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嘉禾关破,北河族反】
楠木向左2025-07-02 20:072,661

北疆,嘉禾关前。

  荒凉古老的黄土地一望无际,漫天飞舞着尘沙,犹如一条又一条的黄龙,肆意飞舞咆哮。天畔的圆日晕黄,在满天飞沙里几乎看不太清,一道宛如黑色长龙的城墙连绵在这片黄土之上。

  “呜....”

  遥远的地平线外响起苍凉雄壮的号角声,初时响起一声号角,随后数百数千的号角声齐鸣,宛如一曲浩荡的长歌启奏。

  大地开始震动,沙砾颠簸起伏。

  地平线的那畔,黄天黄地交融之处,缓缓出现了无数兵马。宛如黑压压的蚂蚁一般,整个视线所及都是乌泱的兵马。

  “敌袭!”

  一声撕心裂肺的声音伴随着重重钟声响起,整个黑色长城宛如活了一般,无数兵将爬上城楼,严正以待。

  “召集七大族议事之人来军帐!”一个颇年轻的将领大麾一甩,扔下命令提起长剑,从将营中出来,看了看灰黄的天色,沉重的叹了口气。

  “佟!佟!佟佟!佟佟佟佟......”

  沉重的如同乌云般的大军渐渐逼近,长戈林立,车马交错。分布在军中各处的鼓车上,同时开始鸣鼓。

  “吼!吼!吼!”伴随的越来越急的鼓声,大军行进变的越来越快,声势越来越盛,变得势不可挡。

  城墙上驻守的将士握弓持枪等待下令进攻的一刻,然而,无人敢下令。

  “金人大军压近,三倍于我军之数,恐怕要动用真正的实力,开始入侵我中原了。诸位,你们有何说法?”

  在坐的只有七人,或男或女,皆是七大族所派兵马的领军之人。

  此时七人互相交换眼色,或沉默,或小声的交头接耳。

  良久,有一个身穿锦袍的华发老人声音嘶哑的开口:“张宪...将军,你欲要如何?”

  张宪重重的拍案,高声道:“金人欲要南下,倘若此关破,我大宋便危矣,恐怕会陷入长久的战乱。我请求诸位,将那二十三万兵权交与我手,与其决一死战!”

  一片寂静。

  华发老人咳了一声,站起身来,绕过张宪,看着墙上中原偌大的地图,沉重的道:“大宋立世四百七十二年,历经二十三任皇帝,金兵南下一百余四十次,发动大型战役九次,更有四方蛮族入侵,然而大宋始终屹立不倒,直至今日!”他回头,看着张宪,又道:“张统兵,你可还承认是我张家的一员?若不是我七大族培养你如此多年,怎会如今能暂代镇北大将军一职,莫要忘恩!”

  张宪眸中闪过一丝痛苦,许久以后才低头道:“不敢忘恩。”

  “你可还曾记得我族祖训为何?”

  “隐忍等待,光复我族。”

  华发老人眼角溢出泪光,看着这几人,张开双手大声道:“四百七十二年啊,我等七族足足等待了四百七十二年,才等到如今这般乱世!该是复国的时候了...”

  大堂中想起了一阵如释负重的笑声。

  “传令,打开南北最边卫城,放金兵过关!”华发老人容光焕发的走出来,系上将袍,自语道:“该到我与金人谈谈了....”

  密密麻麻的金人挥舞着兵器,扛着巨大的攻城云梯,离城墙不足千米,鼓声雷动,愈发震耳,声势浩大。

  将车缓缓前行,坐在虎皮大椅上的光头金将猛的站起身来,怪笑一声,拔出弯刀,怒吼道:“攻城!”

  金兵似狼似虎,怪叫着开始冲锋。

  “大人,敌军已到城下,请下令反击!”城墙上在不同的地方皆有兵将怒吼着拔出长剑,下跪请命。无数弓箭手手挽铁弓,蓄势待发。

  督任手持令旗,满头大汗,暗自着急:将领为何还不发?

  “报——”有信兵持令奔来,道:“穿将令,打开南北最边卫城,放金兵过关!”

  督任不敢置信的回头,青筋迭起:“怎么会这样,来人呐,此人假报军令,斩!”

  信兵跪在地下,手捧令牌,道:“将军亲命!”

  督任仿若失了魂般,苦涩的放声大笑,凄凉无比,怒吼道:“传命——开南北卫城,放弃抵抗!”

