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被自家男人忽悠回乡下种田,她家男人就搬进了一座二进小院里生活,不仅奴仆成群,还有三房妾室。
妾室啊!
她十月怀胎的儿子明知道这事,却不同她这个母亲说。
这次沐常守出事,她才知晓这事。
沐常守没给她一句解释,
儿子说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他给父亲下绝子药,不会有任何人能抢夺他的东西。
两闺女说她这是活该,要是当初让她们留在县里,她们肯定会告诉她这个消息的。
胡氏气得差点吐血。
自家男人扎她的心,她能想明白,能释然。
可没有想到她的儿女会这么扎她的心。
胡氏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还生了些许白发。
心里呕着气,她不愿意再为这个家干活付出,
她也没再为出事的丈夫四处奔波找关系救他。
将救他的事情全部交给了儿女想办法。
她现在一心就想着谋钱攥紧银子,让自己后半辈子过好。
今儿卖掉丈夫的妾室,胡氏是带着几分快意的,还有钱进兜里她又特别痛快的。
至于三妾室以后的日子会过得如何,命运会如何,胡氏一概不去深思,也没有半分怜悯之意。
对于儿子的什么两通房丫鬟,胡氏拦下要卖掉她们的沐子康,她打算留着给家里伺候她用。
沐子华看着胡氏离开了,过后没多久他祖母也做了决定留下六娘,卖掉其他两个妾室。
对此,沐子华同他母亲是沉默的。
而看到花婆子带着人坐着牛车押送五个女人离开的沐安安听到花婆子凶巴巴威胁被卖的五人安分点,别想着逃跑,她也是沉默的。
同沐安安一起去刘家看书的沐子平望着远去的牛车道:
“这些人中我有见过其中两人,她们昨儿跟在伯祖父家人身边的。”
沐安安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心里很不得劲,
她知道这会是这个时代下的常态,
即便是她俯视天下,掌握权利的巅峰,她都是渺小的存在,
她是无法改变根深蒂固千百年来的东西,
除非她有与这个时代为敌的勇气和能力。
可沐安安是清醒的,也是明白的,她很确定自己没有,因为她有沐子平这个软肋在,足以让她隐匿起上辈子的东西,妥协这个时代。
沐安安知道她需要适应的,
甩甩小脑袋,沐安安掐断了自己的思绪,她干巴巴应了她三哥一声嗯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同沐子平说起了别的事情。
家里过继,不会再耽误沐子良科举。
不知是沐子康狠话的影响,沐子良害怕了还是沐子良自觉要安分了。
自打过继后,他就没有离开过家门,一心在家里温书,为科举做准备着。
转眼间就来到元宵节前夕。
这个元宵节一过,沐子良要去县里报名童生试,沐子平也要开学了。
为了给沐子良一个好彩头,沐常兴夫妻在吃过晚饭就商量着今年的元宵节要好好过。
说了这么个要求,夫妻俩转过头就看向沐安安和沐子平兄妹二人。
自愿花钱买菜是一回事,被强迫出钱买菜是另一回事,
沐子平不想让沐常兴夫妻知道他们兄妹好说话,以后吃食方面理所当然认为他们兄妹会准备的。
沐子平道:
“母亲,我明儿要去读书了,近来我和安安不是在家里猫冬就是去刘大夫家,你们看我是不是想帮扶我一把?”
两人迅速撇过头看向其他的地方,杨氏当做没有听到沐子平的话,强行转移了话题。
杨氏道:
“孩子爹你今儿去买只大鸭子和两猪蹄回来,咱们今年就这么过元宵节了,你看如何?”
鸭与甲谐音,象征科举之甲,科举有三甲,无论哪一甲,你都是中了,有功名官身的。
猪蹄又称元蹄,元者第一也,有着金榜题名,朱书题名的好寓意。
沐安安没有经历过科举的,也没有给高考之人送过祝福的,不怎么明白,
沐子平已经去私塾读书,自然是有听说过的,他同疑惑的沐安安解释了一番。
沐安安轻啊一声,一副我懂了的小模样,抬起清澈的眸子看了一眼沐子良,对她父母道:
“父亲,母亲你们再准备一些汤圆,圆圆满满的一百,呃,我家大哥每一科都是最优的。
这汤圆里要是能放些桂花酒糟酿,咱们家大哥这次就能蟾宫折桂了。”
嗯,这绝对不是她想吃汤圆才说的!
沐子平看到沐安安朝他调皮眨巴眨巴眼睛,
他想起了前日在刘大夫家吃的桂花酿汤圆,
当时他说了声好吃的,也吃了一碗,没想到小妹记住了。
沐子平道:
“父亲,母亲,你们还可以包些粽子,兄长吃了肯定能高中的。”
沐安安附和道:
“这粽子不能是白的,得有馅料,不然不就是白中了嘛!”
沐常兴夫妻:……
他们知不知道这次要好好过节就是为他们兄长的童生试有个好兆头?!
在杨氏看来,说得火热的两人分明就是在说吃的。
沐安安和沐子平可不管他们父母是什么心思,他们说了一通过嘴瘾后便去沐浴休息了。
至于这对父母和沐子良三人会定下什么吃食,就不是他们管得住的事情了。
翌日,沐安安去后山脚找地方习武,因为上次遇到狼,她没有害怕就没来了,而是选择换了个地方习武。
习武后,她背着背篓,很麻溜地去摘了许多粽叶回家。
杨氏看到她背回来的粽叶脸黑了,丢下一句她不会包粽子的话就端着菜进了堂屋。
沐安安莫妙奇妙看了一眼杨氏的后背,将背篓放在走廊便去洗手吃饭。
一家子沉默吃过早饭,沐安安和沐子平没有得到沐常兴夫妻关心询问你们今儿还去不去刘家,又或是今儿过节你们早点回家的话,沐安安就背着装着粽叶的背篓同她三哥一起出门去了。
昨晚话是那么说,包粽子的事情刘阳想吃,还想给要去参加科举的师父家儿子送去些许,他就同刘大郎提起,刘大郎同意了,决定今儿包粽子,她就将摘粽叶的活给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