位将军,都莫要跟我抢。这差事,非我莫属。”

  众将纷纷叫道:“大都督,少将军不可前往,太过危险。少将军还是留在大都督身边为好。”

  周澈呵呵一笑,起身道:“诸位,我周澈之子,当身先士卒。他不成功,便死在战场上便是。此事就这么定了。诸位,即刻回营做好准备,三更时分,兵马就位,准备攻城。此战必须成功。周毅之计若不成,那便佯攻变强攻,不计代价拿下信都。都回去准备吧。”

  众人齐声应诺,拱手退出,各自回营。

  周毅站着没动,走向周澈,沉声道:“阿爷,可有什么话要交代儿子么?”

  周澈微笑道:“无需交代,我相信你能做到。启章,你只记住,不要给你义父丢脸,不要给阿爷丢脸。此战对你很重要,成了,则立大功。败了,败了……的话,也没什么,无非战死在此处罢了。大丈夫马革裹尸,那也没什么遗憾。”

  周毅躬身道:“儿子受教了。阿爷放心,此战必成功。”

  ……

  三更天,寒风如刀,天地都似乎被冻结在一个巨大的冰窖之中。

  东府军攻城兵马兵分三路在寒风之中移动到信都东南西三处城门之外。兵士们虽然穿着厚厚的冬衣,但在刺骨的寒风和冰冷之下根本没有太多的防护之力。寒气往身体里钻,攥着兵刃的手包着厚厚的细草编织的手套依旧能感受到兵刃铁器上的冰冷。

  远处城头上,风灯摇弋,还有守城的兵士在走动。但现在是后半夜,没人认为这时候东府军还会发起进攻。

  不久后,东府军爆破小队悄悄的出发了。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摸到城下,从冰层上爬过护城河抵达城门口,安装好炸药包。

  西城的爆炸声率先想起。惊雷一般的声音震动大地,也让所有在梦中的人惊醒。随着冲天的火光和烟尘,信都西城外城门被炸的洞开。

  随即,西城外的雪原上,火把亮起,喊杀声震动天地。近八千东府军兵士举着火把冲向城门口,发起了攻击。

  西城城头有守军千余人,此刻所有人都已经惊醒,飞奔上城进行防守。同时,领军将领命人迅速即消息禀报信都城守将王建。

  东府军兵马很快冲到城下,城头守军开始放箭。城下东府军开始用强弩和狙击火铳还击压制。空中箭矢飞舞,火器在黑暗中轰鸣。大量东府军兵马向着洞开的城门口冲去。

  城中守军已经开始出营增援。中营七千魏军本就枕戈待旦,他们迅速做出反应。兵马涌出大营,沿着长街向西城方向猛冲。

  然而就在此刻,从南城和东城方向几乎同时传来了剧烈的爆炸声。南城东城城门爆破得手,两支东府军攻城兵马现身攻城。

  增援的魏军顿时不知所措。此刻得知消息的王建策马飞驰而来,大声下达命令。

  “兵分三路增援。只需守住瓮城即可,他们没有攻城器械,攻不上城墙。”

  王建这两日对东府军的情况摸的很清楚,他对守城很有信心。只是眼下有些让他疑惑,适才的轰鸣声是什么武器,外城门怎么就被攻破了。但无论如何,有瓮城在,多少敌人进来都是白搭。

  魏军迅速兵分三路,迅速增援三处城门。王建亲自前往西城督战,因为听说西城的东府军已经开始进入瓮城了。

  抵达西城城门处,情形确实危急。千余名守军死伤了不少,对方兵马已经涌入瓮城。好在瓮城城头有守军放箭,将对方小股兵马射杀。

  见此情形,王建的指挥大量兵马冲上瓮城城墙。所有兵马都弯弓搭箭做好准备。不过攻城的东府军显然知道厉害,他们在外城城外聚集,以火器和强弩向城头乱射,双方均有死伤,但攻城方并无进展。

  其余两座城门处,进攻也很快陷入僵局。魏军增援到来之后,进攻方显然不肯猛攻到城下,只在射程距离之内与之对射,形成僵持。

  双方各有伤亡,东府军因为地形的劣势,加之魏军长弓强劲,伤亡不少。

  王建皱着眉头看着城下的东府军。他对东府军的那些轰鸣的兵器感到颇为讶异。他听说过火器,但以为只是一种兵刃罢了,没想到却是这种能够喷火轰鸣的兵器,射程颇远,且中者非死即伤,很是凶猛。城头不少兵士被击中,胸腹头脸打出血洞,当场立毙,令人胆寒。

  不过,对方显然还是不能攻破城池,即便有这样的火器,城池还是无虞。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建觉得有些不对劲。看起来,像是对方只是用这种方式消耗自己的兵马,他们不敢进攻瓮城,也不发起强攻,只在这里耗着有何意义?既然不敢进攻,却又为何不退呢?明显是劣势地形,即便有那种凶猛的火器,但他们死伤的人更多,这是对他们毫无必要的消耗。这么寒冷的天气,大半夜的,对方发起三面攻城,声势浩大之极,怎么又会如此虎头蛇尾死缠烂打?是不甘心么?