  “呜——”

  战鼓只敲了一声便恰然而止,金号鸣起。城墙上无数蓄势待发的士兵愕然不敢置信。

  督任闭上眼睛,道:“若有胆敢抗命之人,杀无赦!”

  “吧嗒,吧嗒....”

  兵器皆弃,所有士兵抬头看向信楼中的督任。

  督任望着远处金兵虎啸而来,有看着这满城死寂,凄凉笑道:“今日,金人再破我北疆,中原大地将受浩大劫难,我,死有余辜!哈哈哈哈.....”

  天空一片血色,黄沙糜乱,督任拔剑自刎而死,尸体从高楼掉了下来,落在城门口,摔成一滩血泥。

  金人大帅皱眉死死盯着那滩触目惊心的肉泥,摸了摸羊角胡,挥了挥大手,身后鼓声愈发狂暴,传令者甩动将旗,攻势变得愈发猛烈。

  .........

  .........

  大宋临安,皇宫。

  “啪!”

  大宋皇帝赵佶重重的将奏折扔在桌子上,一脚踢翻了沉重的大理石桌。

  金殿里跪伏在地上唯唯诺诺的太监们颤抖着不敢出声,谁都不知道圣上今日为何这般生气。一个老太监,抬起头颤巍巍的道:“陛下,陛下息怒,莫要坏了身子!”

  赵佶大骂:“白痴!蠢货!朕的江山都快不保了,身体纵是气坏了又如何,滚,都给我滚出去!”回头看见持玉扇的宫女,也骂道:“你们也滚出去!”

  偌大的金殿空无一人,只剩那攘金缀玉的烟炉缓缓的飘着青烟。

  大宋皇帝赵佶坐在龙椅上,怔怔发呆。

  许久之后,侧门撩帘走进来一个白发苍苍的布衣老头,拄着拐杖,缓慢的走进金殿,跪倒在赵佶面前。

  “陛下。”

  赵佶看着他,神色中满是沉重,亲自下去将之扶起来,道:“星老,你可知前几日北疆发生了何事?”

  星老平静的佝偻着身体,双手扶着拐杖,道:“圣上,无需忧心,此乃天意,怎能抗拒。”

  赵佶颓然,不甘心道:“我大宋将近五百年的基业,难道就如此败坏在朕手中吗?”

  “非也,圣上,吾这几年观天机蒙昧,无法明晰,我大宋也并非要亡国,只是恐怕是一场莫大的动乱啊.....”

  “动乱....”赵佶细细咀嚼这俩字,心中似有决定,又问:“星老,你乃国师,却又多年不问世事,朝中有很多人都闻到了风雨之声,开始蠢蠢欲动了。”

  星老蓦然眸中冷光一闪,重重的顿了下拐杖,开口安抚:“圣上,此事交与吾来办,哼,天枢多年不出,看来有些人是忘了何为敬畏了!”

  赵佶长舒口气,沉沉道:“也好,朝中是该整顿整顿了。昨日北疆传来嘉禾关破的消息,七大族终究是叛敌了啊,我大宋此时内忧外患,愁煞了朕呐。”

  “圣上,老夫有一言,不知该讲不该讲....”

  “国师请讲。”

  “圣上,你可要记牢,这片大好河山,乃是先祖几代人搏命换来的,丢失的土地,总要一一再找回来。”

  “那是当然,朕总有一天,会屠尽外荒蛮族之人,不辱先祖之姓!”

  星老看着皇帝赵佶,眸中沧桑若星辰,“有些事....当断则断.....”

  赵佶一愣,随后点点头,道:“此事朕自有考虑,国师你且回去吧。”

  星老再次深深的看了眼赵佶,颤巍巍的退走。

  赵佶对着香烟缭绕的香炉,喃喃道:“是啊,孤太过留念......恐怕让他们寒了心吧?”眸露沧桑,似留念又似悔恨,但很快的又渐渐凶光外露,冷笑道:“但在此之前....”

  “来人!”

  守在金殿门外的老太监匆匆走进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奴才在!”

  赵佶背负双手,昂首看着龙椅,道:“传令虎魁,所有武威军皆出,杀尽京城中所有的七大族子弟妇孺,以儆效尤!”

  “喳!”

  老太监颤抖了一下,狼狈的扶正帽子,退了出去。

  香炉忽然炸裂,空气中弥漫满飞灰以及鼎炉碎片。

  大宋皇帝赵佶一动不动,目露微笑。

继续阅读:【第三十二章,震西大将,王震国】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绒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