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三年一考核,不换品阶也会换地方继续担任县令。
谢立轩这样四五年不挪位置的,还真是例外。
可这个例外如今因朝廷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针对他。
更何况京城里有谢家为他撑腰,还有谢家依附的背后势力以及岳家都能为他撑腰。
谢立轩不走,稳坐春州县县令的位置肯定是可行的,除非他想要走了。
沐安安这些年对于县衙门,或是见谢立轩,除非有要事,否则她是不来的,对于谢立轩的去留,她也不怎么在意的。
现在人既然没有离开,那么对她来说就有好处了。
沐安安来县衙门有过几次的,每次都不是走正门的,
这次她也不例外,抱着胖嘟嘟的文济时飞檐走壁,来到谢立轩在衙门的书房。
此时,谢立轩在议事厅同下级官员以及县城守将们谈守城的事情。
她坐在书房都能听到,文济时坐不住的,但新环境让他不适应,使得他老老实实坐在沐安安身边,不过他的小眼睛没有停下来,东瞧西望的,搜寻着他感兴趣的东西。
不知过了多久,谢立轩回来了,刚踏入书房就发觉不对劲,正想拔剑防备,他就看到一个小光头的小胖孩朝他跑来。
“施主我认识你,施主我饿了,我能吃你桌上的点心吗?”
谢立轩将抱着他小腿的小家伙拎起来,抱在怀里。
这些年去寺庙上香为百姓祈福的时候他有见过这个孩子的。
一开始他只以为这个孩子是寺庙里收留的孩子,后来在孩子成长的时候与他有几分相似后他才知道这孩子是他的儿子。
但有约定在,还有潜在危险在,写里寻一直都没有认这个孩子,但他会偷偷给这个孩子带些吃的用的,自己悄悄送或是托人送去给他。
谢立轩坐在茶几旁,将糕点盘放到他怀里孩子的面前,“吃吧,这些都是你的。”
文济时没有吃,拿着两块点心,离开谢立轩怀抱就往沐安安走去,塞了一块点心给她,他就盘腿坐在沐安安身边吃点心。
吃了一小口,文济时将食物咽到肚子里后他扬起小脑袋,对沐安安道:
“哥哥,好吃,你快吃。”
沐安安将手中的点心放到他手中,“你乖乖坐在这里吃,我跟县令大人谈点事情。”
“哦,好吧,我会给你留点心的。”文济时拿出粗布做的手帕将手中没吃的点心包裹起来,放到怀里方才继续吃他手中吃过一小口的点心。
谢立轩看着两人的互动是羡慕的,也是心疼的,痛苦的,
若是夫人还活着,他们一家三口该是多幸福啊!
谢立轩隐匿这样的情绪,抬眸看向沐安安道:
“沐姑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知这次沐姑娘来此有何事?”
“我来此有两事。”
顿了顿,沐安安道:
“大人对现在的局势想必有所了解的,单靠你们这一城的守将是守不住的,
不过大人,我有法子守住这里,
但我需要大人帮我一个忙,让我的人得到朝廷认可。”
谢立轩是会抓重点的,他很快就明白沐安安的意图:
“你要代替守边大将军的位置?”
沐安安微微点头,
谢立轩望着面前这位女扮男装的沐安安问道:
“你去哪里有人马?不对,你如何收服散兵?”
沐安安道:
“这事无需大人操心,
我只需要大人提供我帮助,
承认我的合法化以及尽可能提供我需要的军需。”
谢立轩试探问:
“沐姑娘所图什么?”
沐安安道:
“安居乐业,或许你可以换种想法,我们付出,让你儿子长大的时候享有太平盛世。”
这个理由很吸引人的,谢立轩是心动的。
沐安安继续提条件道:
“你帮我这次,我帮你挽救全城百姓,你儿子归还你,我们之间两清,以后我要追究我师父的死,我不会再针对你和你的孩子。”
谢立轩道:
“看来沐姑娘势在必得,
但我有一条件,我的家人还在京城,沐姑娘反的时候告知我一声。”
沐安安点点头,
谢立轩当着沐安安的面写下了送往京城请旨的折子,沐安安让他换上徐沐领军镇边大军。
随后谢立轩让随从亲自送往京城。
沐安安见状,抱起文济时,同他道:
“济时,我要去打仗了,你就留在这里好好读书,就像是跟着许夫子陶夫子那样学计谋,等你长大了以后就当大将军帮我打仗,可好?”
文济时紧紧搂着沐安安的脖子,蹭了蹭她的侧脸颊,哽咽道:
“好,我会乖乖的,哥哥,等你打仗归来的时候你一定要来接我哦。”
沐安安轻嗯一声,当即就要放文济时下地。
文济时搂着沐安安不撒手,“哥哥,哥哥,我不想留下来,我想要跟你走,我跟你去打仗,好不好?我会乖乖的,不会给你捣乱的。”
沐安安板着脸,强硬将文济时塞到谢立轩怀里,冲文济时笑了笑道:
“乖乖听我的话,要不然我就生气了,离开后就不回来接你了。”
要挣扎的文济时瞬间不挣扎了,红着眼,挪挪小屁股,将刚才包裹好的那块点心递给沐安安,见她收好,他背对沐安安道:
“我听话的,哥哥你走吧,我会听话的。”
沐安安看了看文济时,转身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文济时转过身,看不见沐安安的身影哇哇大哭起来。
谢立轩没有哄孩子的经历,可怀里是他儿子,他费尽心思哄了许久才哄好。
人哄好,文济时就揉揉小眼睛道:
“哥哥说你会对我好的,让我跟着你,我现在困了,你不能丢下我,知道不?”
谢立轩有点无语了,
刚才不是哭得很伤心嘛,现在就好了?
还会理直气壮吩咐他做事?
这样的语气怎么听都同沐安安这人有些一模一样呢?
谢立轩垂眸看着文济时,对上他湿漉漉的眼神,好吧,他心软呼呼的,不由自主点点头。
得了保证,文济时就闭上眼睛睡了过去,小手还紧紧抓着谢立轩的衣服不撒手,
谢立轩将他放在书房内室的床上,他就哼唧唧,
谢立轩抱着他就没事。
于是谢立轩就这么一边抱着小家伙,一边处理公务,
尤其是在考虑着如何帮镇边军筹集军需物资。
百姓们日子不好过,几年庄稼都遇到天灾,收成也不好。
宁州府的大粮仓这些年压根没有什么存粮,还一直往外拨送给边关将士们,如今都没有多少存粮了。
谢立轩对军粮的来历很是发愁。
沐安安这边就没有那么发愁了。
得到谢立轩给的盖上县令官印的文书,她就回寺庙,带军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