  王建是魏国元老。当年参合坡之战,他便是领军作战的主要将领之一。事后坑杀燕国数万兵马的馊主意也是他的建议。他也不是汉人,本姓乌孙,乃鲜卑大族。拓跋什翼犍的母亲平文皇后便是乌孙族人,王建是平文皇后的侄孙,属于大魏外戚一族。

  若论辈分,拓跋珪还要叫王建一声舅父。

  王建当然不是熊包蛋,他的经历丰富,参与多场战事。从拓跋珪崛起之时,他便跟随在身旁,见识颇多。眼下这情形,让王建颇为疑惑。而这疑惑迅速的变成了对于战局的一些判断,让他的第六感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

  “三个方向进攻,单单北城无事。对方既然已经如此大费周章,为何北门不攻?北城并无特殊之处,那又是为何?”王建在脑子里急速的思考着。

  突然间,他的脑海中的乌云亮起了一道闪电,让他猛然意识到了些什么。

  “北城有多少兵马驻守?”王建向身旁将领询问道。

  “回禀将军,按照之前的安排,有一千兵马驻守,同其他城门处驻守兵马一样。不过,适才局势紧急,调集了五百兵马前来西城助力。”身旁将领回答道。

  王建脑子里嗡然一声,一拍大腿道:“了不得,快调兵马去北城防守,中了贼子的诡计了。”

  就在此刻,北城城门方向,一声巨响伴随着升腾的火光炸裂而起。整个大地都似乎抖动了一下,城墙边树木上的残雪簌簌而下,如同下了一场大雪。

  王建惊骇的向着北城方向看去,他看到了冲天的烟尘和火光腾起的那一刹那。王建下意识蹦了起来,大声嘶吼起来。

  “北城,北城。快,传令各城门抽调一千人手,立刻增援北城。快……!”

  信都北城,剧烈的爆炸让北城门四分五裂,外城楼受到波及,城门洞几乎塌陷下来,城楼的廊柱和屋瓦在爆炸中歪斜倒塌。位于城门楼上方的数十名魏军兵士,在这场大爆炸中被活活的震的耳目出血,昏死过去。

  周毅率领的三千兵马早早就来到北城埋伏等待。在其他城门口的爆炸响起,战斗发起的时候,周毅手下的爆破小队其实已经摸到了城门口,做好了准备。但是周毅必须等待,让此处驻守的兵士赶去增援,以便更顺利的攻入城中。

  城头有兵马调离,周毅还是耐着性子等待了小半个时辰,让城墙城楼上的守军不再紧张兮兮的四处张望,恢复平静。让所有信都城中的守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其他城门处,兵马也都增援到位的时候,他才下达了炸开北城门的命令。

  此次爆破用了两百斤炸药包,确保城门被炸毁,并将城门洞中可能存在的拒马等物清除。事实证明他这么做是正确的,北城城门洞中确有杂物,一些泥包拒马挡在了城门后方。但被这惊天的爆炸全部掀飞,城门就此洞开。

  爆炸的烟火腾空的一刹那,周毅大吼一声,带着众人从冰雪上一跃而起,冲向了北城。在城头守军尚未缓过神来之时,周毅等人已经冲到了护城河旁。护城河的冰块被炸的裂开,但这严寒的天气让冰层厚达半尺,即便是裂开了,也还是能够过河。

  短短盏茶时间,周毅等人便已经冲进了瓮城之中。

  幽暗的瓮城的地面上全是积雪,两侧数十步距离之外便是瓮城高高的城墙。魏军守军大声的喊叫声和脚步声就在城墙左近,剩余的四百多名城头守军正飞奔上瓮城。他们知道,这是打击对手阻止对方攻入城中的最佳位置。

  周毅飞奔向前,爆破小队的七八人背着炸药包跟着他往前冲。他们要在敌军攻击之前冲到瓮城内城门口,要用炸药包将内城门炸毁,打通通向城中的道路。

  就在周毅等人奔出二十余步,冲到瓮城中心位置的时候,空气中传来的弓弦的嗡然之声以及弓箭的破空之声。

  魏军守军已然就位,他们发起了攻击。

继续阅读:第一四八三章 破城(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代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