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安安没有找寻常路,悄然无声出现在县令谢立轩所在的书房内,
一大一小就这么四目相对,沐安安朝谢立轩挥挥手道:
“我今日来说几句话,说完我就走。”
谢立轩请沐安安坐下说,还亲自给她倒了一盏茶。
沐安安没有喝,她道:
“静安寺这段时间在施粥,你知道吧?”
谢立轩微微点头,沐安安又说:
“现在寺庙里没有钱也没有粮食了,
饥饿的人是不会相信的,这些人肯定会闹出什么乱子来的。
寺庙已经将香客给的钱用之于民,算不得不慈悲了。
现在该是大人您该保护他们的时候了。”
谢立轩道:
“朝廷现在没有赈灾粮食也没有拨赈灾银,本官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
沐安安道:
“大人您这里不是有好几件字画古董嘛!
我想您用它们组织富贵人家的来竞拍,他们应该是想要的!”
谢立轩张嘴想拒绝的,沐安安又道:
“文济时现在一岁多了,长得胖乎乎的,整日在佛寺里四处乱跑,你说这要是没有看出,这要是丢了,还能找上一找,大人您说这孩子啊,要是遇到吃人的人会如何?”
谢立轩愠怒,沐安安继续道:
“这不是威胁大人,是现实,
大人您可以不为这么小的孩子考虑,
您也需要为其他性命考虑,若是您放弃他们,他们真没有活路了。
我看过县志,也看过其他有关灾害的书籍,都说洪涝过后会有瘟疫。
您现在什么都没有,您拿什么来拯救这一县城的百姓?
大人啊,在其位谋其政,我话说到如此,寺庙施粥顶多能支撑过明日,后日您拿不出法子救济寺庙外的灾民,您就要做好见不到这孩子的准备。”
说完,沐安安悄然无声离开了书房,回了寺庙。
不过回去前,沐安安逛了一遍城里,同昔日有过联系的小乞丐们友好的交流了一番。
经过这日私下见面交谈后的第二日,聚集在佛寺的难民们散了,纷纷往城里而去。
沐安安是下了许涣之的课后听管院和尚的两个小弟子说的。
他们是听难民说县城富贵人家在家施粥,但凡挂了红灯笼的人家,他们都能去领粥。
后来沐安安又听管院和尚说县令不怕富贵人家仇恨他,胆大包天直接让难民擅闯富贵人家的家里,抢走不少的东西。
沐安安对此没有做什么评价,只是在听管院和尚说哪里哪里被烧掉一个村落的村民,她心底发凉,
这使得她每日都加紧对寺庙卫生的管理,每日给寺庙里的和尚们诊脉,确保大家都好好的,不生病。
这场灾难一闹就将近半年,在十二月才恢复平静,百姓们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过日子,种植着县令让人发的冬小麦种子。
只是啊,在他们来年大丰收的时候朝廷却增加赋税,压根没有半点休养生息的机会。
灾难继续降临着。
百姓们的日子一年过得比一年困难,沐安安和沐子平每年清明都会回沐家村给沐常兴夫妻扫墓。
每次回来,他们都会发现村里人少了再少,就连帮助过他们的老族长和族长长子都没能熬过天灾。
现在沐家村可以用十室九空来形容,能走的年轻人都去外边或是军营谋生,只留下走不动的年迈的。
两人扫墓后又去了一趟刘家村。
曾经的刘家村可以说养活过他们的,现在的情况也同沐家村差不多。
他们看望过生命力顽强的杨老太太,留下一笔银子,托过继到杨家的兄妹照顾杨老太太后他们就离开了。
时间转眼间就来到沐安安十二岁这年,这年对于大荣来说并不好,几乎可以用要亡国来形容。
漠北、西蛮的战事还在,
漠北虽然没有占什么便宜,
西蛮却因大荣将领的作战失误占领了大荣四座城池,几乎要同漠北联合包围与漠北作战的二皇子率领的军队。
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受大宋照顾的南诏反了,第一战还取得大胜利,夺下大荣边关的一座城池。
大宋守着边关的大将军也就是谢立轩新夫人的父亲阵亡。
如今敌军距离春州县很近了,但大宋这边没有任何有用的守军,只有散兵。
这些散兵没有守卫国家之心,吃着军粮,掠夺百姓的家财。
百姓们不得不放弃家园,纷纷往沿海逃跑。
寺庙里,沐安安、刘阳、刘易、主持大师、许涣之、陶元和管院和尚都聚集在佛堂大殿前,盘腿坐在地上,看着沐安安弄出来的沙盘地形。
沐安安用手指着路线道:
“大宋不管能不能保住,我想要一个新的国度,
大哥,二哥你们带人沿海而去,占领沿海地区,为我这边提供军需物资。
陶夫子、师父,三哥拜托你们跟随他们而去。”
在沐安安十岁这年,刘阳和刘易两人同沐安安兄妹结拜,
按照年纪算,刘易是大哥,刘阳是二哥,沐子平依旧是沐安安的三哥。
如今刘阳将近十六岁,刘易将近十七岁,
多年学习本事,他们该是付诸行动的时候。
他们这些年一直在灾年下偷偷扩张势力,后山就藏着不少曾经的灾民,现在是可用的士卒。
现在的局势,他们想要过上安定的日子,那么就要付出行动,稳定局势。
沐安安的提议,刘阳毫不犹豫地反对道:
“安安,现在沿海地区比这里安稳,你随刘易离开,这里交给我,我能解决敌军,拿下南诏。”
沐安安道:
“二哥,这里适合我,我懂医术。”
而且她同谢立轩还要合作,瞒天过海呢。
想着,沐安安继续说:
“二哥,我身边还有许夫子,你不放心我,还不放心许夫子的计谋?”
刘易拦住还要说话的刘阳道:
“阿阳,海上不适合安安去打仗,咱们这么多年学的游泳可不是白白学的。”
刘阳这会子反应过来沿海还有海上贼寇呢,想着这片土地上哪哪都不安全,他瞬间闭嘴了。
沐子平想说他要留下来的,可想着沿海地区很重要,掌握在别人手中压根没法让他安心,这必须掌握在他手中才能确保沐安安这边的军需需求,他沉默地同意沐安安的安排。
沐安安又跟要去沿海之地的几人说了她知道一些治理法子,同时还同他们商量如何瞒天过海,占领下沿海地区,使得这地带同他们这里连接起来,不被朝廷发现。
商量妥当后的子时沐安安和许涣之就送沐子平等人出发。
翌日,沐安安整顿好人马,让大家在寺庙里待命,她就拎着四岁的文济时下山去见谢立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